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临近中午,四川甘孜州康定市吉居乡菜玉村翁姆大妈家里飘出阵阵饭菜的香味。如今,她家用电饭锅、电磁炉取代了以前烧柴火做饭的老灶,整个厨房既明亮又干净。村里大多数村民也都添置了不少现代化的家用电器。
“今年家里电好使,春节过得热闹又舒心。”翁姆大妈说,“这都多亏了供电公司给咱们进行了农网改造。电压稳了,生活更幸福了。”
电杆架进大山里
翁姆大妈住的菜玉村,是吉居乡里的一个小村子。吉居乡是康定市唯一不通公路的乡镇,下辖5个村,距离市区最近的村子有215千米,且通往市区的道路十分崎岖,导致吉居乡长期发展滞后,成为深度贫困村,全村人均年收入仅有2000余元。
多年来,吉居乡由小水电供电,供电半径短,电力基础设施薄弱,再加上线路老化等问题,供电质量低,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2018年,吉居乡被纳入甘孜州电力助推脱贫攻坚工程,计划总投资1638万元,新建高低压线路69.8千米,新建台区23个,总容量1500千伏安,用于彻底解决吉居乡的用电难题。
施工工程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吉居乡距离康定市驱车需5小时,一路上全是蜿蜒盘旋的山路,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悬崖,既陡峭又狭窄,汽车行驶其间,让人心惊胆战。
“第一次来吉居乡的时候,和我同行的一名同事一路上吐了三次,被弯来转去的山路给绕晕了。”工程负责人陈志明想起施工的趣事,有些忍俊不禁,但随即又严肃起来,“这样的交通情况给我们运输物资带来极大的困难。在一些急弯地段,车辆拉着电杆无法通过,我们着急得很,但也一筹莫展。是当地政府部门带动村民,用自家拖拉机帮我们转运施工材料,工程才能顺利推进。有时候一天最多只能转运两根电杆,每次至少需要十几个人。”陈志明想起施工期间的困难,颇有些感慨。
除了施工物资运送困难,工程队的日常生活也常常得不到保障。进入雨季后,吉居乡经常下暴雨,极易引发山体滑坡,塌方不断,还随时可能发生泥石流。这时候工程队被困在村子里出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基本的生活物资无法运送,工程队只能从当地村民家中买米买菜。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历时大半年,1月8日,工程队终于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
菜玉村村民康林平时常帮助供电员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挖坑、转运他都参与过。他说:“供电员工这么辛苦地为我们架电杆、修线路,我们肯定要支持他们。现在工程完工了,我也早已把家里的室内线路全部更换了,就等着过两天正式通电,以后这生活就更方便了。”
农作物卖到乡外头
工程投运前两天,甘孜供电公司30余名供电员工前往吉居乡,有的给村民们进行安全用电宣传,有的与村民签订生活供用电合同,有的检查线路、设备……马不停蹄地做着最后的准备。
1月11日16时42分,随着菜玉村主线开关合闸,吉居乡10千伏主线全部通电,早已等待在乡政府的乡领导们看着灯亮的一刻,自发地鼓起了掌。“我们吉居乡终于可以用上稳定的电了。”吉居乡副乡长洛桑甲措激动地说,“现在电网改造好了,我们乡有了充足稳定的电,乡里一定会带领大家走上致富路。”
“之前市里给我们便民服务中心送了两台空调,就是为了让村民办事的时候暖和一点,但由于电压不稳,只能当摆设。现在可好了,这些大功率的电器都能用了。”吉居乡党委书记赵骏看着运转中的空调,不禁感叹到。
吉居乡是一个封闭的农区,一直以来都以种植业为主,乡上种植的农作物也是自产自销。去年,甘孜州打通了吉居乡到附近沙德镇的公路,如今,加上电力的助力,乡里对未来有了新规划。
“我们乡海拔不高,气候比较适宜重海椒、木耳、苹果等经济作物但是以前道路不通、电能质量不高、通信也不好,这些作物只能烂在地里。去年州上帮我们把路修了,今年电也好了,我们打算成立一家海椒加工厂,生产豆瓣、泡椒等产品,再开设淘宝店,把乡里的作物卖出去,让大家日子越过越好。”赵骏说道。
各坝村的关秀是养猪户,一个人养着十几头猪,人工切饲料、用桶接水给猪洗澡……繁重的工作常常让她累得直不起腰。供电质量好了以后,关秀也有了自己的计划:“年过完了,我要去买一台电动切猪菜的机器,专门给猪切饲料,还要买一台电水泵,给猪洗澡和打扫卫生。明年我还要扩大规模,多养几十头猪。”
随着吉居乡10千伏主线通电,吉居乡内的5个深度贫困村告别了小水电供电的历史,村民们纷纷计划着未来的生活。
感谢供电公司投资这么大为我们乡解决用电问题,我相信在电力的帮助下,吉居乡一定能走上致富的道路。
――吉居乡乡长 张健全
我们乡已经有了一系列的脱贫计划,在这些计划中,电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没有电力的支持,这些计划都难以实施。现在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只管大踏步向前。
――吉居乡副乡长 洛桑甲措
供电公司不仅上门为我提供安全用电知识培训,还留下自己的电话,让我有事随时联系。他们随叫随到,这让我感到很安心、很放心。
――吉居乡菜玉村村民 翁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