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燕山南麓的河北省迁安市是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今年迁安市计划投资9.5亿元,力争打造乡村振兴“迁安样板”。2018年以来,冀北迁安市供电公司累计投资2.56亿元,新建及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348.12千米、配电变压器437台,为乡村振兴提供供电保障。
“豆香小镇”村美民富
8月16日,迁安市供电公司杨各庄供电所员工倪秀松和秦玉龙来到杨各庄镇徐流口村乡伊香农林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巡检线路和用电设备,了解客户用电需求。“乡伊香能够发展到今天,多亏供电给力!”该公司经理孟宪军说。
徐流口村被燕山环抱,背倚长城,自然环境优越,豆制品产业蓬勃发展。2017~2019年,迁安市供电公司在原有一台50千伏安变压器的基础上,为村子先后新增一台160千伏安变压器、两台100千伏安变压器和一台125千伏安变压器,改造村里低压线路到表箱的接户线,将原来的10平方毫米导线全部换成25平方毫米导线。目前,村里已有规模企业3家、农副产品加工小作坊70余家,成为远近闻名的“豆香小镇”。2018年,徐流口村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
乡伊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村里最大的规模企业,带动当地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也带动周围村民致富。生产高峰时,该公司用工100余人。
“2017年夏天,因为添加豆制品、薯干生产线,增加冷库,我们准备扩建厂房,但新建筑物与穿院而过的10千伏线路之间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就向供电所提交了线路改造申请。供电所为我们开辟绿色通道,将130米架空线路改成了入地电缆。”孟宪军回忆说。
迁安市供电公司立足杨各庄镇是农业大乡的实际情况,按照季节特点,在春灌秋收、农产品加工高峰时节成立服务队,上门为客户检修线路和用电设备,助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废弃矿区变身农业园区
8月中旬,迁安市五重安乡苏各庄村的瑞阳生态农业大观园里,桃子、苹果挂满枝头。这个生机勃勃的农业大观园是在废弃矿区上建起来的。
苏各庄村村民原本以采矿为生,大大小小的“鸡窝矿”遍布村东矿山。近几年,迁安市委市政府号召转型发展,村民陆续开始发展农林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迁安市供电公司五重安供电所主动了解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客户生产经营规模、用电设备等情况,为客户及时送电,同时为客户提供用电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
瑞阳生态农业大观园总经理苏议是土生土长的苏各庄人,曾是一名矿主。2015年起,苏议在废弃矿区基础上重新规划,逐渐恢复生态,建成了生态农业大观园。“当初生态恢复、打机井、建庄园,哪个环节都离不了电。供电员工很早就来了解园区的用电需求,有时比我自己还着急呢。”说起当时,苏议打开了话匣子。
今年4月10日,五重安供电所员工将园区一台80千伏安变压器移到更合适的位置,确保供电半径合理,园区供电可靠性大幅提高,为春灌提供充足电力。
“有了充足的电力,我打算把北边的废弃矿山再开垦出来,打上几眼机井,全部栽上果树。”苏议说。
现代化养殖用电经济又绿色
迁安市华农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杨各庄镇包各庄村,经营着唐山地区规模屈指可数的自动化种猪生态养殖基地。
2018年5月,迁安市供电公司了解到华农发展有限公司有扩大生产规模的意向,就提前做好勘查、设计工作,当年9月为该公司新增一台2000千伏安变压器,架设1000米低压线路,保障企业发展用电。
同时,迁安市供电公司全力推进农业电能替代,为华农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科学合理的电能替代方案,用电能代替燃煤,饲料输送带、温控设备、产床、排污设备等均采用电能。改造后,客户每年可减少燃煤2000吨,节约费用125万元,减排二氧化碳4935吨,减排二氧化硫及氮氧化合物200吨,替代后每年节约人力成本22万元。
在迁安,乡村振兴战略加速实施后,反应最迅速的就是供电企业。
――迁安市杨各庄镇副镇长李青松
供电企业在完善一体化线上服务、倡导便捷温暖服务、主动提供增值服务等方面不断推出新举措、形成新机制,提升了企业和人民群众对优质电力服务的获得感。
――迁安市工信局电力办主任王立华
这几年农网改造升级后,电足,大家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徐流口村村民秦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