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绿沃土,万物换新颜。正值春耕之际,重庆各区县田间地头到处是一幅幅生机盎然的生产画卷。在一群忙碌的身影中,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员工们穿梭其中,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农户春耕春灌顺利进行。
“老张,快点,今天我们要去大田湾提灌站给乡亲们检查抽灌设备呢!”3月20日一大早,璧山供电公司广普供电所台区经理周厚俊在所内催促道。“来了,催啥子嘛,我这不是在拿扳手么!”听到催促声,一名已“全副武装”的供电员工从库房走了出来。他叫张天华,是供电所配网班技术组组长,和周厚俊已是十几年的老搭档了。“就你动作慢……”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踏上检修车,往二郎村大田湾驶去。
大约半个小时,检修车在一条乡村山路靠边停了下来,两人熟练地扛起设备沿着蜿蜒小径向山里走去。步行到提灌站还需要十来分钟的路程。一路上,到处都能看到田地里忙碌的身影,村民们正在施肥浇地。“李伯,最近用电都还正常吗?”“王婶,现在田里灌溉方便多了吧!”……两人边跟村民打着招呼,边了解最近大家的用电情况。“用电都很好,真是辛苦你们啦!”见到供电员工,村民们热情地回应着。
十多分钟后,两人来到了提灌站,一名六旬老汉快步迎了上来说:“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多亏了供电公司,我们全村的心病才能‘药到病除’,大家再也不用为灌溉浇水犯愁了!”老汉名叫徐世超,是二郎村一社社长,见到供电员工,连声道谢,“供电公司想到我们农户心坎里去了,这些年农网改造升级,我们用电得到保障,前几天又专门为提灌站立杆架线,新装变压器,你们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您客气了,春耕正是用电的紧要时刻,能为大家办点事,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是我们的职责。”张天华回答道。
过去,二郎村是璧山区三合镇一个比较贫穷的村落,主要经济来源是村里一百多亩花椒田地。然而,每年春耕时节,村民们总为灌溉发愁,水分供给不及时,花椒产量便会大打折扣。今年,村子有了自己的提灌站,大家打心底里高兴。二郎村村委会3月5日到广普供电所提交了提灌站的通电申请,没想到7日供电所便派人前来立杆架线,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下午4点,用了不到一天时间,提灌站成功通电。
提灌站内,周厚俊和张天华仔细地检查设备,并不时向一旁的许世超嘱咐着设备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我们最关心的就是这几亩地,一年到头就盼着多收几斤花椒。有了供电公司帮忙,今年浇水用电不愁了!”徐世超看着身边认真检查设备的周厚俊和张天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