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发电分公司“三个支点”撬动利润增效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妙珍 报道 河津发电分公司作为同煤漳泽电力公司“利润中心试点”单位,紧紧围绕“抢电量、降煤价、控成本、强管理”工作主线,精心找准市场营销、燃料管理、成本费用资金“三个支点”,撬动利润增效,超额完成了漳泽电力2015年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同比增利3276万元,真正起到了“利润中心”试点单位的引领作用。
强化市场营销 促进增收创效
面对电力市场进入低增长、低利用小时的“双低”通道,河津发电分公司先行先试,砥砺前行,突出两个“争”字,有力促进全年生产经营目标的完成。
“争”市场份额。该公司牢固树立“电量为王”的思想,将争取电量作为实现全年盈利目标的突破口,创新电量营销方式,超前谋划交易策略,科学测算交易价格,并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在保证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争取了较多的市场化电量,全年共争取到市场电量16.27亿千瓦时,获得奖励电量1.7亿千瓦时,为提高机组利用小时、完成全年发电任务奠定了基础。
“争”利用小时。该公司积极与山西省调沟通联系,争取到较高的日负荷计划,并且紧抓纯凝机组黄金发电期,积极开展值际电量竞赛,努力做好设备消缺和燃煤掺烧,全力抢发电量,努力提高月度计划兑现率,保证了电量效益最大化。2015年,该公司1、2号机组完成发电量38.08亿千瓦时,完成年度计划的105.48%,机组利用小时完成5440小时,全年机组利用小时位居山西省内同类型机组第一名,为实现全年生产经营目标奠定了基础。
狠抓燃料管理 夯实盈利基石
河津发电分公司抢抓煤炭价格整体下行的机遇,实施“两个优化”,有效提升燃料精细化管理水平。
优化采购策略。建立了多元化供煤渠道,实现了集团煤、陕西重点矿煤、地方铁路煤、市场公路煤四个采购渠道相互补充、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全面掌握市场煤价走势,不断优化市场煤竞价采购模式,充分调动供应商竞价意识,促使采购成本大幅降低。在竞价采购中制定合理的拦标价格,紧紧抓住市场煤价下降的机会,多次就供煤价格与陕西重点矿进行谈判,降低燃料成本。同时针对煤炭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煤比结构,加大市场煤比例,降低燃料成本,
优化管理手段。全方位强化煤质验收管理,坚持管理干部带班监督,对验收、计量以及采制化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加大掺杂使假考核力度,维护了企业正当利益。实行了一车一单的流转管理模式,每天对重车计量进行比对,进一步规范了计量管理流程,堵塞了管理漏洞。加强燃料盘点,细化煤场储存管理,合理进行煤场组堆,加大现场喷洒水力度,降低了场损场耗。严格执行合同考核条款,加大亏卡亏吨索赔力度,清理残煤6066吨,加强与清涧火车站沟通协调,降低铁路杂费全年共612万元, 2015年共计采购燃煤372.3万吨,入厂标煤单价同比降低116.71元/吨。
严控成本费用 提升管控能力
河津发电分公司围绕“利润中心”试点,严格“两个管控”,拓展成本下行空间,提升综合实力。
严格成本管控。该公司全面推进成本管控模型的应用,在MIS系统中植入“预算管理系统”模块,管住了费用的入口和出口,并且可以实时查询,极大提高了统计分析效率,随时向各部门发出费用预警,助推“利润中心”试点工作顺利完成。采取细化监控采购各个环节等三大措施降低物资采购价格,物资采购同比价格大幅下降,年可节约费用约近400万元左右;通过两次库存大盘点等有效措施,最大限度使用了库存物资,大大减少了年度采购费用,库存较最高峰下降了近1300万元。
严格资金管控。为适应利润中心试点要求,该公司改进核算模式,财务核算由重成本向重利润转换,并通过合理调配资金,降低资金占用,有效降低财务费用支出,全年共下降1456万元,同比下降17%。下发并落实112项降本增效措施等一系列的措施,确保各项指标的可控、在控,各项固定合同费用、运行委托费用分别同比降低5%、13%,并减免各类社会保险费用133万元,有力促进了全年利润目标的完成。
刘卓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