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重庆电力打造社区居民沟通平台增进客户认同
2013-07-15 15:48:49 来源: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A-
A+
电力18讯:
日前,国网重庆电力创新利益相关方沟通管理,打造“心电相印空间”社区共建站。共建站开放以来,接待居民2000余人次,办理银行代扣业务1300余户,所在社区电力施工、抢修现场阻工现象消失,催费率下降50%以上,充分体现了居民对公司和电网发展的理解和认同。
国网重庆电力将“心电相印空间”社区共建站作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交流平台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有效载体,传播“国家电网”品牌价值,增进居民客户对企业的了解和认同,搭建企业与社会的连心桥,提升“国家电网”品牌美誉度。
一是制定布点规划。以推进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为契机,选取国网重庆长寿供电公司为试点,通过搭建沟通平台讲述“国网故事”、传递“国网声音”,探索与社会各界的沟通管理。选择长寿区内因拆迁安置导致电费拖欠、阻扰施工等历史遗留问题较严重的江南街道南滨路社区和城乡结合地段新开发区内居民户数最多的渡舟街道胜天社区,服务1.1万余户居民,打造“心电相印空间”社区共建站示范点,并逐步复制推广到园区、校区、农村等沟通管理领域。
二是打造功能区域。通过调研走访充分了解社区居民的期望和诉求,并在共建站着力打造四大功能区域予以积极回应。在品牌传播区,将国家电网价值理念、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员工服务“十个不准”等以图板形式上墙,接受群众监督;设置书刊阅读角,配备文化书籍和电力相关读物,满足居民阅读需求。在“爱如电”视听互动区,配置多媒体设备,可动手点播《爱如电》歌曲、阅读安全宣传漫画、观看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宣传片,充分感知国家电网企业形象。在“红岩”抢修服务体验区,配以工作服、安全帽和抢修工具等实物,模拟再现抢修场景,直观感受国家电网员工的艰辛付出,拉近居民与电力工人的情感距离。在“你用电、我用心”便民服务区,开设电力服务热线95598专栏、安装电费自助缴费终端、设置意见建议留言簿、提供业扩报装申请服务,让社区居民办理用电业务更加省心、便捷。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确定共建原则,由社区负责共建站日常维护,供电企业设置社区客户经理和兼职志愿者提供用电咨询、业务办理等服务。开展常态沟通,开设官方微博,实时发布停电、检修信息;以共建站为平台,开展“爱心电力进万家”系列主题传播,就安全用电、优质服务、业务办理、节能减排等议题增进与居民沟通交流。加强监督反馈,招聘15名行风监督员,定期参加“电力开放日”,组织“企业-居民对话”,听取居民对供电服务等工作的意见及建议,不断提升优质服务能力和水平。
日前,国网重庆电力创新利益相关方沟通管理,打造“心电相印空间”社区共建站。共建站开放以来,接待居民2000余人次,办理银行代扣业务1300余户,所在社区电力施工、抢修现场阻工现象消失,催费率下降50%以上,充分体现了居民对公司和电网发展的理解和认同。
国网重庆电力将“心电相印空间”社区共建站作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交流平台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有效载体,传播“国家电网”品牌价值,增进居民客户对企业的了解和认同,搭建企业与社会的连心桥,提升“国家电网”品牌美誉度。
一是制定布点规划。以推进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为契机,选取国网重庆长寿供电公司为试点,通过搭建沟通平台讲述“国网故事”、传递“国网声音”,探索与社会各界的沟通管理。选择长寿区内因拆迁安置导致电费拖欠、阻扰施工等历史遗留问题较严重的江南街道南滨路社区和城乡结合地段新开发区内居民户数最多的渡舟街道胜天社区,服务1.1万余户居民,打造“心电相印空间”社区共建站示范点,并逐步复制推广到园区、校区、农村等沟通管理领域。
二是打造功能区域。通过调研走访充分了解社区居民的期望和诉求,并在共建站着力打造四大功能区域予以积极回应。在品牌传播区,将国家电网价值理念、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员工服务“十个不准”等以图板形式上墙,接受群众监督;设置书刊阅读角,配备文化书籍和电力相关读物,满足居民阅读需求。在“爱如电”视听互动区,配置多媒体设备,可动手点播《爱如电》歌曲、阅读安全宣传漫画、观看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宣传片,充分感知国家电网企业形象。在“红岩”抢修服务体验区,配以工作服、安全帽和抢修工具等实物,模拟再现抢修场景,直观感受国家电网员工的艰辛付出,拉近居民与电力工人的情感距离。在“你用电、我用心”便民服务区,开设电力服务热线95598专栏、安装电费自助缴费终端、设置意见建议留言簿、提供业扩报装申请服务,让社区居民办理用电业务更加省心、便捷。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确定共建原则,由社区负责共建站日常维护,供电企业设置社区客户经理和兼职志愿者提供用电咨询、业务办理等服务。开展常态沟通,开设官方微博,实时发布停电、检修信息;以共建站为平台,开展“爱心电力进万家”系列主题传播,就安全用电、优质服务、业务办理、节能减排等议题增进与居民沟通交流。加强监督反馈,招聘15名行风监督员,定期参加“电力开放日”,组织“企业-居民对话”,听取居民对供电服务等工作的意见及建议,不断提升优质服务能力和水平。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