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湖南益阳赫山区供电公司扶贫工作队队员、兰溪供电所所长欧连科的手机铃声响起,电话中传出兰溪镇新沙村藕塘湖组的贫困户周正安爽朗的声音:“欧所长,来我家看看吧,洋鸭孵出了20多只小仔,都可以在田里跑了!今年收入应该比去年好,我的欠债可以还上了!”言语间满是藏不住的喜悦。
新沙村是赫山区供电公司的定点扶贫村,由太平桥、烂柴港、三亩土三个自然村合并组成。2014年,新沙村被确定为贫困村,共有在册贫困户218户721人。2017年,湖南益阳赫山区供电公司开始定点帮扶新沙村。今年,通过两年的努力,新沙村顺利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焕发出了新活力。
走户摸底 改善乡村基础设施
为有效帮扶新沙村,赫山区供电公司成立扶贫工作队,先后选派6名队员驻村帮扶。他们通过摸底调查,发现新沙村是一个无外来资金投资、内部集体经济不活的整合村,2016年村集体还负债近80万元。新沙村要想在短时间内脱贫只有一个字――难。
新沙村村支书蔡双喜反映说,有些村民家里用电煮饭煮不熟、电灯也不够亮,一到农忙时节,农田灌溉用电也是问题。
新沙村偏僻且经济落后,电网建设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导线线径小,供电半径大,用电质量偏低。有些村组连普通的电扇、电饭煲都无法使用。
从2017年开始,赫山区供电公司对新沙村的沙滩湖、三亩土、烂柴港三个自然村的电网开展改造升级,共计投入745.538万元,新建改造高压线路5.63千米、低压线路31.378千米,新装改造变压器21台,总容量2700千伏安。改造后的新沙村户均容量由原来的每户0.95千伏安提升到每户2.0千伏安及以上,提升了4600余人的用电质量。
针对农田灌溉用电问题,赫山区供电公司先后投入近50万元为村民安装排灌用电单相表计438块、三相表计23块,保障新沙村排灌期间用电无忧。改造后,村民一开排灌设备,汩汩的清水就注入田间,禾苗赛着个儿地长。“灌溉跟得上,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日子一天比一天舒心。”贫困户何运谋笑呵呵地说道。
如今,新沙村村民家中空调、彩电、冰箱等电器逐渐多了起来。“有时候走在村里的公路上,看着这一排排新架的电杆和新装的变压器,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我这白头发都少了好多了!”电网升级了,村民用电安心了,蔡双喜感觉做起工作来轻松了不少。
定向扶持 村民脱贫致富更有劲
村民生活生产用电不成问题了,扶贫工作队又开始结对帮扶,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帮贫困户想致富点子,推进产业发展,为贫困户甩掉贫困阴影,重振脱贫信心。
新沙村贫困户周正安因身患家族遗传病,不能高强度工作,多年来一直与同样患病的哥哥相依为命。他没有经济来源,但又不甘心一直受村里接济救助,看扶贫工作队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周正安也萌发了利用家门口的空地养殖家禽的想法。
去年4月,得知周正安的情况后,扶贫工作队马上行动,筹措资金为周正安家修鸽舍,圈围栏,为周正安购买了鸽子、珍珠鸡等家禽幼苗200余只。
刚开始由于周正安不懂养殖,鸽苗死了一半。他急得直掉泪,也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得知这一消息后,扶贫工作队队员多次上门为他鼓劲,联系技术人员为行动不便的周正安上门培训指导。渐渐地,周正安养殖的家禽健康长大。
周正安养殖的家禽品种良好,又是自然放养长大,肉质鲜美,上门求购者络绎不绝。家禽产下的土鸡蛋、土鸭蛋、土鹅蛋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热销产品,供不应求。一年来,仅家禽养殖这一项就为周正安增加年收入10000元。原本作为允许兜底贫困户的周正安一下子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他盘算着再加把劲争取早日脱贫。
现在,新沙村12户发展养殖业的贫困户年收入增加近30万元,其中最多的一户达10万以上,有3名贫困户还一跃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对于短时间内无法脱贫或身患重病的贫困户,2017年,赫山区供电公司与赫山区扶贫办争取资金15万元,让120户贫困户入股当地的丽君家庭农场,获得分红收益。对于有意愿从事农业、养殖业的贫困户,该公司提供2万元帮扶启动资金,选派5名骨干力量接受技术培训,由技术骨干长期为贫困户提供上门指导和技术支持。赫山区供电公司还与村支两委共同建立网络和微信销售渠道,通过电子平台推销贫困户生产的农副产品,实现产销一条龙。
2018年12月21日,益阳市赫山区委书记邓正安走访新沙村时,对赫山区供电公司的扶贫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供电公司在扶贫工作中真正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