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营销服务 > 正文

胶东屋脊小“明珠”

  2018-12-28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山东省栖霞市国路夼村:
胶东屋脊小“明珠”
供电员工在为国路夼村改造升级输电线路。

  

  “别看现在的国路夼村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40年前,这个村可是穷得有名的。”12月26日,山东省栖霞市宣传部副部长胡国峰说。

  找准路子脱贫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高山当围墙,半天见太阳,到山天快晌,种地愁断肠”。40年前的这段顺口溜,是当年国路夼村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初期,国路夼村800多户人家散落在一条5千米长的深山沟里,2200多亩耕地九成在山坡上,主要农作物玉米和红薯产量低,遇到干旱,村民温饱都难以解决。外边的姑娘不愿意嫁进来,村里的姑娘纷纷往外走,国路夼村成了附近出名的贫困村和“光棍村”。

  国路夼村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81年,包产到户后的村民们开垦了田地,栽种了一些抗干旱的板栗、核桃和香椿树。“产量一点点增加,农民手里有了余粮和农产品换来的钱,尝到了单干的甜头。大家一起找到乡政府,要求在村里拉上不仅能照明还能加工农产品的动力电。随后,小型面粉加工厂和花岗岩开采企业应运而生。”村支部书记常建富说。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栖霞是烟台地区唯一不靠海的县级市,胶东屋脊在栖霞。祖祖辈辈在大山里生活的国路夼人自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不安分”了。“我们不能守着山不靠山呀!”常建富说。

  1990年起,国路夼村利用自然资源先后兴办了机械厂、花岗石厂、石子厂等10余家企业。

  现代化的生产全靠电力支撑。1991年6月,一条36基电杆、1750米长的架空导线在三天之内完成,为村办企业提供了充足的电力。

  有了产业支撑,农民的腰包鼓了,昔日穷得叮当响的国路夼村一下子脱了贫。

  靠生态农业致富

  2016年,栖霞市供电公司为国路夼村实施了井井通电工程,将4台变压器安到机井边。电闸一合,水就能被抽到400米高的山顶上。

  国路夼村在4700亩农田里铺设了150千米输水管道,采用微喷、滴灌、管灌等方式,建成了北方地区生态农业示范区。

  “另外,我们把41千米的山路逐步硬化,让旅客可以驱车穿行山野。”村民王小东说,“通过乡村游带动‘农家乐’的生意和新鲜农产品销售。”

  国路夼村位于烟台名山垆山下,与千年名寺垆寺隔山相依。垆山有植物280多种,森林覆盖率高达95%,是一座天然植物园。国路夼村依靠村办企业的收入和招商引资,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开发了三大自然景区:百果园景区、山神谷景区、千佛洞景区,成为栖霞乡村旅游的翘楚。

  山上古树参天,山间溪水淙淙,保存完好的百年民居、石砌街巷和胶东门楼以及塔山阻击战遗址,畅游其中,仿佛置身世外桃源。连空气中都透着别样的清香的小山村,依靠乡村游和季节性樱桃、苹果等农作物采摘吸引了大批游客。

  “每逢周末和小长假,我的‘农家乐’山庄30个大厅和16个雅间天天爆满!”经营承包了山下“农家乐”大餐厅的老板黄大兴说。

  “以前道路不通,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自产自销,剩下的运输不出去就烂掉浪费了。现在,有了大型果品气调库,各地经销商慕名而来,果农的高品质苹果和樱桃等农产品不出家门就能卖个好价钱。”54岁的国路夼村副书记常国才乐呵呵地说。

  2018年,国路夼村农经总收入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万元。

  经过40年的跨越式发展,栖霞这个以前名不见经传的“穷山沟”已经被勤劳的国路夼村人打造成青山绿水环境美、民富人和风气正的生态文明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胶东屋脊小“明珠”。

  “从1978年架起了第一条崭新的电力线路到1998年农网升级改造,再到2018年农村电气化升级改造,这么多年,电力给了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常建富说。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关于“电力费控”对用户们的答

2018-05-07

热点排行
  • · 95598业务首次实现跨省集中运营 优化服务资源配置,打造“两全三化”供电服务平台
  • · 兴安供电公司稽查监控中心投入运营 提高营销业务管控
  • · 河北省电力公司46个上划县完成“大营销”系统割接
  • · 国网公司第一批单位运营监测(控)中心建成投运 可在线开展“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监测
  • · 解读国网公司全方位国际化发展道路
  • · 山西省电力公司试点推行农村无现金交费
  • · 江苏广电“云媒体”电视电力营业厅项目成功通过验收
  • · 厦门电业局营销移动作业终端上线
  • · 蒙东电力公司95598业务全面实现省级集约 电话人工接听率提升20个百分点
  • · 吉林省电力公司推进变革创新 提升新模式运营效率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