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供电“互联网+服务”开启智慧生活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段莹莹 报道 辽宁沈阳供电公司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手段,搭乘“互联网++”的快车,通过打造智慧电力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无缝隙管理”模式,最大限度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让电力企业与大客户之间建立起“点对点”的服务关系,使服务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互联网+超前服务
“嘟嘟!”微信响了。沈阳市公主屯镇河屯村付养鸡大户付彪掏出了手机查看了一下,立即跨上了电动自行车。“先不聊了,俺得赶快回家去,一会供电公司来俺家的养鸡场给俺们检查设备……” 6月25日,老付收到沈阳供电公司的微信提醒后,赶忙往家里赶去。这是该公司正在利用互联网+为农村养殖户提供迎峰度夏供电服务的一个画面。
经过10余年的摸爬滚打,老付的养鸡场已经初具规模。“养鸡场不管是通风换气、取暖采光、鸡蛋捡拾、处理鸡粪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电。没有电,养鸡场永远是个小作坊。”他对记者介绍到。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老付是去年第一次触电“互联网”,也成了“用电微服务群”中受益第一人。起初50岁的他不懂什么叫微信,只好让儿子当老师,并将老年手机更换成了一部智能手机。自从成为供电企业为该地区农村养殖户建立的用电微服务群中的一员,这部智能手机就真正派上了用场。
入夏以来,从讲解安全用电知识、高温期间用电注意事项,到合理优化用电方案,还时常提供现场应急处理以及义务上门检修服务、业务咨询等都一呼百应。
此外,该公司还利用互联网+为农村养殖户提供用电免费培训服务,提供最新的电力政策动态等信息,实现了动态跟踪服务。
互联网+缴费便捷
“以后缴费再不用跑到营业厅了!”家住和平区的张大爷在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开心地说。在这之前,78岁的张大爷都是走着到营业厅缴费,由于年事已高,每次都是下了很大决心才走出家门。今年春节后,沈阳供电公司服务人员走进生活小区,现场教老人如何使用微信缴费。
微信时代的电力服务,不仅仅只缴纳电费,还能向客户提供电费账单查询、户号反查、缴费记录查询、停电信息公告查询、档案信息修改、用户业务进度查询等服务。客户可以通过下载并登陆“掌上电力”APP,通过虚拟场景与实用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电力服务,办理用电业务。
与互联网+服务“掌上电力”APP结缘的于洪区宁官小区的方文婷在供电公司微博中发布自家电表老跳闸的信息后,没到10分钟,供电人员主动与他联系,详细了解情况,随后主动上门帮助他解决了用电问题。除了这些功能之外,最重要的是,该公司利用微信这一开放平台,迎合了客户渴望了解多种用电信息的需求,并通过互动交流增强了客户的体验,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活动开展期间,沈阳公司通过微信平台,微信朋友圈、营业厅内及抄催人员的现场宣传,客户注册“掌上电力”手机APP共129505户,绑定户数85963户。
互联网+电力营销
“假如以后我们的父母走进无人化智能营业厅,再也不受时间和服务形式的约束,通过智能双向互动服务平台和智能机器人管家服务,就可以实现与电力企业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双向互动,那该有多美好啊!”
7月1日,记者走进该公司潘永超劳模工作室,工作室的成员正在为最新发布的基于P2C的电力营销服务拓展研究进行热烈的讨论。
随着“互联网+”时代和经济新常态来临,该公司不仅仅依靠售电量的高速增长创效模式,而是创新经营管理方式,通过移动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创新探索建立P2C的互联服务平台。据工作室的同志介绍,该服务平台通过与全新的分布式智能服务终端和为用户服务的全智能化电表的对接,发布业务调控APP软件和智能化现场服务装备,与分布式电源、能源互联网、电力大数据、云计算中心、智能家居结合,构建全方位的电力营销服务新格局。同时,该创新项目建立了将分布式发电、无人化自助营业厅、大容量储能、充电汽车桩、电力宣传服务等集于一体的全新的分布式智能服务终端,成为从供电营业厅到用户之间的服务枢纽。
自助式的服务跨越距离的屏障,在满足电力客户需求的同时充分节省了对人员的依赖,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