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董建打捞蓝藻的第8年。6月22日下午,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的陈东港蓝藻打捞点,几名捞藻工人在操作机械打捞设备,董建是其中一名。“前些年蓝藻最厉害的时候,有几十厘米厚,船在水里都开不动。”他说。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泊,流域面积近3.7万平方千米,水域面积超过2300平方千米。无锡地区太湖水面面积达758平方千米。当水温处于25~35摄氏度时,太湖蓝藻快速繁殖,大面积漂浮在水面上。春夏两季,太湖盛行东南风,大量蓝藻便被吹到了无锡。
往年6月是蓝藻打捞工董建和蓝藻运送工吴元霖最累的时候。而今年情况有所不同。董建指着不远处安装好的配电变压器说:“现在电通到了蓝藻打捞点,蓝藻输送及收集管道和藻水分离站都已经投入运行,打捞蓝藻实现全电气化作业了,我俩轻松多了。”
无锡市共设置了81个蓝藻固定打捞点,有1000余名专业打捞人员、160艘机械化打捞运输船只。今年年初,无锡市蓝藻治理办公室牵头,实施宜兴市太湖蓝藻打捞处置能力提升工程,日处理蓝藻量将增至5000吨/天,蓝藻藻水分离处理能力提升为1.68万吨/天,包括新建蓝藻输送及收集管道28千米,新建3座储藻池、7座一体化提升泵站和5座藻浆储存池提升泵站。
这么多用电设备一下子全部投入运行,宜兴市公用产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朱毅平急坏了。3月4日,朱毅平带领人员来到洋溪港蓝藻打捞点,在400伏洋溪线附近测量。恰巧,周铁供电所员工许卫东在400伏洋溪线巡视,看到了这一幕。他上去询问:“你们在量什么?电力设施不能随便乱动的。”
朱毅平解释说:“我们要为打捞点新增吸水泵,原来的泵房电可能会不够用,还没来得及和你们供电公司联系,先来把距离量好,看看要多长的线才能架过去。”许卫东听后,向朱毅平建议,大家把情况上报,让政府部门和供电企业共同推动这件事。
3月7日,无锡水利局牵头宜兴水利局、公用事业局和宜兴市供电公司召开碰头会,对接无锡市蓝藻治理泵站通电项目。次日,宜兴市供电公司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争取业扩配套专项资金。
宜兴市供电公司营销部营业业务技术专职余江飞是本次通电项目的负责人之一。3月14日,经过一周的实地勘查,他估算工程涉及3个镇30个打捞点,用电容量达6000多千伏安,而且每个点都需要单独架设线路、安装配电变压器。
3月15日,余江飞约上朱毅平、丁蜀供电所所长陶荣平、周铁供电所所长王卫平和新庄供电所所长张震浩,一起来到蓝藻打捞点。余江飞说:“这次30个打捞点需要用电的地方我们已经勘查好了,并争取到了业扩配套专项资金。我们要把线路和变压器架设到打捞点,5月30日前全部送电。”
对于余江飞的承诺,朱毅平难以置信。王卫平看出了朱毅平的疑虑,说:“我以后天天来,你找个人专门和我对接,我们一起把事情办好。”丁蜀和新庄供电所所长也作出保证。有了这颗“定心丸”,朱毅平终于放下了心。
此后连续两周,余江飞、陶荣平、王卫平、张震浩天天忙碌在太湖边,带领设计、运维人员,克服设计出图晚、负荷多次调整等困难,根据每一个打捞点单独设计出方案。通过多个部门现场模拟定点,大家最终确定30个打捞点的最佳电源路径,在4月2日出具供电方案答复单,节省办电时间近一个月。
4月22日,周铁镇陈东港蓝藻打捞点扩容工程第一个实施,电杆架设到了打捞点,变压器安装到了泵房边。“这么多泵站、设备能在不到45天的时间内启动项目,多亏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 宜兴市公用产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朱毅平说,“太湖治理的主战场就在无锡,有了电力的有力支撑,今年我们打捞蓝藻预计达214.9万吨,清淤量占全省的70%,蓝藻打捞量占全省90%。”
5月25日,宜兴市太湖蓝藻打捞处置能力提升工程涉及的3个镇30个打捞点全部送电成功,比计划提早了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