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优化辅助决策分析系统在皖推广应用
2013-05-17 17:08:26 来源:张征凯 吴锦燕 徐尧
A-
A+
电力18讯: 5月14日,安徽滁州供电公司运检部专责曹江打开办公电脑,登录配网优化辅助决策分析系统,将滁州精华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的报装容量输入业扩方案辅助决策模块,选定担子187线主干049号杆作为客户电源接入点,分析系统迅速生成一份业扩报装校核报告,显示方案通过系统校核,具备供电可行性。
“自从建设了配网优化辅助决策分析系统,业扩方案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将数据输入系统,不到一分钟就能了解到客户接入点的电网现状和校核结果,这在以往是无法想象的。”曹江感慨地说。
此前,城市配电网业扩报装接入方案基本靠人工制定,受人员水平和技术条件所限,无法充分分析电网现状,制定的接入方案缺乏系统性,易造成供电线路过长、装接容量过大、运行时出现重过载和“卡脖子”等问题,使供电质量难以保证,供电可靠性受到严重影响。
为转变配网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式,2011年4月,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提出建设配网优化辅助决策分析系统。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组织专业技术力量,以建设坚强配网为目标,深入生产一线调研需求,采用信息技术、最优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整合现有生产信息化系统资源,于2011年12月完成了系统Ⅰ期的开发,并成功在六安、池州两个市级供电公司上线试运行。
据介绍,该系统以生产管理PMS系统深化应用为基础,融合调度自动化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MIS系统等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将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技术标准和相关管理要求细化分解成电网统计、分析和评价的指标,同时具备网架分析评估、业扩报装辅助决策、网架优化管理三大功能。这些功能贴近安徽电网的生产实际,不仅可以有效分析城市配电网现状,找出电网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还能对客户业扩接入方案和配电网优化技改工程方案进行校核分析。目前,该系统Ⅰ期已在安徽全省16家地市公司全面推广。
国网安徽电力要求,客户业扩接入等方案不通过系统校核,一律不允许实施,坚决杜绝负荷接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目前,全省各地市公司利用该系统开展业扩工程校核1122次、技改工程校核565次、负荷转移分析502次。据统计,2012年安徽电网城市配电网线路N-1比例提高1.01%,迎峰度冬期间重过载线路条数下降35%,网架结构合理性、负荷均衡性得到有效提升。
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期建设、逐层推进”的原则,安徽省电科院今年1月完成了配网优化辅助决策分析系统Ⅱ期的研发,并开始逐步推广。
“自从建设了配网优化辅助决策分析系统,业扩方案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将数据输入系统,不到一分钟就能了解到客户接入点的电网现状和校核结果,这在以往是无法想象的。”曹江感慨地说。
此前,城市配电网业扩报装接入方案基本靠人工制定,受人员水平和技术条件所限,无法充分分析电网现状,制定的接入方案缺乏系统性,易造成供电线路过长、装接容量过大、运行时出现重过载和“卡脖子”等问题,使供电质量难以保证,供电可靠性受到严重影响。
为转变配网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式,2011年4月,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提出建设配网优化辅助决策分析系统。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组织专业技术力量,以建设坚强配网为目标,深入生产一线调研需求,采用信息技术、最优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整合现有生产信息化系统资源,于2011年12月完成了系统Ⅰ期的开发,并成功在六安、池州两个市级供电公司上线试运行。
据介绍,该系统以生产管理PMS系统深化应用为基础,融合调度自动化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MIS系统等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将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技术标准和相关管理要求细化分解成电网统计、分析和评价的指标,同时具备网架分析评估、业扩报装辅助决策、网架优化管理三大功能。这些功能贴近安徽电网的生产实际,不仅可以有效分析城市配电网现状,找出电网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还能对客户业扩接入方案和配电网优化技改工程方案进行校核分析。目前,该系统Ⅰ期已在安徽全省16家地市公司全面推广。
国网安徽电力要求,客户业扩接入等方案不通过系统校核,一律不允许实施,坚决杜绝负荷接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目前,全省各地市公司利用该系统开展业扩工程校核1122次、技改工程校核565次、负荷转移分析502次。据统计,2012年安徽电网城市配电网线路N-1比例提高1.01%,迎峰度冬期间重过载线路条数下降35%,网架结构合理性、负荷均衡性得到有效提升。
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期建设、逐层推进”的原则,安徽省电科院今年1月完成了配网优化辅助决策分析系统Ⅱ期的研发,并开始逐步推广。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