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添动力 精益管理增效益――武威供电公司构建“大营销”体系侧记
2013-01-14 14:01:02 来源:谢永梅
A-
A+
电力18讯: “在全市保障房小区用电申请时,供电员工跟踪服务,及时供电,我们非常满意。”“今年以来,几乎没遇到过停电,供电企业故障抢修可及时了。”在甘肃武威供电公司召开的2012年新闻媒体恳谈会暨行风评议座谈会上,社会各界的客户代表对该公司的供电服务给予了高度赞赏和肯定。这些肯定反映出武威供电公司实施“大营销”体系建设所带来的变化。
武威供电公司在深入推进“大营销”体系建设过程中,打造了一支高效的营销团队,夯实了“大营销”体系建设基础,全面提升了该公司精益化管理水平。
“日新”培训强化基础
实现“八精”提升管理
6月3日9时,武威供电公司营销自动化系统割接顺利完成,标志着“大营销”体系建设工作正式进入磨合改进阶段。业务界面和组织机构的一系列调整,对营销基础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该公司将提升全员业务素质作为“大营销”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依托,在全体营销人员中开展“日新”培训,解决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精通的问题,培养复合型人才。
武威供电公司积极丰富“日新”培训的方式和内容,提出了建立一套试题库、打造一个实训室、开展一堂培训课、每日一道短信题、每日一考评、每月一竞赛的“六个一”立体综合培训思路。该公司每周还开展文明行为规范和现场工作的巡视检查工作,让制度、规范和要求“走”下书本,“走”进营业厅,“走”进工作现场,在“赛中练、赛中比、赛中学”,调动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大营销”体系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2011年12月2日,甘肃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现场会在武威召开,武威供电公司成为甘肃省第一家实现采集系统建设“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单位。针对“大营销”体系建设中涉及面广、牵动业务多的新问题,该公司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平台,在营销业务操作规范及流程创新上下功夫,提出了“八精一提升”的精益管理目标并付诸实践。“八精”即,日监控分析指标,实现采集运维精益化;负荷发展与电网发展相结合,实现报装业务精益化;实时监测重点客户,实现用电检查精益化;规范远程抄表流程,实现抄表工作精益化;加强电费预警管理,实现核算账务精益化;实时监控配网公变参数,实现配网运行精益化;对比分析实时数据,实现稽查工作精益化;及时方便查阅信息,实现95598服务调度精益化。
武威供电公司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实时统计分析功能,成功查处1起某工业企业的违约用电行为,挽回经济损失31万元。采集系统的深度应用使得营销管理阵地前移,超前预控各类风险,各项营销专业指标得到了快速提升。
“柔性”团队破解难题
“三联”机制提升效益
为确保各项营销工作无缝衔接,武威供电公司打破专业壁垒,对需要跨专业、跨部门协作完成的工作,实行以“柔性”团队为依托的服务协同机制。所谓“柔性”团队,是指与动态竞争条件相适应的、具有不断适应环境和自我调整能力的团队。
武威供电公司将“柔性”团队的功能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升级,搭建起“营销稽查和用电检查”和“高压业扩报装”两个“柔性”团队。营销稽查人员和用电检查人员联合作业,共发现8户居民客户存在违约用电行为,追回经济损失近10万元。在10千伏及以上客户的报装中,由该公司市场部牵头,发策、运维、调度、配电和计量等成员单位组建的“柔性”团队,掀起了一场报装“接力赛”,使报装时限明显压缩。今年6至8月,共完成39户报装,平均接电时间41.38天,与同期相比下降41.1%。
“柔性”团队的建立使营销各专业之间能够更好地合作,营销人员跨出各自熟悉的工作范围或领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武威供电公司“大营销”体系深入推进中的难题。
武威供电公司“三联一单”机制则充分发挥了“五大”体系之间横向联系的枢纽作用,实现了“五大”体系无缝衔接。“三联”即,建立“大营销”与“大检修”联动机制,在客户工程竣工验收投运、高危及重要客户隐患排查和线路及设备故障抢修时联动。武威供电公司建立“大营销”与“大规划”联动机制,在城市区域负荷增加、变电所增容改造和输配电线路新建改造时联动;建立“大营销”与“大运行”联动机制,在专线客户暂停与恢复、计量装置异常和线损波动时联动,确保效益不受侵犯。
7月3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侵袭武威,武威市城北集中供热站专用线路倒杆断线导致厂区停电。接到客户求助后,该公司迅速成立由营销、检修专业相关部门组成的紧急抢修组,成功排除故障。
“一单”是指工作任务联合签单制度。武威供电公司将所有需要联动的工作通过书面填制工作任务联合签单的形式,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按照规定的节点时限确保完成。在这些措施的激励下,该公司上半年同业对标中,城市客户供电可靠率、城市综合电压合格率、当年电费回收率和故障报修到达现场时间兑现率等指标均处于甘肃省电力公司A段。
