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协作 更优质服务――济宁供电公司运用营销GIS一体化服务平台侧记
2013-06-17 08:10:29 来源:李军 王海燕
A-
A+
电力18讯: 6月3日,山东济宁供电公司市场服务室大客户经理李淑敏登录营销GIS一体化平台,搜索出友谊丰采印刷公司500米范围内的5个电源点。这家企业前两天刚递交了高压新装用电申请。经过分析比较,李淑敏很快确定了供电方案。这要比以前去现场勘查后再确定供电方案至少节省一天的时间。
营销GIS一体化平台依托营销自动化系统,集成融合生产、调度等系统数据信息和业务流程,实现了营配高效协同,为故障抢修、业扩报装等业务提供了信息化支撑。济宁供电公司总经理钱庆林说:“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在支撑业务集约化管理的同时,让营销服务更协同、规范、高效,让客户用电更舒心、放心。”
实时监测 工作效率提升
每天一上班,稽查监控大厅的刁琳琳就通过营销GIS一体化服务平台对全市15个营销网点的情况进行监测,对业务量过大的营业厅及时进行客户疏导,为服务能力较弱的营业厅及时增加人员或设备。每天,她还要在线巡检全市167台自助交费终端,一旦哪台设备出现卡纸等异常现象,她就要下派稽查工单,督导及时消缺。刁琳琳说,以前这些工作都要进行现场巡视,现在的效率可以说提高了几十倍。
管理人员借助平台还可以对抢修关键指标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测,同时可对超时工单进行督办。5月14日,银都小区的张先生打95598报修,说家中停电了。供电服务人员登录平台,输入客户编号后自动定位故障位置,随即调度距离最近的抢修车辆及人员赶赴现场。工作人员还可通过平台与现场人员联动,实时掌握抢修情况,统一指挥调配,并通过短信综合服务平台将抢修信息分别发送给客户和95598值班人员。10分钟后,张先生家的灯又亮了。
据了解,在营销GIS一体化服务平台的辅助作用下,济宁城区报修平均恢复送电时间缩短了1.5个小时。
电子勘察 业扩大提速
营销GIS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了业扩报装全过程与生产PMS等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业务互动衔接,建立了业扩报装与生产专业交互流程,能够科学、迅速、准确地确定最佳接入电源点,以及每一个接入点可接入的负荷信息,为供电方案制定提供辅助支持。业扩人员足不出户就能通过业扩报装辅助设计模块,进行“电子化现场勘察”。“这个系统对我们帮助太大了,原来都要查图纸资料,现在只需点击鼠标,线路、台区接带负荷信息一目了然。”济宁供电公司业扩专工苏雯婧深有感触地说。
5月20日,济宁供电公司受理了山东新德蓝房地产有限公司高压新装用电申请。李淑敏通过系统搜索出该公司500米范围内的6个电源点、名称、已接入户数、容量以及剩余可接入负荷等信息。经过分析比较,吴泰II线离报装点位置最近,42号杆可以提供电源接入点,直线距离仅有18米。随后,通过GIS地图可以初步确定客户进线方案,根据地图道路及建筑物情况,系统自动生成最优供电方案。
闭环管控 管理更精细
营销GIS一体化服务平台的线损精细化模块,能够根据生产部门电网设备变更情况,动态调整线损计算模型,通过对联手线路安装双向计量表计,实现对配电线路、台区损耗的精确分析和闭环管控。
6月1日,10千伏配电线路龙行线为线损率4.93%,接带5个低压台区,居民客户1604户、低压非居民客户116户、高压客户3户。点击线损率,可以看出线路上是否存在抄表异常点,其中有2个台区线损较大,这便于下一步分析。
平台的常态运行,不仅为配电设备健康运行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强化了营配协同工作模式,提升了营销服务水平。5月7日,济宁供电公司营销监控人员对供电质量进行监测分析,发现南开闭所台区负载率为108.75%,公用变压器处于过载运行状态,存在安全风险。监控人员随即向配电运检室派发工作协同单,营销、生产人员共同到现场进行核实分析,通过调整分流的方式,避免了变压器超载运行。
