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建设史上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包13标段开建
2013-09-23 11:26:08 来源: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A-
A+
电力18讯:
川藏联网工程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务藏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民心工程、光明工程、希望工程。本工程的施工难度大于首条“电力天路”――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线路大多处于高海拔、高山峻岭地段,气候条件恶劣,建设环境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同时,工程沿线大多处于藏区,事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维稳压力大。施工难度比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还要艰难,是电网建设史上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
9月21日上午,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承建的西藏昌都电网与四川电网联网输变电工程包13标段――巴塘~昌都500千伏线路工程(措瓦乡~前进)在N2430036A塔号现场举行基础浇制首基试点仪式。
包13标段项目部自7月上旬工程准备以来,全体参建人员克服高海拔、高寒、高原缺氧、地质灾害频发等极端恶劣的气候环境,对沿线物资运输道路、班组驻点、施工塔位进行实地踏勘,攻坚克难,坚守一线。
由于本工程地处西藏高原,全线海拔高程为4100米~4900米之间,环境气象条件极其恶劣。加之工期紧、任务重,无疑对参建人员的身体健康是极大的考验。因此项目部严格要求针对高原施工人员体质,对全体上线人员采取出发地体检的措施,把好第一关,并在施工工地配有一级应急医疗站。
面对施工现场恶劣的交通运输条件,项目部积极投入资金和机械设备修缮道路、整改河道,以保障物资运输的畅通。项目部还通过组织施工人员学习了解当地的民俗习惯,和简单的藏语发音,保障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
在后续的施工生产中,川藏线参建将士们将继续在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川藏联网工程指挥部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挥下,在昌都地区及察雅县、芒康县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团结奋战、迎难而上、继续发扬甘送铁军“缺氧不缺斗志、缺氧不缺智慧、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顽强作风,严格按照川藏联网工程各级指挥部门对本工程的相关要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大资源投入,加强组织领导,以人为本,安全、优质,确保工程如期建成投运。
此次首基基础试点浇制,标志着包13标段正式进入现场施工阶段。同时也对全线基础浇制工作产生先进的典型示范作用,有利于统一输电线路工程基础分部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规范施工工艺行为,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对指导全线基础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川藏联网工程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务藏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民心工程、光明工程、希望工程。本工程的施工难度大于首条“电力天路”――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线路大多处于高海拔、高山峻岭地段,气候条件恶劣,建设环境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同时,工程沿线大多处于藏区,事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维稳压力大。施工难度比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还要艰难,是电网建设史上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
9月21日上午,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承建的西藏昌都电网与四川电网联网输变电工程包13标段――巴塘~昌都500千伏线路工程(措瓦乡~前进)在N2430036A塔号现场举行基础浇制首基试点仪式。
包13标段项目部自7月上旬工程准备以来,全体参建人员克服高海拔、高寒、高原缺氧、地质灾害频发等极端恶劣的气候环境,对沿线物资运输道路、班组驻点、施工塔位进行实地踏勘,攻坚克难,坚守一线。
由于本工程地处西藏高原,全线海拔高程为4100米~4900米之间,环境气象条件极其恶劣。加之工期紧、任务重,无疑对参建人员的身体健康是极大的考验。因此项目部严格要求针对高原施工人员体质,对全体上线人员采取出发地体检的措施,把好第一关,并在施工工地配有一级应急医疗站。
面对施工现场恶劣的交通运输条件,项目部积极投入资金和机械设备修缮道路、整改河道,以保障物资运输的畅通。项目部还通过组织施工人员学习了解当地的民俗习惯,和简单的藏语发音,保障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
在后续的施工生产中,川藏线参建将士们将继续在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川藏联网工程指挥部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挥下,在昌都地区及察雅县、芒康县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团结奋战、迎难而上、继续发扬甘送铁军“缺氧不缺斗志、缺氧不缺智慧、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顽强作风,严格按照川藏联网工程各级指挥部门对本工程的相关要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大资源投入,加强组织领导,以人为本,安全、优质,确保工程如期建成投运。
此次首基基础试点浇制,标志着包13标段正式进入现场施工阶段。同时也对全线基础浇制工作产生先进的典型示范作用,有利于统一输电线路工程基础分部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规范施工工艺行为,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对指导全线基础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