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属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近年来,该区因地制宜打造花椒、茶叶等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重庆长寿供电公司主动对接地方发展需求,加大农网改造升级力度,全力支持和保障项目用电,助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摘花椒时,大家都多注意下,别被花椒刺划伤。”7月27日上午,天气晴好,在重庆市娇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花椒基地里,10余名采摘花椒的工人戴着草帽和手套、身穿长衣,在一棵棵花椒树前小心翼翼地采摘新鲜的青花椒,总经理程浩在采摘队伍中不时提醒道。
“电给力,今年花椒大丰收,产量比去年增加近三倍。”程浩满脸笑容地说。
增容变压器 花椒产销旺
盛夏正是青花椒采摘的好时节。在娇丽生态农业花椒烘干房里,整齐排列的货架上摆满了用簸箕盛装的新鲜青花椒,一台烘干机正在加热。
“鲜花椒制成干花椒后,价格是鲜花椒的5倍多。”程浩说,今年供电稳定充足,灌溉用电不愁,花椒产量高、行情好。通过网上接订单、经销商上门收购,足不出户就卖出花椒挣了钱。
2016年年底,程浩在家人的支持下在石堰镇新寨村承包了500亩土地,发展花椒产业。2017年11月20日,花椒基地厂房建好后,他来到重庆长寿供电公司石堰供电所申请用电。第二天,两名供电员工就到花椒基地现场勘查。
由于花椒基地附近供电线路是单相两线制,不满足动力电装表条件,需要增补两根相线。“原以为要等很久,没想到申请第三天就把电表装好了!”程浩说,供电所特事特办,紧急调集线路材料,加班加点完成了100余米相线增补,将动力电表安到了厂房旁。
有了动力电,程浩花椒基地的生产进入了正轨,花椒苗一天天长大。眼看着花椒树挂了果,马上就能收获,但程浩却高兴不起来。“青花椒采摘时节最怕遇到持续阴雨天。”程浩说,重庆较为潮湿,如果鲜青花椒不能及时晒干,质量、色泽受到影响,就卖不上好价钱。一番调研后,程浩引进深加工设备,建起了冻库,并扩大花椒栽种面,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可他没想到的是,花椒基地与周围40余户居民共用一台容量50千伏安的变压器。随着花椒基地设备的增加,变压器已经满载运行,导致冻库设备运转不稳定,程浩急得团团转。6月3日,程浩再次来到石堰供电所。供电员工得知情况后立即行动,将50千伏安变压器更换为200千伏安,新建改造低压线路750米,并重新调整分配了相间负荷。
电足了,程浩的花椒产业迅猛发展。富裕起来的程浩没有忘记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每年六七月花椒成熟了,我就请大家来帮忙采摘,也增加乡亲们的收入。”程浩说,来花椒基地打工的乡亲最多时有200余人,平常有30多位村民在花椒园务工,工人最多年收入2万余元。
电网再升级 荒山变茶园
“现在浇灌、制茶用电都不担心,茶叶供不应求。”7月23日下午,重庆长寿湖东岸海拔942米的玉华山上,重庆醉美东山生态观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斌对前来排查用电安全隐患的几名供电员工说。
2012年3月,吴斌决心在玉华山打造一片生态型茶农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重庆长寿供电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联系他,优化供电布局。
当时通往茶园的公路还是土石路,十分陡峭,车辆无法直达。供电员工硬是靠肩扛手抬,将改造所需物资运上山,用时一个多月,将线路架设好,茶园用上了电。
2015年,随着茶园产茶量逐渐扩大,吴斌新购了2台炒茶机,用电负荷直线上升。长寿供电公司得知后,将茶园用电纳入第二轮农网改造升级。当年7月,该公司将变压器由30千伏安增容为200千伏安,低压线路更换为绝缘线,保障茶园发展用电。
这一年,吴斌的茶园产值提升至200万元,利润达50余万元,并带动周边数十位村民,年均增收近万元。
“如今,电力有保障了,今年可产6~8吨干茶。”吴斌说,他准备再建可储存10吨茶叶的冻库,安装300台灭虫灯,采用喷罐供水,引进杀青、揉捻、理条、烘干一体化流水作业线,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电力足、产业兴,在长寿大地上,一幅茶飘香、百姓富、乡村美的瑰丽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