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规划建设 > 正文

我国特高压技术推向世界为跨州输电创造条件

  2013-10-09 17:00:3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各国构建本国先进的大电网或全国电网,以及欧洲规划建设超级电网等,目标都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保障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电力供应。”日前,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在2013国际智能电网论坛上指出,“随着全球能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和能源布局深刻变化,特高压在构建国家级电网及跨地区、跨国乃至跨洲能源通道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发展前景广阔。”

  据介绍,本次论坛由国家电网公司(SGCC)、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联合主办,以“智能电网高层视野”为主题。该活动也是继2006、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以及2011智能电网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后,以电网发展为主题的又一次层次高、规模大、影响深远的国际盛会。

  特高压为跨国跨洲输电创造条件

  9月25日,世界首条1000千伏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工程――皖电东送正式投运,至此,国家电网已建成2项1000千伏交流和2项±800千伏直流工程,标志着我国特高压建设取得了新成果。刘振亚在论坛上对特高压也进行了介绍:“国家电网正在建设2项±800千伏直流工程,同时在研发±1100千伏直流技术和设备,输电容量可达1375万千瓦,经济输电距离5000公里,将为构建跨地区、跨国、跨洲输电通道创造条件。如非洲和中东可以连起来,南美可以组成大电网。”

  此外,国家电网还建立了系统的特高压与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目前已制订企业标准356项、行业标准90项、国家标准44项,编制国际标准19项,特高压交流电压成为国际标准电压。

  对此,IEC主席克劳斯・乌赫勒指出:“和中国一样,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存在能源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如德国就需要通过特高压把风电从北部送到南部。同时,特高压能够减少长距离输电的损耗,在世界上其他地区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作为国际标准电压,中国的特高压交流电压标准将向世界推广。”

  此外,VDE主席乔希姆・施耐德也表示:“我们需要长距离输电,对于德国等弃核后所面临的挑战,特高压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据介绍,目前印度、巴西、南非等国正在积极推进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建设,其中巴西等将采用我国的特高压技术。

  智能电网是高效资源配置平台

  目前,世界电网已经历了由初级电网到互联电网的发展历程,如国际上形成了北美电网、欧洲统一电网、俄罗斯-波罗的海电网等,我国形成了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西北、南方、西藏6个同步电网,目前正向智能电网发展。

  坚强智能电网是坚强电网与智能控制紧密融合的现代电网,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搭建了功能强大的能源转换、高效配置和互动服务平台。乔希姆・施耐德认为:“发展智能电网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目标,以实现经济的高效发展,支持电力供需平衡和环境友好。”

  刘振亚也介绍:“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将煤炭、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实现多能互补、协调开发、合理利用;能够在更大范围优化能源配置;能够与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移动终端等相互融合,服务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通过电网转换配置的煤炭、水能、核能和新能源总量达16亿吨标准煤,约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50%。2012年通过国家电力市场交易的跨区电量达9240亿千瓦时。

  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除特高压外,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其他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会上透露,从2009年5月提出发展坚强智能电网以来,国家电网已建成智能变电站220座,正在建设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能够减少占地面积40%左右;到目前累计安装智能电表1.5亿只,实现客户用电信息采集近1.6亿户;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353座、充电桩1.5万个,在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形成了城际充换电服务网络……正是在电网智能化水平持续提高的支撑下,国家电网接纳新能源的能力显著增强。

  数据显示,目前国家电网并网风电装机超过6200万千瓦,成为全球并网风电最多的电网;太阳能发电装机超过600万千瓦,成为全球光伏发电增长最快的电网;建成国家风电技术与检测研究中心、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以及覆盖730座风电场的新能源运行调度监测网络,掌握了先进的新能源发电与送出联合调控技术;建成具有10万千瓦风电、4万千瓦光伏发电、2万千瓦储能和30万千瓦智能输电能力的风光储输工程,二期工程正在建设。

  国网将与各方共同推动智能电网

  “推动智能电网和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不断分析成功经验,从而实现由小及大、由课题研发到现实应用的进步,需要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决策过程、创新的商业模式以及完善的政策体系。”克劳斯・乌赫勒表示。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发展智能电网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突破和重要进展。除我国的坚强智能电网外,美国、欧盟、日本等在电网升级改造、新能源发展、分布式发电、电动汽车、储能装置、互动服务等方面也取得了新突破。对此,乔希姆・施耐德指出:“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原来没有联网的专业需要连在一起,不同的国际标准需要相互协调,这样才能保证今后的投资安全,各国都能得到益处。”

  刘振亚也表示:“虽然不同国家在技术路线、工作重点、具体措施上有所差异,但总体目标和方向是一致的。中国有句谚语叫‘众人拾柴火焰高’,国家电网愿与各位同行一道,在基础研究、科技攻关、设备研制、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坚强智能电网的创新发展。”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国网公司完成电网发展诊断分析工作
  • · 浙江农村农用电力线路改造移交工作全面启动
  • · 浙江省电力公司今年11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核准
  • · 河南省新一轮电网发展滚动规划工作启动
  • · 辽宁省电力公司:规范管理 统筹规划 力争实现智能电网建设新突破
  • · 国网福建电力“把脉”县域配电网发展
  • · 高效执行 精益求精――承德供电公司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纪实
  • · 江苏、重庆电力公司探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经验 将建立常态运行机制 纵深推进体系建设
  • · 甘肃省电力公司推进电动汽车发展规划专题工作
  • · 国家电网公司“三通一标”打造精品电网建设工程
推荐阅读
  • · 蒙西500千伏电网规划“五横六纵”网架结构
  • · 菏泽“采用国产非晶铁芯的高效节能变压器”等科技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
  • · 上网电价下调后电网企业不会受益
  • · 国家电网集中招标变电站的智能化率总体有望持续走高
  • · 破解资源配置失衡难题 甘肃将调增电力外送份额
  • · “十二五”分布式光伏或锁定19GW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