武威供电公司紧紧抓住“大营销”体系建设的机遇,激发全体营销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命感,打造了一支业务、管理能力双过硬的高效团队,使该公司营销能力、服务水平、社会评价提升到了新高度。
武威供电公司在深入推进“大营销”体系建设过程中,打造了一支高效的营销团队,夯实了“大营销”体系建设基础,全面提升了该公司精益化管理水平。
“日新”培训强化基础
实现“八精”提升管理
6月3日9时,武威供电公司营销自动化系统割接顺利完成,标志着“大营销”体系建设工作正式进入磨合改进阶段。业务界面和组织机构的一系列调整,对营销基础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该公司将提升全员业务素质作为“大营销”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依托,在全体营销人员中开展“日新”培训,解决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精通的问题,培养复合型人才。
武威供电公司积极丰富“日新”培训的方式和内容,提出了建立一套试题库、打造一个实训室、开展一堂培训课、每日一道短信题、每日一考评、每月一竞赛的“六个一”立体综合培训思路。该公司每周还开展文明行为规范和现场工作的巡视检查工作,让制度、规范和要求“走”下书本,“走”进营业厅,“走”进工作现场,在“赛中练、赛中比、赛中学”,调动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大营销”体系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2011年12月2日,甘肃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现场会在武威召开,武威供电公司成为甘肃省第一家实现采集系统建设“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单位。针对“大营销”体系建设中涉及面广、牵动业务多的新问题,该公司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平台,在营销业务操作规范及流程创新上下功夫,提出了“八精一提升”的精益管理目标并付诸实践。“八精”即,日监控分析指标,实现采集运维精益化;负荷发展与电网发展相结合,实现报装业务精益化;实时监测重点客户,实现用电检查精益化;规范远程抄表流程,实现抄表工作精益化;加强电费预警管理,实现核算账务精益化;实时监控配网公变参数,实现配网运行精益化;对比分析实时数据,实现稽查工作精益化;及时方便查阅信息,实现95598服务调度精益化。
武威供电公司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实时统计分析功能,成功查处1起某工业企业的违约用电行为,挽回经济损失31万元。采集系统的深度应用使得营销管理阵地前移,超前预控各类风险,各项营销专业指标得到了快速提升。
“柔性”团队破解难题
“三联”机制提升效益
为确保各项营销工作无缝衔接,武威供电公司打破专业壁垒,对需要跨专业、跨部门协作完成的工作,实行以“柔性”团队为依托的服务协同机制。所谓“柔性”团队,是指与动态竞争条件相适应的、具有不断适应环境和自我调整能力的团队。
武威供电公司将“柔性”团队的功能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升级,搭建起“营销稽查和用电检查”和“高压业扩报装”两个“柔性”团队。营销稽查人员和用电检查人员联合作业,共发现8户居民客户存在违约用电行为,追回经济损失近10万元。在10千伏及以上客户的报装中,由该公司市场部牵头,发策、运维、调度、配电和计量等成员单位组建的“柔性”团队,掀起了一场报装“接力赛”,使报装时限明显压缩。今年6至8月,共完成39户报装,平均接电时间41.38天,与同期相比下降41.1%。
“柔性”团队的建立使营销各专业之间能够更好地合作,营销人员跨出各自熟悉的工作范围或领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武威供电公司“大营销”体系深入推进中的难题。
武威供电公司“三联一单”机制则充分发挥了“五大”体系之间横向联系的枢纽作用,实现了“五大”体系无缝衔接。“三联”即,建立“大营销”与“大检修”联动机制,在客户工程竣工验收投运、高危及重要客户隐患排查和线路及设备故障抢修时联动。武威供电公司建立“大营销”与“大规划”联动机制,在城市区域负荷增加、变电所增容改造和输配电线路新建改造时联动;建立“大营销”与“大运行”联动机制,在专线客户暂停与恢复、计量装置异常和线损波动时联动,确保效益不受侵犯。
7月3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侵袭武威,武威市城北集中供热站专用线路倒杆断线导致厂区停电。接到客户求助后,该公司迅速成立由营销、检修专业相关部门组成的紧急抢修组,成功排除故障。
“一单”是指工作任务联合签单制度。武威供电公司将所有需要联动的工作通过书面填制工作任务联合签单的形式,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按照规定的节点时限确保完成。在这些措施的激励下,该公司上半年同业对标中,城市客户供电可靠率、城市综合电压合格率、当年电费回收率和故障报修到达现场时间兑现率等指标均处于甘肃省电力公司A段。
武威供电公司紧紧抓住“大营销”体系建设的机遇,激发全体营销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命感,打造了一支业务、管理能力双过硬的高效团队,使该公司营销能力、服务水平、社会评价提升到了新高度。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