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电网丨170亿:宿迁供电推进电网建设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张海军 报道 “多年来,宿迁供电公司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积极争当服务宿迁发展先行官,在电网建设、服务民生、助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市委市政府是充分肯定的,也是十分满意的。”12月20日,江苏宿迁市委书记魏国强对供电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宿迁是西楚霸王项羽故里。建市20年来,宿迁以“团结奋进、敢试敢闯、务实苦干、自立自强”的宿迁精神,加快建设“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湖滨生态城市,让宿迁迅速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中心城市之一。处在这片热土中的宿迁供电公司,以先行官的敏锐与责任感,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壮志和作为,率先融入宿迁发展大潮,为市民颂扬、被客商赞誉、受政府关注。
坚强电网 换档提速
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必须有坚强的电网支撑。
然而1996年12月29日建企之初,宿迁电网是有原淮阴市4个县级小电网组合而成,布局不合理,结构簿弱,设备老化,根本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区电网。
困难没有吓倒果敢、执着、坚毅的宿迁供电人,他们大力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坚持适度超前,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关键节点,集中主要精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协力抓好工程建设。1999年底―2002年6月,一场前所未有的电网改造攻坚战在宿迁大地打响。2001年9月,在工程建设高峰时,市县供电局600余人,分成4支施工队展开大会战,全面如期完成施工任务---新建、改造220千伏宿迁变、110千伏顺河变等9座变电所;市区12条6千伏供电线路结束长达30年用电历史,26条市区10千伏线路实现“手拉手”环网供电。一个个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留下了供电员工起早贪黑忙碌的身影,创造了宿迁电力建设骄人业绩。目前全市35千伏以上变电所总数、总容量、线路条数、总长分别是建市之初的2.80倍、2.34倍、14.95倍和3.54倍,分别增长了180%、134%、1395%和254%。
配电网是联系千家万户的“毛细血管”,直接面向用电客户,是保障电力“落得下、用得上”的关键环节。宿迁供电公司完善规划,优化结构,加大一流配电网建设力度,全面提升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十二五”以来,宿迁中低压配电网建设、改造投入强度逐年增加,“低电压”、“卡脖子”问题基本消除;市县城区配电线路绝缘化率和联络率分别达到97.66%、69.52%;配网线路百公里停运率由每年12.8次降至6.1次,2018年基本建成“一流电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撑。
针对宿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强劲态势和良好预期,“十三五”期间,宿迁市将投资约170亿元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新建3座500千伏变电站、新扩建220千伏变电站40座、新扩建110千伏变电站70座;新增220千伏变电容量636万千伏安、线路758公里,新增110千伏变电容量541.3万千伏安、线路1548千米。至2020年,宿迁地区110千伏及以上线路总长度、变电容量将超过5400千米、2600万千伏安,分别比“十二五”末期增长52.8%、96.8%。宿迁电网将建成以500千伏电网为核心支撑、220千伏电网双环供电,110千伏及以下电网简洁灵活,具有智能、互动、绿色、经济等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
电能高速公路,有效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为宿迁快速发展写下了辉煌篇章。2016年1-11月累计,宿迁全社会用电量、供电量、售电量、工业用电量分别是1996年的13.35倍、13.54倍、14.21倍、18.19倍,增长1235%、1254%、1321%、1719%,增速均位列全省第一,是全省唯一增速保持两位数的地市公司。
服务品质 精雕细琢
宿迁,是个绿色之城、绿海之都。正所谓“天蓝水碧新宿迁,抬眼望处尽葱茏”。面对绿色的呼唤,承载服务功能的宿迁供电公司,积极策应、呼应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和前沿阵地,履岗尽责,细处入手,把“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服务理念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用绿海一样的情怀演绎出真诚服务的“绿色承诺”。
宿迁供电公司视优质服务为生命线,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品质,常态开展“三县七区供电服务行”和大用户走访活动,打造“主动式”、“网格化”服务格局。开通用电服务“绿色通道”,推广运用大客户手机APP,深入实施“业扩直通车”工程,提供便捷高效“一站式”服务。以“亲商、安商、利商”的服务宗旨,全面实施主动服务、跟踪服务、一对一服务、“立即就办”服务和零时间、零距离服务,为客商打造电力绿色通道。以人为本、快捷周到的人性化服务,给全市招商引资带来了不竭动力:恒力工业园、长江润发、可成可技、格力大松等实力雄厚的企业纷纷进驻……
