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正当时 供电服务忙
2019-03-22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清泉在翠绿的麦田里流淌……”3月19日一大早,家住山东泰安东平县梯门镇东梯门村的村民王士革一边哼着歌一边拿出手机走到地头机井旁。他用手机将二维码一扫,清澈的井水喷涌而出,汩汩地流向他家翠绿的麦田里。
“呦,王大哥,这一大早就唱上了,改编得不错嘛。”这时,东梯门村台区经理周茂刚从远处走来。
“周老弟,你说这也太方便了,一扫码就能浇地,俺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啊!”王士革眉开眼笑地说。
王士革今年56岁,孩子常年在外地打工,他和老伴在家里照看孙子,家里4亩地的粮食是老两口一年的主要收入。
东平县是山东省省级贫困县,东梯门村又是有名的苦水区,水资源匮乏,该村一共1500多口人,拥有耕地1600多亩。在2016年之前,村里只有2眼机井,一到灌溉高峰期,家家户户都得轮排时间引水浇地,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
2016年,东梯门村在县扶贫小组的支持下陆续新打机井5眼。2017年6月,东平县供电公司专门为该村排灌用电新增100千伏安变压器2台,组立电杆17基,架设10千伏线路150米、低压线路800余米。5眼机井全部通上了电,还实现了扫码灌溉。
机井通了电,浇地方便了,王士革家地里的粮食产量比原来翻了一番,日子宽松了许多。
周茂刚指导完老乡浇地,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东瓦庄。该村自打实施大棚规模种植以来,村民的收入节节攀高,生活也越来越好。据东瓦庄村支部书记王兴宝介绍,该村生态农业示范园共有大棚148个,主要种植草莓、葡萄、猕猴桃、苹果、哈密瓜等水果。规模种植的推广不仅解决了土地流转问题,还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到了年底每家每户都有分红。去年,单单哈密瓜就亩产6000多斤,村民户均年收入比两年前增加了3万多元,25家贫困户全部脱贫。
“2016年,农业示范园刚建的时候,因为电的问题我也没少犯愁,照明、灌溉、冷库存储、增温保温、湿度调节……处处得用电。”王兴宝说。东平县供电公司了解情况之后,为该示范园开通绿色通道,主动上门服务办电,很快就为其安装了200千伏安变压器1台,架设了线路300余米,大棚很快通了电。
“眼看天越来越热,大棚冷库马上就要启动了,用电量会大幅增加。不过,现在电足了,大家伙都不用愁!”说着,王兴宝和周茂刚来到大棚外面的滴灌压力泵前,周茂刚边检查线路边嘱咐村民:“这压力泵功率大,得时常关注着电线。”
大棚里,几位老乡正忙着敷设滴灌渗水管,见到周茂刚都热情地打着招呼。周茂刚顺着电线一路查看,还仔细检查了照明灯和灭蚊灯的开关,看到一切正常,他才放心离开,走向下一片农田。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清泉在翠绿的麦田里流淌……”3月19日一大早,家住山东泰安东平县梯门镇东梯门村的村民王士革一边哼着歌一边拿出手机走到地头机井旁。他用手机将二维码一扫,清澈的井水喷涌而出,汩汩地流向他家翠绿的麦田里。
“呦,王大哥,这一大早就唱上了,改编得不错嘛。”这时,东梯门村台区经理周茂刚从远处走来。
“周老弟,你说这也太方便了,一扫码就能浇地,俺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啊!”王士革眉开眼笑地说。
王士革今年56岁,孩子常年在外地打工,他和老伴在家里照看孙子,家里4亩地的粮食是老两口一年的主要收入。
东平县是山东省省级贫困县,东梯门村又是有名的苦水区,水资源匮乏,该村一共1500多口人,拥有耕地1600多亩。在2016年之前,村里只有2眼机井,一到灌溉高峰期,家家户户都得轮排时间引水浇地,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
2016年,东梯门村在县扶贫小组的支持下陆续新打机井5眼。2017年6月,东平县供电公司专门为该村排灌用电新增100千伏安变压器2台,组立电杆17基,架设10千伏线路150米、低压线路800余米。5眼机井全部通上了电,还实现了扫码灌溉。
机井通了电,浇地方便了,王士革家地里的粮食产量比原来翻了一番,日子宽松了许多。
周茂刚指导完老乡浇地,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东瓦庄。该村自打实施大棚规模种植以来,村民的收入节节攀高,生活也越来越好。据东瓦庄村支部书记王兴宝介绍,该村生态农业示范园共有大棚148个,主要种植草莓、葡萄、猕猴桃、苹果、哈密瓜等水果。规模种植的推广不仅解决了土地流转问题,还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到了年底每家每户都有分红。去年,单单哈密瓜就亩产6000多斤,村民户均年收入比两年前增加了3万多元,25家贫困户全部脱贫。
“2016年,农业示范园刚建的时候,因为电的问题我也没少犯愁,照明、灌溉、冷库存储、增温保温、湿度调节……处处得用电。”王兴宝说。东平县供电公司了解情况之后,为该示范园开通绿色通道,主动上门服务办电,很快就为其安装了200千伏安变压器1台,架设了线路300余米,大棚很快通了电。
“眼看天越来越热,大棚冷库马上就要启动了,用电量会大幅增加。不过,现在电足了,大家伙都不用愁!”说着,王兴宝和周茂刚来到大棚外面的滴灌压力泵前,周茂刚边检查线路边嘱咐村民:“这压力泵功率大,得时常关注着电线。”
大棚里,几位老乡正忙着敷设滴灌渗水管,见到周茂刚都热情地打着招呼。周茂刚顺着电线一路查看,还仔细检查了照明灯和灭蚊灯的开关,看到一切正常,他才放心离开,走向下一片农田。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