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局:广东500千伏网架最后一块“拼图”到位
本网讯 2016年12月16日晚,随着变电站2号、3号主变压器成功充电,建设周期历时两年四个月的广东电网500千伏卧龙输变电工程投产送电,该站投产结束了云浮地区没有500千伏变电站的历史,同时也标志着广东省率先在全国实现超高压网架在所有地市的全覆盖。
500千伏卧龙输变电工程于2014年8月13日正式开工,作为广东电网“十三五”电网建设的重点工程,承担着满足云浮地区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的重要任务,为地方招商引资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支持,为推动云浮市成为连接两广乃至整个泛珠三角和东盟地区的“桥头堡”提供了重要的电力“基石”。
卧龙站位于云安区白石镇西侧,本期建设2组100万千伏安变压器,电压等级为500/220/35千伏。其中500千伏配电装置采用户外型HGIS布置,220千伏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型GIS布置,35kV配电装置采用敞开式设备。变电站按照“3C绿色变电站”标准建设,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同时,该工程在设计之初便贯彻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四节一环保”建设理念。因此,该站还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基础设施。
政企合力 提前实施规划前期工作
为更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在云浮市政府及广东电网公司的大力支持下,500千伏卧龙输变电工程由“十三五”提前至“十二五”实施,2011年11月,该工程启动立项工作,选址、环评等多项工作随之开展。在项目选址初期,为快速推进前期工作,云浮市委、市政府牵头成立了500千伏云浮输变电工程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在各方的努力下,该工程于2013年12月顺利获得省发改委核准备案,比正常前期工作周期提前一年完成。
在选址之初,由于部分周边群众对变电站电磁“辐射”存在误解产生抵触情绪,为此,市、区两级政府多次召开电网规划建设协调会,深入开展了社会风险评估。云浮供电局通过“三电”设施保护宣传活动、邀请市民走进变电站、上门走访等形式大力宣传电力设施必要性、重要性和安全性,以消除附近村民疑虑。
数克难题 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在立项初期,500千伏卧龙输变电工程便定下了创“国家优质工程”的建设目标。但在建设过程中,500千伏卧龙变电站遇到了多个难题。
卧龙站站址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属于喀斯特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最大相对高差约60米,且周围乱石堆砌,如果强行采用平坡式布置,将大大增加施工难度和土石方总量,一旦出现强降雨还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经过认真论证和计算,考虑场地高低特点及合理功能分区,500千伏卧龙变电站采用三级阶梯式布置的变电站,这是广东电网的首个采用三级阶梯式布置的变电站,相比平坡式布置,大大节省了土石方量和边坡占地面积,其中土石方总量节约7万立方米,边坡挡墙的占地面积节约4113平方米,实现水土保持、土方平衡、节约用地。
卧龙站进站起点处与站址的高差约30米,进站道路中间路段为天然山谷,主要分布有水田、耕地、鱼塘等农用地。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用地面积,减少沿线农田、耕地、鱼塘等农用地的征用,云浮供电局在变电站的设计上花费了一番心思,建设了全长406米的进站大桥,节约占地面积约42.8亩,同时也使得卧龙变电站在结构、外观上与周围建筑和景观融为一体。
云浮地处粤西山区,气候潮湿多雨,长期的日晒雨淋容易引起设备密封缺陷,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对此,该工程将220千伏GIS设备由户外布置改为户内布置,通过采用户内布置能大大改善GIS设备的运行环境,减少户外布置时由于机构和本体日晒雨淋引起密封缺陷进而造成的故障,利于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016年5月,该工程代表广东省电力建设工程参加国家电力质监总站开展的全国首次联合质监检查,工程质量得到众多专家的充分肯定。
卧龙变电站见证广东电网的发展
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广东经济发展背后离不开电网网架的日益完善。1987年,为了满足珠江西岸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和用电负荷不断增长的需求,当时的广东省电力工业总公司建起省内第一座500千伏变电站——江门站,自此开启了广东省超高压电网建设的高潮。从1987年的江门站到如今投产的卧龙站,将近30年的时间里,广东省率先在全国实现了超高压网在所有地市全覆盖。
这30年的建设里程见证了广东电网的快速发展:30年来,电网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一步一步被政府重视,政企联动推动着电网建设;30年来,广东电网公司紧跟经济发展潮流,积极谋划电网建设,充当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目前广东全省已经建成500千伏变电站54座(含直流换流站及开关站),其中广东电网公司管辖范围内42座;30年来,广东电网多项科技创新取得新的突破,科技成果被直接应用在电网建设中,推动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
在这30年超高压网架逐步优化的过程中,折射的是广东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万家灯火的璀璨见证了广东电网人的努力和智慧,彰显着广东电网努力打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成为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平台”的决心。(林盛楷)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