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看着新自动生产线源源不断地轧出的面条,经过烘干、包装后装上货车,“面条大王”王光海笑得合不拢嘴:“面条厂的发展越来越好,多亏了供电公司的帮助。”
前来检查用电情况的山东淄博供电公司岭子供电所所长姚期刚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的满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
增加生产线需增容,20天架设新线路
王光海今年39岁,是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司家村人。2003年,在外打工的王光海回到家乡,开始从事面条加工生产。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小作坊变成了大工厂。淄博绿爽面条厂先后建起3条面条生产线,成为鲁中地区大型面条生产企业。绿爽面条厂生产的面条、面琪等30多个品种的产品销往全国10多个省份。王光海成了远近闻名的“面条大王”。
2018年9月,王光海跑市场时听到一个消息,邻县正在新建一座面条加工厂,生产规模超过了自己的工厂。王光海有了危机感:“现在面条产业市场好、销路旺,我要赶紧再上一条生产线。”
王光海决定投资1100万元,上一条日产50吨的自动化面条生产线,但需要增加500千伏安的用电负荷。
王光海找到姚期刚,咨询用电增容的事。姚期刚一听,立马答复:“没问题!您今天找到了我,就不用再跑第二趟了,我们马上去看现场、出方案,保证耽误不了新生产线用电。”姚期刚当即安排同事赵万春、邵明声一起上门勘查,很快就制订出了供电方案。
王光海的面条厂距离村庄较远,供电公司现有的线路线径较细,新增大负荷需要架新线。姚期刚将架新线的报告递到了淄博供电公司,当天就批准了。接下来的日子,赵万春和邵明声盯在施工现场,1.4千米新线架设和500千伏安变压器安装20天就完成了。
电能替代让面条厂环保达标、成本降低
与此同时,王光海的新生产线也紧锣密鼓地组装着。今年春节过后,眼瞅着生产线调试完成、投运在即,王光海又遇到了一个难题:工厂使用传统的燃煤设备烘干面条,达不到新的环保要求,不能投产。“这可怎么办?”苦闷的王光海碰到前来回访用电情况的姚期刚,把这件烦心事说了出来。
“现在很多领域都实施电能替代了。尤其对食品加工来说,不但清洁环保,还能降低成本。”姚期刚帮王光海算了一笔账:用燃煤采热烘干,一个月需要30吨煤,大约18000元;用空气能采热,一个月的电费不足12000元,如果利用好峰谷电价政策,还能再降低3000元。“现在供电线路改造好了,再加一倍的用电负荷都没问题,保管让你满意。”
这一番话打开了王光海的思路,他仔细询问了电能替代的有关政策、电费电价,越算越觉得划算,两天后就订购了整套空气能采热装置。
由于面条生产线的烘干车间在二楼,又没有预留出空气能采热设备的安装位置,只有新建钢架构平台才能容下体积大、数量多的空气能设备。供电线路需要重新敷设不说,线路通道和用电安全也是个问题。
面条厂没有专职电工,姚期刚和同事便主动提出义务服务,和厂家技术人员一起商讨线路改造方案,并帮忙施工安装。
3月7日,7台空气能热泵集中吊装就位,既要接电源又要接管道,当天21时才完成作业。姚期刚和同事在现场忙前忙后,连晚饭都没顾上吃。
3月10日,新的面条生产线正式投运,王光海在车间里来来回回检查了好几遍,对操作人员发出指令:“合闸,送电,开机!”生产线顺利运转了起来。不一会,传输带上又细又长的面条就像瀑布一样挂满了车间。
王光海拉着姚期刚的手说:“现在我们不但实现了零污染,比燃煤烘干还降低了40%的成本。环保达标了、厂子干净了、面条品质也更好了,我这‘面条大王’可算实至名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