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闸,送电!”2月1日,在山东威海宏润工贸有限公司新上机械配件生产车间,该公司增容的315千伏安变压器一次送电成功。“供电公司仅用了33个工作日便完成了我的用电增容申请,还节省了6万多元的开关及附件费用,开春就可以撸起袖子加油干了。”宏润工贸项目负责人徐承云说。
作为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确定的简化获得电力试点单位,威海供电公司从客户角度出发,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获得电力指数。该公司通过“互联网++”实现流程再造,推行获得电力“一链办理”,实施办电业务一窗受理、一链审批、一次办好,打造环节少、时间短、造价低、服务优的接电新模式,以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为威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专多能 客户需求“一窗受理”
2月3日下午,市民程女士急匆匆地赶到威海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大厅供电窗口,对窗口服务人员说:“我刚买了一套房子,能不能尽快把电送上?出来得太匆忙了,忘了带房产证……”“您好,女士,别着急,如果您是户主,请出示一下身份证就可以。”望着焦急的客户,窗口服务人员王晓言安慰道。让程女士感到意外的是,仅用了3分钟,王晓言便将身份证双手递到她的面前,告诉她,已经送电了。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处理等技术的发展,威海供电公司主动适应地方政府“一网通办、综合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布局大数据共享平台终端,打通政务网络,增设1000兆网络专用通道,于2018年11月22日正式实现了与市政务服务中心大数据服务平台互联互通。
威海供电公司打破专业壁垒,大力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我所在的窗口要受理如高压新装、低压新装、减容等21类办电事项,要求‘一专多能’。来政务服务中心上岗前,单位对我们集中培训,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王晓言曾是市中营业厅的业务骨干,被调到威海政务服务中心供电窗口工作,她坦言很多业务要从头学起。
作为威海政务服务中心运营以来首批入驻的公共服务单位,威海供电公司加强服务组织保障,组织驻政务中心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新政策和业务学习,做到政策、业务熟练掌握。该公司形成了电力彩虹营业厅、“掌上电力”APP、政务中心、各供电所营业厅等联合办公的新业务模式,新装受理更名过户等21项业务实行“一窗受理”。
内外协同 办电业务“一链审批”
2月11日,在台湾正葳富康电子生产车间,伴随着自动输稿器走下产品生产线,企业正式开启了入驻惠普产业园新厂房后的新篇章。受益于“一链审批”,今年年初从初村镇搬迁至此的富康电子在家门口就用上了省心电。
“这么快就送电投产,真是出乎意料!”富康电子负责人廖川说。去年11月,该项目预计投产时间确定后,威海供电公司就多次实地勘查,将用电规划直接设计到园区边界,一次性满足企业的用电需求,并将线路规划上传至政务云平台,推动规划、公安、住建等行政审批集约化、一链式高效审批。
“参与政务平台‘一链办理’试点以来,我们与公安、工商、住建及5个区的市政单位开展了12次沟通交流,借势借力全面打通了供电企业与这些部门的‘一链审批’链条,让数据多跑腿,客户少跑腿。”威海供电公司营业室副主任程晓晖说。
共享互通 确保“一次办好”
“以往办理高压增容等手续需要企业经办人带上各种证明材料到营业厅提交申请,还要往返营业厅很多次领取方案书、提交设计图和事后报验等。”2月11日,启阳工程公司来办理报装业务的秦奋说,“现在只要提交线上申请,其余的后补证件、现场勘查等工作都有供电员工电话预约主动上门,我们不用出门事情就办好了。”
威海供电公司加强与威海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中心、国土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合作,实现了居民身份证、户口本、营业执照、不动产证等客户信息查询校验功能。
1月15日,威海供电公司建立数据接口,实现了电力营销系统客户不动产信息精准核查。跨层级、跨部门业务流、信息流的共享互通,减少了客户80%的办电所需证件,更名过户、低压新装等简单业务可以无证办理。1月份,威海高低压客户办电时限平均压缩5个工作日,真正让客户体会到服务创新带来的高效与便捷。
2月下旬,山东省简化获得电力现场研讨会将在威海召开。威海供电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服务优势产业链建设,加快做好电力系统和政务平台接口调试和融合,让客户少跑腿不跑腿,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人,一次就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