济宁供电公司党委书记李作兵告诉我们,营销GIS一体化服务平台已经实现了营销与生产等专业的信息共享和横向高效协同。下一步,该公司将积极拓展其应用功能,不断提高实用化水平,努力推动跨专业协同运作,实现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营销GIS一体化平台依托营销自动化系统,集成融合生产、调度等系统数据信息和业务流程,实现了营配高效协同,为故障抢修、业扩报装等业务提供了信息化支撑。济宁供电公司总经理钱庆林说:“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在支撑业务集约化管理的同时,让营销服务更协同、规范、高效,让客户用电更舒心、放心。”
实时监测 工作效率提升
每天一上班,稽查监控大厅的刁琳琳就通过营销GIS一体化服务平台对全市15个营销网点的情况进行监测,对业务量过大的营业厅及时进行客户疏导,为服务能力较弱的营业厅及时增加人员或设备。每天,她还要在线巡检全市167台自助交费终端,一旦哪台设备出现卡纸等异常现象,她就要下派稽查工单,督导及时消缺。刁琳琳说,以前这些工作都要进行现场巡视,现在的效率可以说提高了几十倍。
管理人员借助平台还可以对抢修关键指标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测,同时可对超时工单进行督办。5月14日,银都小区的张先生打95598报修,说家中停电了。供电服务人员登录平台,输入客户编号后自动定位故障位置,随即调度距离最近的抢修车辆及人员赶赴现场。工作人员还可通过平台与现场人员联动,实时掌握抢修情况,统一指挥调配,并通过短信综合服务平台将抢修信息分别发送给客户和95598值班人员。10分钟后,张先生家的灯又亮了。
据了解,在营销GIS一体化服务平台的辅助作用下,济宁城区报修平均恢复送电时间缩短了1.5个小时。
电子勘察 业扩大提速
营销GIS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了业扩报装全过程与生产PMS等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业务互动衔接,建立了业扩报装与生产专业交互流程,能够科学、迅速、准确地确定最佳接入电源点,以及每一个接入点可接入的负荷信息,为供电方案制定提供辅助支持。业扩人员足不出户就能通过业扩报装辅助设计模块,进行“电子化现场勘察”。“这个系统对我们帮助太大了,原来都要查图纸资料,现在只需点击鼠标,线路、台区接带负荷信息一目了然。”济宁供电公司业扩专工苏雯婧深有感触地说。
5月20日,济宁供电公司受理了山东新德蓝房地产有限公司高压新装用电申请。李淑敏通过系统搜索出该公司500米范围内的6个电源点、名称、已接入户数、容量以及剩余可接入负荷等信息。经过分析比较,吴泰II线离报装点位置最近,42号杆可以提供电源接入点,直线距离仅有18米。随后,通过GIS地图可以初步确定客户进线方案,根据地图道路及建筑物情况,系统自动生成最优供电方案。
闭环管控 管理更精细
营销GIS一体化服务平台的线损精细化模块,能够根据生产部门电网设备变更情况,动态调整线损计算模型,通过对联手线路安装双向计量表计,实现对配电线路、台区损耗的精确分析和闭环管控。
6月1日,10千伏配电线路龙行线为线损率4.93%,接带5个低压台区,居民客户1604户、低压非居民客户116户、高压客户3户。点击线损率,可以看出线路上是否存在抄表异常点,其中有2个台区线损较大,这便于下一步分析。
平台的常态运行,不仅为配电设备健康运行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强化了营配协同工作模式,提升了营销服务水平。5月7日,济宁供电公司营销监控人员对供电质量进行监测分析,发现南开闭所台区负载率为108.75%,公用变压器处于过载运行状态,存在安全风险。监控人员随即向配电运检室派发工作协同单,营销、生产人员共同到现场进行核实分析,通过调整分流的方式,避免了变压器超载运行。
济宁供电公司党委书记李作兵告诉我们,营销GIS一体化服务平台已经实现了营销与生产等专业的信息共享和横向高效协同。下一步,该公司将积极拓展其应用功能,不断提高实用化水平,努力推动跨专业协同运作,实现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