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局:电网大会战助攻 经济稳增长逆势上扬
本网讯 “从去年开始,东莞凤岗的用电量就开始高速增长,今年的用电量更是刷新五年来最新纪录。”东莞凤岗供电分局副局长戴理龙手拿着电量分析报告,站在旁边的凤岗镇玉泉工业区的副总经理张伟东喜逐颜开。玉泉工业区是东莞凤岗镇重点园区,张伟东说,220千伏玉泉变电站的顺利施工为工业区的用电提供了保障,一批高新科技企业落户工业区,拉动凤岗经济逆势上扬。
这是东莞电网“大会战”的缩影,也是东莞经济在稳增长背景下转型升级逆势上扬的缩影。2015年,东莞电网“大会战”第二阶段取得圆满收官——投产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11项,完成率达100%,圆满完成了“稳增长”任务之初下达的“两个百分百”的工作目标,有力支撑了全省“稳增长”战略部署。
东莞模式
电网大会战破冰远航
“基建项目大管家”东莞供电局基建部项目分部主管丁奕在2015年年底几乎忙疯了。2015年12月27日、29日、30日,110千伏富马输变电工程、220千伏振安输变电工程、220千伏东兴热电厂扩建送出线程及三项年度重点输变电工程项目陆续投产,标志着东莞电网“大会战”第二阶段取得圆满收官,顺利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三个一批”项目建设任务。
这都得益于自2014年开始的东莞电网大会战。2015年,“大会战”进入到第二阶段,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当年建设任务。截至2015年底,完成电网投资24.5亿元,建成19个项目、开工24个项目、储备8个项目,完成率分别达100%、120%、114%,超额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大会战”电网项目的建成解决了10条线路电力“卡脖子”问题,避免东莞度夏错峰40万千瓦,清溪、凤岗、塘厦等镇街用电受限得到缓解。同时解决了长安、虎门、东城等镇街供电容量不足问题,对厚街广东酒店职业技术学院、虎门中国电子产业园建设项目、虎门万达广场项目及东莞国贸中心等一批市属重点项目提供了可靠的供电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东莞电网政企合作达到新高度。今年4月市政府颁发了《关于加快东莞市电网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东莞电网建设绿色通道实施细则(修编)》、《东莞电网规划建设激励暂行办法》“1+2”纲领性政策文件,电网规划建设“大会战”得到政策保障。5月“电网办”立即到各镇、街进行政策宣贯,1+2”纲领性政策得到了落地。在政策的指导下,一大批积压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7.16”电网工程建设工作会议议定的15项问题中,至今已完成10 项、正常推进2项,处理中的3项。
攻主网
助力小镇经济逆势上扬
在凤岗玉泉工业区里,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用电大户。公司副总经理黄波透露,今年公司的用电量同比去年翻了一番,主要是因为一条新生产线已满负荷生产,正在规划建设第三期,到时供电负荷肯定要还要继续翻番。整个凤岗镇经济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2015年,东莞凤岗镇电力增长进入快车道,用电量挤进全市前八,刷新五年以来最高成绩。
“从去年开始,凤岗的用电量就开始高速增长,今年的用电量更是刷新五年来最高纪录,今年1-11月份,凤岗镇用电量达26.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而在2010-2013年间,年增长量仅在3%-4%左右。”戴理龙说,“主要是因为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圳部分产业往凤岗转移,重大项目的落户使得用电需求激增。”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证券期货业南方信息技术中心项目的落户,该项目是高科技、高效益、高税收的证券期货信息技术中心。
“玉泉工业区的发展,离不开供电部门的支持。”张伟东对此感受颇深。截至目前,凤岗镇8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有6座变电站,电网大会战项目内的220千伏玉泉变电站也即将投产。
强配网
给力机器换人毛织业翻身
走进“中国毛织第一村”——东莞市大朗镇巷头村,大小毛织企业达3000多家。大朗不产一根羊毛,却拥有一条成熟的产业链,整个毛织产业集群毛衣年销量超过12亿件,其中在大朗集散的超过8亿件,使这里成为不折不扣的“中国羊毛衫名镇”。
在东莞大朗,在大力鼓励毛织企业“机器换人”的背景下,毛纺织行业尝到了机械化发展的“甜头”,在工人由最高峰的约15万人减少到9万人之后,大朗工业总产值由2009年的12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90.6亿元。“如果不是近几年持续加强电网建设,这么大的负荷根本无法承受!” 东莞市大朗镇供电分局营业部主任叶智德透露,近几年,供电部门通过以大换小、新增线路等方法,解决重过载配变。2004年至今,大朗新增110千伏变电站4个,供电可靠性也逐年提升,年平均停电时间由10年前的260小时降低到现在的2小时。
在东莞市颖祺实业有限公司,走进大约6600多平方米的车间,20多个人同时操作着1000多台机器,大概半个小时,就有一块挂毛前幅就从数控织机里织出来。颖祺是大朗较早实现企业“机器换人”的企业。“目前,我们共投资4亿元购置1300多台机器,” 颖祺实业有限公司厂长陈伟波向记者梳理了机械化带来的企业效益,“生产效率至少提高7倍,产品附加值也提高了20%左右。
近年来,东莞市供电局主动投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热潮。大力配合市政府实施的东莞制造2025战略,为企业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力供应,仅今年就投入4.47亿元解决配网重过载的问题, 占全年配网投资的57.45%,切实解决了部分镇区用电需求激增的问题。(林韵)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