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供电加快农网建设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冰如 牟雯雯 报道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四川省眉山市党委政府大力培育“三农”发展新动能,努力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眉山供电公司积极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加快农网建设步伐,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坚强的供电保障。
“这下好了,抽水用电的问题一解决,接下来我就准备栽种果苗了。”12月18日,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大化镇正义村返乡民工王刚望着自己承包的山坡上刚架设完毕的一条崭新的动力电线路说。
“仁寿县大化镇正义村共有4300余人,正义村目前集体项目有30余个,2016年村集体收入两万余元,人均收入7500余元,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逐步推进,不少出外打工的村民都踏上了返乡创业的路。这都离不开供电企业的大力支持。”大化镇正义村党支部书记周益金说。
今年42岁的王刚是土生土长的大化镇正义村人,1990年踏上了开往云南的列车,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经过20余载的打拼,王刚通过做工程已小有成绩。随着家乡农业现代化建设越来越好,在外漂泊的王刚想回乡创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只是苦于一直没有合适的项目和机遇。
去年,天府大道仁寿大化段建设,王刚看中了该段右边的一片山地,认为这里适合种植果树和发展农家乐。于是,他果断回到家乡,按照当地土地流转承包的相关规定,把100余户村民的300余亩山地承包了下来,利用便利的交通和适宜的自然条件,计划种植优质柑橘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产业,并开办农家乐。
除杂草、平地块、修道路、建水池、砌水沟……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土地承包很快顺利地落实了,王刚开始对山地进行治理。种树、办农家乐离不开水,山上没有水,只能用电力提灌从200余米的山下一水塘里把水提上山坡,以解决种植果树和以后开办农家乐的用水问题。眼看栽种树苗的时候就要到了,但山上水池里还没有蓄水。
抽水需要电,刚建的果园里没有现成的电源。于是,王刚向所在北郊供电所提出了用电要求。得到消息后,供电所立即将情况报告给了仁寿县供电公司。该公司特事特办,安排北郊供电所具体落实。现场查勘、挖基础、运材料、竖电杆、敷电缆……两天后,150余米电缆穿过茂密的风景树林敷设完毕,4基10米高水泥电杆在新开垦的半山坡上竖立了起来。
18日一大早,北郊供电所10余名员工带上工器具,分乘1辆载有金具、导线的工作车和4辆摩托车来到现场开始了线路架设工作。在现场,他们冒着寒风,有的安全监护,有的搬运材料,有的组装金具……架线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稳住,拉紧……”10时20分许,在工作负责人的统一指挥和杆上、杆下人员的努力下,第一根导线随着滑车的转动平稳地收了起来。接着,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导线也顺利地架设了起来。12时30分许,线路架设工作顺利完成。
“谢谢你们,等我的果子成熟了,一定请你们来品尝。”王刚高兴地对前来架设线路的供电所员工们说。
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电力。这些年,回村创业的人都有一个同感,只要用电有需求,供电公司都大力支持、贴心帮助。王刚的果园发展必将给土地流转村民带来实惠,村民不出家门就可以务工挣钱。
――大化镇正义村党支部书记 周益金
供电所员工随喊随到,像家人一样。没有他们,我家1亩多山坡地只能丢荒,现在每年能得到几百元的收入,很感谢他们!
――大化镇正义村村民 尹泽俊
供电所员工真的很辛苦!天凉了,他们在杆上一施工就是大半天,眼看村里的线一根根拉起来了,我们的树苗很快就能种上。没有他们,致富梦很难实现。
――大化镇正义村村民 曾云中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