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供电农网改造打造城乡供电一体化
中电新闻网讯 8月17日,笔者来到伊通县小孤山镇街西村,眼前整齐规范的高、低压电线、崭新美观的计量箱、粉刷一新的配电房、错落有致的乡村房舍……让我们亲身感受到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给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崭新变化。
东北岔村是今年年初刚建成的电气化村。笔者在这里看到,施工布线基本不跨路、跨房;变压器出线以及村内布线采用绝缘线;入户线用PVC管包裹;电子式载波电能表具有电能计量、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测、信息交互等功能,除了具备远程集抄外,电表还可提供故障事件信息,对客户而言,只要电表出现故障,供电部门便能及时上门进行检修处理,减少对客户的停电时间。
“现在好了,用电做饭快捷还便宜,再也不用担心家用电器无法使用了。”在街西村村治保主任张万盛家里,笔者首先听到的是这句话。聊起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张万盛更是赞不绝口,用他的话说,从工程建设完工后的四个多月时间里,村里没有出现一次跳闸停电故障,像洗衣机、空调、电脑、冰箱之类的家用电器,在东北岔村比比皆是,70%以上的人家用上了电磁炉,村民家用电器拥有率占全镇的前列。不仅改善了当地农户的生活品质,还让他们享受到高质量电能所带来的便捷。
我们来到村民郑和洋家。刚进门,就看见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开心地拉着家常。郑和洋说:由于在用电上没有后顾之忧,村里的加工业、经营业、运输业、养殖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年初他在村里建起了磨米加工厂,三个月下来一算净收入超过上万元。
为促使一体化管理惠农便民。该公司进一步完善了供电服务体系建设,把“95598”客户服务热线向终端延伸,通过系统平台与基层供电所形成联动。同时,打破电工分片包村、集抄核收为一体的旧体制,实行营配分离,银联收取电费,实现了城乡用电管理的专业化、集约化管理。
对此,该公司副经理孙景华认为,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及城乡用电服务一体化管理,实实在在地为农村居民提供了便利。
过去,村里人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出大力流大汗。现在则是收种有机器,浇地有机井,吃粮磨米有电机。正在玉米楼晾晒玉米的栾思域老汉说:过去干啥都是人海战术,现在全靠电。我家种的两晌稻地,用水泵浇灌四个小时就行了。你说这电用得多省力省心。
精神生活充实了,村民的业余活动越来越丰富。劳动之余,健健身、唱唱卡拉OK、看电视、上网聊天,日子过得舒心又充实。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