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供电公司农网改造升级古村焕新颜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江丽霞 梁光斌 报道 “真没有想过,改造后的配网布局以及电压质量能有这么好的效果!你们看,村里的明清古建筑群,与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的变压器、电杆和电线完美融合,呈现在眼前的每一个画面,都焕发着新的景象与活力。”
9月25日上午,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支部书记戴钟屏专程来到供电所,对供电公司给予该村实施完成的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代表村民表达了诚挚感谢。他还说:“村里的电压高了、环境美了,对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的信心更足了!”
这位戴书记所在的大源村位于泰宁县西北部闽赣交界处,是历史人文景观的富集区,也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保存完整的古村落,现今仍保留着20余处明清古建筑,是闽西北客家建筑的典型代表。2010年年底,该村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认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近年来,当地政府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先后在大源村开发了笋、竹、菇、高山茶、稻田鱼等旅游特色农副产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用电需求大幅提高,而大源村变现有用户172户,老旧线路近1千米,低压供电半径485米,线损率8.39%,三相不平衡度32%,电网改造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由于该村宗祠和古民居年久失修,加之许多古建筑内无人居住,电力线路老旧不堪,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了解该情况后,该公司高度重视,与村两委多次沟通,专门就古建筑群内老旧线路的整改工作进行商议,拿出最优方案。同时根据该村发展规划及用电需求,及时将配网升级纳入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项目,要求相关部门安排技术骨干与村委会对接,现场勘查、设计,并严格遵照《大源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管理制度》及有关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同步对古建筑内的用电线路进行隐患整治。
为保护古村落的传统面貌,实现该村供电设施的优化升级,泰宁供电公司因地制宜,按照“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建设指导原则,共投入资金57万元,在该村新增了2台柱上变压器,容量分别为200 kVA、和400KVA ,并将原0.4 kV线路由架空裸导线升级为架空绝缘导线。针对原接户线布置混乱问题,考虑到该村建筑在质地、高度、路径等方面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分别选取了电缆接户线与布电线套管方式接户,清除了原有低压线路的“蜘蛛网”,统一了建设标准,提高了整体工艺水平。同时,按照《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要求,严格按照标准工艺施工,精心打造出标准化示范台区,采取街道同侧布置电能表箱方案,减少了表后线在路上的跨越,提升了建设成效。经改造后,该村电网结构和布局更趋合理,农户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大幅提高。
戴钟屏书记介绍说:“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通过开发当地特色农业和发展乡村旅游,村财及村民收入将大幅增加。据初步了解,已经有不少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准备回乡创业,从事乡村特色旅游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等,他们认为在家乡就可以挣个盆满钵满。”
大源村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是该县小城镇(中心村)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2016至2017年,泰宁公司小城镇(中心村)项目总投资1498万元,分解项目22个,并于本月全面完成了改造任务。现在,泰宁县杉城、朱口、上青、新桥、大龙等乡镇已纷纷建起了蔬菜、茶叶、油茶、食用菌、铁皮石斛等特色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并将逐步辐射和带动周边乡村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美丽乡村的画卷,在眼前一幅幅展开。
张媛媛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