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稻田渴 供电送甘霖
6月3日,黑龙江省鹤岗市新华镇成片的稻田里一排排秧苗嫩绿透亮。永祥村村民徐贵才看着自家地里的秧苗,心满意足。
而一个多月前,徐贵才还因为稻田灌不上水、插不了秧,急得晚上睡不着觉、嘴上直起泡。“往年我们都是引附近元宝山水库的水灌田。可去年冬天下雪少,今年春天又一直不下雨,特别旱,水库都见底了。去年水务部门打了抗旱井,但还没有通电。”徐贵才说。没有水,灌不了地,今年的水稻就没法插秧。
在新华镇像徐贵才一样为灌田着急的村民不是少数。“这要是还引不来水,我可真赔大发了。”永祥村的种田大户王立国家一共有240亩稻田,其中150亩稻田是今年新租的。“150亩地租金就六七万元。如今我的稻田只有150亩准时注入了水,还有90亩是白茬地。”王立国忧心忡忡。新华镇永安村、永方村等另外4个村也是一样的情况,近万亩稻田急需灌溉。
在东北种植水稻有“不插6月秧”的说法。错过了5月,就错过了水稻高产季节,6月再插秧,水稻就会大幅减产。4月底,永祥村4000亩稻田仅有1000多亩灌上了水,还有近3000亩旱着。永祥村村主任于海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5月田里再灌不上水,村民这一年的收成就没有指望了。柴油机发电,老百姓根本用不起。一亩地抽水一小时就得50斤柴油,花上300多元,而用电一小时才15元。”尽快为机井通上电是眼下唯一的办法。
4月27日,徐贵才和几个村民到新华供电所反映情况。供电所所长徐铭达立即把新华镇村民的用电需求向鹤岗供电公司市郊电业公司详细汇报。该公司决定紧急筹措资金30多万元,调集储备物资及撤旧物资,调动骨干力量加班加点,以最快的速度为新华镇架设临时电源,帮助村民抽水抗旱。部分机井可以直接采用低压接线的方式通电,其余的需要架设变压器后通电。
“这阵子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会有村民打来电话询问情况。我们要争分夺秒施工,能早一点是一点。”5月9日12时,徐铭达和同事在田间紧锣密鼓地安装变压器,顾不上吃午饭。现场的供电员工有的在吊装变压器,有的在拧螺栓,有的在连接引线……虽然时间紧张,但大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工程质量,一切井然有序。
听说供电公司要给田里送电,很多村民匆忙吃上一口午饭,开着自家的农用车赶来。村民围拢在地头,眼巴巴地关注着施工进程,还自发地帮忙清理路障、整理电缆线。
当天15时30分,第一台变压器安装成功。徐铭达合闸供电、接通机井。听着“嗡嗡”的电机声响起、望着珍贵的春耕“救命水”一汩汩流入田地里,村民兴奋地拍手欢呼。“以前我们是靠天种地,今年天不下雨,幸好你们及时给抗旱井通上了电。”王立国说。
徐贵才肩扛输水管,把水送到了自家的稻田里,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下我可算放心了。虽然比往年插秧晚点,但还来得及,今年这40亩水稻保住了!”
首战告捷,徐铭达和同事不敢放松。他们顾不上休息,赶紧收拾工具为接下来的工作任务做准备。“还有7台变压器,我们加加班、努努力,争取3天内全部干完。”徐铭达说。
5月12日,徐铭达和同事完成了8台变压器的架设任务,加上之前低压接线任务,共计完成50余眼机井的通电任务。
“今年田里能及时灌上水多亏了供电公司!”于海龙对徐铭达说。
目前抗旱井用的是临时电源,按规定明年就不能继续使用了。6月2日,周末的供电所安静了许多,徐铭达着手沟通协调新华镇抗旱井临时用电转为正式用电的事情。稻田里鲜嫩的秧苗吮吸着清冽的井水,在风中舒展腰肢、茁壮成长。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