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营销服务 > 正文

峰山村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8-09-17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峰山村,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大运河畔,曾是苏北战役主战场。经历改革开放40年,峰山革命老区用电发生巨大变化,村民富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告别煤油灯

  峰山村地处丘陵山区,有6个村民小组,有615户2600多口人。40年前,峰山村家家户户全靠土里刨食,面朝黄土背朝天,油灯昏昏伴夜眠,一年的收成,不够维持温饱。

  “现在,做饭用电饭煲,骑的是电动车,家里洗衣机、空调全部是电气化。要说40年前,吃粮用石磨推,烧饭用树枝、野草。用煤油点灯,买不起玻璃罩灯,就用玻璃瓶装油,用棉线拧成灯芯放在瓶里,日子过得真可怜。”9月10日,说起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峰山村3组村民朱四德颇有感慨。他一边说,一边从一个旧木箱子里找出当年点煤油灯的小瓶,上面全是黑漆漆的油烟。他保留这个“纪念品”,是为了教育子孙不忘过去苦日子。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宿迁电力发展逐年加快。

  1980年,峰山村新上一台80千伏安变压器,200多户村民开始用上照明电。“那时,家里虽然通了电,但因为贫穷,交不起电费,买不起大灯泡,电压低,点的小灯泡还没有蜡烛亮,三天两头停电。有的人家干脆把电线扯掉,不用电了,还点煤油灯。”朱四德连声叹息道。

  到1993年,宿迁电网已拥有1座22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站、9座35千伏变电站。

  为了尽快改变农村用电的落后状况,1998年,新成立不久的宿迁市供电局先后投入资金9.73亿元,大面积改造升级农村电网,峰山老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曾参加第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的晓电供电所老电工王建设说:“当时,施工难度可大了,因为是丘陵山地,施工机械开不进来,下雨天,全是烂泥,电工只能肩扛人拉,肩膀都被导线磨出了血泡。脚若蹬不住‘噗嗵’一声就倒在烂泥里,不少人的脚被石子戳破。可是再苦再累,没有一个人当逃兵。”

  经过两个多月的整改,峰山村新增5台100千伏安变压器,新架设10千伏高压线路3000米、0.4千伏低压线路5000米,并把原来35平方毫米线径的导线全部更换成线径50平方毫米的钢绞线,木头电杆也换成了8米高的水泥电杆。从此,峰山村实现了户户通电,彻底告别了点煤油灯的岁月。

  新一轮农网改造 用电更可靠

  1999年,第一期农网改造之后,宿迁市农村用电水平以及供电可靠性有了大幅提升。峰山村600多户村民,80%的人家有了电饭煲,30%的人家将黑白电视机换成了彩电,还有一些条件更好的人家分别添置了冰箱和洗衣机,买家用电器的村民越来越多,全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15%。整个宿迁市农村用电量也同比增长近12%。

  然而,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电网承载能力不足,普遍存在着供电半径大、导线线径细、变压器容量小等问题。风雨一来,倒杆断线、跳闸频繁,停电次数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2014年,俺家承包了8亩葡萄园。农历四月,正是葡萄开花的季节,不巧天气干旱,40天没下雨,全靠小电泵抽水浇灌,可是三天两头停电,没办法只好请人到离葡萄园一公里远的大渠里挑水,费力耗时。由于水跟不上,一亩地才收4000斤葡萄。葡萄个小,卖不上价钱,结果损失了5万元,白白忙了大半年。”朱四德惋惜地说。

  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用电需求,2015年,宿迁供电公司投资25亿元,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峰山村原先的6台变压器全部增容至200千伏安。此外,该公司又新增12台200千伏安变压器,并把过去截面50平方毫米的旧导线全部更换为120平方毫米的绝缘导线,水泥电杆全部加高到12米,供电半径由过去的500米缩短至200米以内,动力电全面进村入户,为峰山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有了焕然一新的电力设施,峰山村外出打工的500多名村民纷纷回乡创业,发展餐饮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种植业、养殖业等。

  2017年,朱四德在承包的8亩葡萄园里新装8台电泵抽水,电足土肥,葡萄长得又大又甜,一年收入达16万元。“现在电网改造好了,再不像以前那样,三天两头跳闸停电,多亏了供电企业。”朱四德乐呵呵笑道。

  致富路上电力足

  峰山村地处骆马湖,丰富的水力资源吸引外地客商前来投资。2016年,福建泉州企业主刘正忠来到峰山,投资一亿元,兴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利用优质湖水生态式圈养鲈鱼、螃蟹、龙虾等水产,养殖面积达5000余亩,目前已销往香港市场。提起供电服务,刘正忠赞不绝口:“供电企业专门为我们架设线路,确保水产品储藏冷库、电动增氧机、投料机可靠用电。发现故障时,打一个电话,供电员工随叫随到,服务真是好。”

  动力电实现全覆盖,拓宽了村民致富路。峰山村5组村民马克军,原来在外地打工6年,学了一手机械加工的技术。2016年,他听说村里电网改造,把动力电架到了家门口,就回家创业,办起了机械配件加工厂,2017年纯收入10万元。他的亲身感受是:“电器设备有故障时,无论是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一个电话打过去,供电所员工立即赶来修理。”

  近年来,峰山村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全村目前累计已兴建100亩火龙果基地、5个占地300亩的葡萄采摘园、500亩蔬菜大棚、30亩多肉植物园,开发渔塘养殖水面1600余亩。

  “1979年,峰山村户均年收入只有500元,2017年达到2.3万元,村集体收入400多万元。村民脱贫致富,首先得感谢供电公司给予的大力支持。”峰山村党支部书记葛凯感激地说。

  如今,宿迁电网已拥有500千伏变电站3座、220千伏变电站26座、110千伏变电站87座。形成了以500千伏为电源支撑、220千伏为骨干双环的坚强可靠智能电网。8月7日,宿迁电网最高负荷达到368.6万千瓦,突破历史极值,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关于“电力费控”对用户们的答

2018-05-07

热点排行
  • · 95598业务首次实现跨省集中运营 优化服务资源配置,打造“两全三化”供电服务平台
  • · 兴安供电公司稽查监控中心投入运营 提高营销业务管控
  • · 河北省电力公司46个上划县完成“大营销”系统割接
  • · 国网公司第一批单位运营监测(控)中心建成投运 可在线开展“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监测
  • · 解读国网公司全方位国际化发展道路
  • · 山西省电力公司试点推行农村无现金交费
  • · 江苏广电“云媒体”电视电力营业厅项目成功通过验收
  • · 厦门电业局营销移动作业终端上线
  • · 蒙东电力公司95598业务全面实现省级集约 电话人工接听率提升20个百分点
  • · 吉林省电力公司推进变革创新 提升新模式运营效率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