伴随着一个更加开明、开放的宿迁渐行渐强,宿迁供电公司服务的足音也步步铿锵!自2001年启动“心桥”行动以来,宿迁供电公司已连续16年开展年度优质服务主题活动。梳理每一年的活动主题,每项活动都与时俱进,适应新常态,关注社会,契合民生,一步步把供电服务推向了更好、更高的境界,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人企双赢”的人本文化,“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服务文化,“开拓市场、增供促销”的营销文化,“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价值文化。比如2016年“品质宿电,智惠生活”优质服务主题活动,便推出了“服务企业助推经济稳增长、惠及民生增值服务再升级、助力社会绿色生态更环保、友好互动多方参与谋共赢”等四项重磅举措,全面推进供电服务工作,助推企业经济稳增长,引领智慧生活提升品质。
再壮阔的河流,只有源头活水永不枯竭,才能奔流不已。对于这些,宿迁供电公司总经理凌峰言简意赅地归纳为两个字――“创新”。说到“创新”,“进园区、帮企业”就是这幅创新图画中的一个点晴之笔:密切跟踪经济走势,灵活制定大用户、工业园区经营策略,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今年以来,凌峰已带队先后走访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湖滨新区、宿迁经开区、沭阳、泗阳及泗洪县等重点区域,现场会办用电需求,征求供电服务意见,解决大项目用电问题38项。成立于2015年1月的中国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是宿迁市委、市政府响应“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打造的全产业链电商园区。宿迁供电公司在该园区规划时,就主动对接,提前介入,细化电网规划、电源点布局和高中压线路路径、环网柜分支箱位置,留足电力网架及电力配套设施空间。目前紧邻该园区分别有110千伏豫东变和110千伏钱塘变,有效满足入驻机构和企业用电需求。并将新建110千伏龙虎变电站,加快电商产业园智能电网示范项目建设,持续优化供电。
宿迁供电公司主动融入宿迁放大生态特色资源优势战略,推进电能替代,开辟报装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缩短其电能替代项目报装时间,助力“生态宿迁”建设。截止目前,推进电锅炉替代101台,建成岸电设施25套,建成投运充换电站12座,完成电能替代3.5亿千瓦时。
社会责任 全面彰显
10月17日,凌峰专程前往宿城区陈集镇陆圩村访贫问苦,与镇村领导共商脱贫致富之路,走访慰问帮扶贫困村民,协调对接帮困产业项目。今年4月,宿迁供电公司与陆圩村结对以后,围绕2019年底完成“挂村包户”任务,与村支两委制定“十三五”脱贫方案及2016年实施项目,为村里建设3千米10千伏高压线路,投资4万元为村部添置了空调、电脑、桌椅等办公用品,争取政府投资8万元为村里铺设了450米水泥道路,为两户低收入户3人办理了低保手续。陆圩村一组张德志夫妻已70多岁,夫妻俩有高血压等常见老年病,其儿子、儿媳有智障并有一个1岁多男孩,家中无固定收入、无劳动力。宿迁供电公司为张家送上了帮扶款和农用品,协调镇村为张德志安排了一份环境清扫工作,每年可增收800元。
其实,对于宿迁供电公司而言,这并非个例。
宿迁供电公司在企业快速发展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和谐社会建设,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2014年,为响应市政府创建卫生城市号召,实施了市区幸福路、青年路、豪域西巷等道路配电箱美化。2015年,完成了三台山、马陵河等涉电杆线迁移工程56个,新建改造线路103.1千米、配变65台、环网柜86台,完成电力设施美化176处,让市民赏心悦目。今年,宿迁市政府对城区8条精品路、8条提升路、39条达标路实施提升改造。宿迁供电公司精心制定方案,抢抓工程进度,对涉及架空线路、环网柜、箱变等电力设施实施迁移和线路改造。
“对于惠及群众、改善民生的实事工程,我们一直在为之努力奉献。”宿迁供电公司党委书记武继明说,建企20年来,宿迁供电公司积极引领员工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农村等广泛开展为民服务、关爱弱势群体等各类志愿者活动,不定期组织慰问聋哑学校、社会福利院,为供电春蕾班学生捐资助学,帮助挂钩帮扶村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常年为军分区、武警支队、消防支队等驻宿部队义务检修配电设备。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50份血液样本进入“中华骨髓库”。
11月1日,宿迁供电公司与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共建的“宿迁青少年电力创客空间”正式揭牌。今年7月以来,宿迁供电公司为促进电力科技创新,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协调资金、设备和技术人员,在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共建“宿迁青少年电力创客空间”,设置变压器、发电机、安全工器具、电磁学教学仪器、电能表计等5个模型展台,陈列与电有关的实物模型156件,向学生普及电力科普知识。并不定期更新补充设备、科普图书,组织“道德模范、劳动模范进校园”巡讲活动和电力基本常熟授课活动,组织学生观摩变电站,“聘任”学生“电蜜蜂”宣传员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活动,开展“电暖流”助学活动关心贫困学生生活与学习。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