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营销服务 > 正文

汗水洒满幸福路

  2019-08-22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涞源县供电公司员工在赵家井村开展10千伏村级光伏电站接入工程。翟文涛 摄

  平山县供电公司员工改造升级平山县10千伏苏孟线。  马千里 摄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统筹推进贫困村电网建设、机井通电、动力电改造及光伏扶贫电站建设等工作,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河北省42个贫困县已脱贫摘帽40个。国网河北电力扶贫工作也得到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该公司16个工作队获河北省“扶贫脱贫先进驻村工作队”称号,10名同志获“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优秀驻村工作队员”称号。

  8月15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松会村的葡萄种植基地,游客们正在采摘架子上的大葡萄。7月中旬开始,松会村葡萄种植基地的葡萄陆续进入成熟期,吸引着客商和游客采购采摘。

  有谁能想到,几年前松会村还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6年,河北赞皇县供电公司驻村工作队进驻松会村,帮助该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并建立光伏扶贫电站,让过去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多年来一直在贫困线下挣扎的小山村走上了致富路。在河北省南部,像松会村这样得到国网河北电力帮扶的贫困村共有73个。

  脱贫实现加速度

  “今年玉米长势不赖,秋后又是一个大丰收。”8月12日,武强县止方头村村民王广宁说。

  以前的止方头村既没有乡镇企业,也没有致富项目,只有320多亩耕地,村民们都靠着种地养家糊口。但村里变压器容量小,村集体又没有资金新增设备,一到灌溉高峰就会因为浇地用电引发矛盾。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为止方头村安装了一台50千伏安变压器,解决了村里“浇地难”问题,还为村里改造低压线路1.4千米,接户线电缆1千米,新换表箱220个。

  国网河北电力把电力扶贫资金和项目纳入“一本账”,实行统一管控,优先安排供区42个贫困县4595个贫困村电网先建先行。2016年以来,该公司共完成1746个小城镇(中心村)和3246个贫困村的电网建设改造。2016至2019年,42个贫困县户均配变容量提高了40%,彻底解决了供区内105万户村民灌溉用电问题,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针对阜平、涞源深度贫困县,国网河北电力集中力量将新增脱贫攻坚资金和项目向这些地区倾斜,积极对接地方政府脱贫攻坚重点工程,促进当地产业扶贫项目落地。通过重点帮扶,2019年阜平县柳树底村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028人下降到124人,贫困率由61.2%下降到7.2%。

  稳固脱贫不返贫

  2019年1月,石家庄市平山县东七里河村、皂户地村、桃元村的酸枣叶茶正式上线销售。截至目前,三个村酸枣叶茶销售额达十万余元。2018年3月,这三个村的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民开发特色农副产品――酸枣叶茶,并利用网络平台将酸枣叶茶销往全国各地。

  除了平山县,石家庄市的赞皇县松会村的特色林果种植、邢台市巨鹿县甜水张庄村的金银花和树木苗圃种植等特色产业,在驻村工作队的带动下也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2018年年底,涞源县供电公司驻村帮扶金家井乡十八盘村全村脱贫出列。为了巩固脱贫成果,2019年年初,该公司聘请张家口农科院专家实地检测了十八盘村土壤,并结合该村气候条件和土壤结构,反复论证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在十八盘村40亩集体土地上试种了兴佳2号、黄金薯、紫土豆3类特色土豆。这些土豆的种植收益归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向贫困户和村民分配,用于巩固贫困户脱贫成果,同时带动周边村民推广种植,解决不能外出打工人员的就业问题,实现村民长期持续增收、脱贫致富。

  国网河北电力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政策,激发了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从产业扶贫入手,变输血为造血,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

  “现在,我们不仅摘了贫困帽,还走上了致富路,驻村工作队带着咱一步步向前走,日子越来越好了。”十八盘村村民张春旺说。

  阳光下闪耀的幸福

  “在沿海地区,盐碱地是当地群众致富路上的一道坎。供电公司帮忙我们在盐碱地上建成了光伏项目。村民们都因此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8月23日,董庄子村村支部书记李旭征说。

  走进沧州市海兴县赵毛陶乡董庄子村,村子北面盐碱地上的深蓝色光伏面板反射着耀眼的光芒,成为该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用电不花钱,还能赚钱,曾经让董庄子村村委会头疼的脱贫难题,随着光伏扶贫项目落地迎刃而解。

  目前,国网河北电力已建成村级光伏发电站47座,清洁电能全部并网销售,平均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可分得3000元,共计2820户贫困户受益。

  在邯郸市魏县北台头乡西野马村,邯郸供电公司帮助该村建起的30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已经并网发电。它带动了北台头乡包含西野马村在内的8个贫困村60个贫困户脱贫增收,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受益可持续20年。“一年三千块钱,再加上低保四五千块钱,这样村民们就可以实现脱贫了。”驻西野马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申保民说。

  截至8月20日,国网河北电力累计完成1136个村级光伏电站配套电网建设项目,为近6.3万户贫困户带来连续20年每年不低于3000元的收益,为1565个村提供了稳定的脱贫资金。

  易地扶贫搬迁迎来好日子

  “没想到如今也住进了楼房,生活条件改善了,电饭锅、微波炉、电磁炉一块开都没问题。”8月16日,保定市涞源县白石山镇雀儿林村的曹艳飞说。去年,也是在初秋时,他们一家3口搬迁到了易地扶贫安置区新建的楼房里。

  2017年以来,涞源县供电公司全力配合县委、县政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建设,扎实推进安置区电力设施配套工作,保障了搬迁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用电。

  不仅仅是保定市涞源县,2018年,国网河北电力全力保障扶贫重点项目用电需求,完成了石家庄、邯郸、邢台等63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配套电网工程同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目标超额完成,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关于“电力费控”对用户们的答

2018-05-07

热点排行
  • · 95598业务首次实现跨省集中运营 优化服务资源配置,打造“两全三化”供电服务平台
  • · 兴安供电公司稽查监控中心投入运营 提高营销业务管控
  • · 河北省电力公司46个上划县完成“大营销”系统割接
  • · 国网公司第一批单位运营监测(控)中心建成投运 可在线开展“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监测
  • · 解读国网公司全方位国际化发展道路
  • · 山西省电力公司试点推行农村无现金交费
  • · 江苏广电“云媒体”电视电力营业厅项目成功通过验收
  • · 厦门电业局营销移动作业终端上线
  • · 蒙东电力公司95598业务全面实现省级集约 电话人工接听率提升20个百分点
  • · 吉林省电力公司推进变革创新 提升新模式运营效率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