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城市副中心建设让这座新城的未来发展充满无限可能;既要建设好新城区,也要提升好老城区。今年以来,通州供电公司聚焦重大民生问题,加快老旧小区电力升级与“一户一表”改造,实施高速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HPLC)改造工程,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优质服务水平,让居民用电更有获得感。
旧小区的新模样
6月28日9时,龙旺庄小区东区15号楼前的配电设施改造工程现场,通州供电公司现场施工负责人姜志国紧紧攀住电缆放线架上的滚轮,把电缆线一点点地往下滑动。旁边的赵明磊配合着他的速度,握住12米长的电缆线用力往下拉。20米开外,趴在地下电缆沟内的史亚东接过同事传过来的电缆线,再把它缓缓地拉进地下……
低压电缆放线工作在龙旺庄小区东区有序进行着,500米外西区31号楼前的安全围挡里,施工人员正在两米深的地下为5号电缆井制作防水挡墙。拆模、管线回填……多个作业面的电缆井在东西两个区同时开工。
王兰兰轻车熟路地走到西区31号楼前的施工现场,跟施工人员打着招呼。今年62岁的王兰兰已在这个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小区里住了30多年。“我们一直都跟别人家合用电表,交电费很麻烦,而且电经常不够用,以前到了夏天根本不敢整宿地开空调。现在终于盼到改造了,我举双手支持,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就吱声。”工程开工一个月以来,她每天都会过来看看,还会帮供电公司和物业、居委会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小区改造不仅仅是供电公司的事,也是我们大家伙儿的事。”王兰兰说。
王兰兰的经历在通州不是个例。2019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高质量建设管理好城市副中心,开展通州老城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增强群众获得感。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方案,部署北京市老旧居民小区配网改造工作。除了龙旺庄小区,通州区还有19个老旧小区的居民也即将迎来新生活。5月24日,龙旺庄老旧小区配电设施改造工程正式开始。小区内改造涉及46栋楼,共计3058户,计划新建800千伏安箱式变电站6座,敷设高压电缆约2292米、低压电缆7453米。改造后,小区供电户均容量从3千瓦提升到6千瓦,“一户一表”改造工作也在同步推进。
“这活干了一个多月了,不管多热都没停过工;下午六点多大家回来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供电公司干实事还不扰民。11时,买完菜往家走的龙旺庄小区居民郭玉梅说。
郭玉梅不知道,这背后有许多人在默默付出。“按常规的工作量推算,工期差不多需要三个月以上,但考虑到夏季是用电高峰期,我们将建设工期压缩了一半。”通州供电公司营销部员工、龙旺庄老旧小区配电设施改造工程负责人赵树本说。为了保证“减量不减质”,他们为龙旺庄小区定制了改造方案,采取多专业和多作业面并行的方式施工。
除了时间紧、任务重,改造还面临一个困难――龙旺庄小区内水、气等多个施工单位同时开工,小区施工作业面有限,常出现交叉作业情况。“我们每天会与其他参建单位召开现场调度会,讨论工作安排,遇到电力管线路与污水管线等作业面发生冲突时,积极沟通,及时调整施工路径。”赵树本说。
“我们大家伙都盼着早点施工完呢。以后夏天再也不担心停电了,也不用跟别人合用一个电表了。”王兰兰的话,道出小区居民共同的心声。
老胡同的物联生活
石板路、青色砖墙、一排排整齐的橱窗和一个个花式镂空电表箱……位于通州区南大街东侧的熊家胡同在清朝时是著名的商业街,现在有了新模样,成了一条又利落又接地气的博物馆胡同:干净整洁的道路,被居民自家收藏的老物件摆满的橱窗,浓浓的市井生活气息在空气中流淌。
胡同旧貌换了新颜,居民自然喜上心头。近几年,生活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让胡同里的居民在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对供电服务有了新要求。通州供电公司就对南大街这片试点区域有了服务新举措。
“施工前,检查工器具是否齐全,人员是否做好安全措施,提前确定好明火线……”6月28日9时,国家电网首都电力(通州)共产党员服务队施工人员宣读完工作票后,准时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此时,距离他们4月末进场施工,开始通州区南大街试点区域HPLC改造工程已经两个月了。目前试点区域已有接近5000户居民电表更换了新型采集模块,当天需要更换的这十几户人家是最后一批。
2019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将北京城市副中心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项目列为泛在电力物联网2019年建设任务之一,HPLC改造就是其中一项内容。通过给南大街试点区域的居民家电表加装新型集中器、新型采集模块等终端设备,采集电压、电流、用电量、停电事件等配网信息,通州供电公司可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化供电服务指挥系统、台区经理可视化平台,实现配电网信息的全感知,让居民客户提前享受电力物联生活的便利。
“以前因为通信信号不好,客户交费时需要等3到5分钟,电费才能到账。HPLC改造完成后,到账时长缩短到1分钟。如果居民家里停电,系统会主动上报且能自动精准定位故障范围,供电员工了解情况后可以马上上门服务。”通州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张运说。
张运所说的交费迅速、主动抢修真能实现么?答案是肯定的。以南大街北人家园4单元一户客户为例,客户在完成网上电费支付后,40秒后电费到账,电通了,家里的电器迅速恢复工作。客户说:“真想不到这么快,什么事儿都不耽误。”
通州区有居民68万户。今年年底前,通州供电公司计划完成城市副中心区域37万户居民的HPLC改造工作。届时,该公司的通信采集成功率将达到99.99%,也为做好泛在电力物联网感知层的试点布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今天的通州老城区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从老旧小区里更新的配电设施到老胡同街头巷尾的整洁新貌,从居民家中新装的智能电表到手机里的微信电力平台……这里的居民享受到了优质的供电服务,感受到了智能化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