国电河南驻马店热电公司:从80分到110分的转变
两年时间,从分公司考核最后一名一跃成为“综合治理”一等奖获得单位。国电河南驻马店热电公司效益改变的背后,一项考核制度在悄然发挥作用。
2013年,国电驻马店热电公司在河南公司的月度考核得分平均80分,最低54.8分,年亏损一个亿,是河南区域最“头疼”的电厂,被列为集团公司“双提升”重点治理单位。2015年,驻马店公司在河南公司的月度考核平均得分110分,最低96.55分,年盈利突破一个亿,“综合治理”获得集团公司奖励基金一等奖。从80分到110分的转变,正是由于该公司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较好地发挥了杠杆效应。
2014年初,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和河南公司部署要求,认真开展“双提升”工作,居危思危,创造性地建立起全员“54321”的责任倍数分层分级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全公司月工资的50%以上纳入绩效考核,所有的指标、费用、专项工作都被分解,根据责任的大小落实到领导、部门与个人,根据责任轻重,将考核比例设置为5:4:3:2:1,与工资挂钩,每月兑现奖惩。根据责任系数和指标完成情况,公司对各部门进行月度考核。
该项考核体系分四个部分。一是兑现河南公司对基层企业的考核,将河南公司考核的四大方面指标逐项进行分解,根据部门的责任大小分配考核责任;二是公司内部指标考核,包括生产指标、经营指标,大到利润指标、发电量、供电煤耗等,小到大宗材料单耗、输煤电耗、真空严密性等,真正做到全覆盖;三是费用考核,把上级下达的年度综合计划进行分解,年度各项费用的管控目标是多少,年初就制定好“大盘子”,分解到每个月,细化到每个有责任部门,做好月度过程管控,按照办法刚性执行;四是为有效激励部门优化管理、员工创优创效,增设了总经理奖励基金,对在企业重大工作推进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按照贡献的大小给予不同比例的奖励。该基金涵盖了企业日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从安全生产到外部协调,从电量争取到热力开拓。
新的绩效管理考评体系奖罚分明,做到“责任全覆盖、千斤重担大家挑”。工作积极、贡献突出者收入成倍增长,工作不主动、不作为者收入降低到原来的一半。由此充分调动了公司各部门和广大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了员工由“要我干”向“我要干”的转变。制度的改变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各项生产经营指标明显改善。2015年,在河南省电力形势异常严峻、机组利用小时数大幅下降的情况下,驻马店公司发电量完成26.77亿千瓦时,利用小时在同区域30万千瓦级电厂中排名第一;在经济持续下滑、主要工业用户减产甚至停产的情况下,售热量同比增长8.79%,供电煤耗同比降低7.97克/千瓦时,利润创历史新高,突破一亿元大关。
企业效益好了,员工们收入相对高了,员工们从刚开始被考核时的抵触,到现在的完全认同,真正感觉到干好干坏确实不一样。(李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