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上海电科院完成“皖电东送”线路参数设置
2013-08-14 10:56:1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为首个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本次测试的沪西-浙北输电线路临近多条500kV交直流线路以及±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并与之交叉跨越,由此产生较大的感应电压,形成一定干扰,增加了测试难度。国网上海电科院在国内首次采用线路参数集成测试系统,优化测试过程,提高测试效率,采用“测试-分析-复核-改进-验证”的工作模式,并针对性地抑制了感应电压干扰,确保每一个测得参数的准确性,测试团队迎难而上,提前一天顺利完成8大项数十小项的全部测试任务。
7月底,长三角地区面临百年一遇的极端酷暑天气,国网上海电科院的特高压线路参数测试团队不畏艰苦,连续一周顶住40度以上的高温炙烤,每天的现场测试工作自晨曦持续至午夜达16小时以上,在国网交流建设部、交流建设分公司、中国电科院以及安徽、浙江、江苏等省电科院领导和专家的全程监督见证下,顺利完成1000kV“皖电东送”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沪西-浙北线路的工频参数测试,测试结果符合预期、满足要求。
本次测试,完成了沪西-浙北线路的绝缘电阻测量和核相,获得了线路正序和零序阻抗、电容以及线间、相间的互阻抗和耦合电容等关键参数,数据结果均得到国网公司专家组认可,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精度满足系统进行潮流、短路计算、保护整定等工作的需要。本次沪西-浙北线路参数测试,为世界上首次针对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进行的工频参数测试,为后续的淮南-皖南、皖南-浙北线路参数测试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作为首个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本次测试的沪西-浙北输电线路临近多条500kV交直流线路以及±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并与之交叉跨越,由此产生较大的感应电压,形成一定干扰,增加了测试难度。国网上海电科院在国内首次采用线路参数集成测试系统,优化测试过程,提高测试效率,采用“测试-分析-复核-改进-验证”的工作模式,并针对性地抑制了感应电压干扰,确保每一个测得参数的准确性,测试团队迎难而上,提前一天顺利完成8大项数十小项的全部测试任务。
7月底,长三角地区面临百年一遇的极端酷暑天气,国网上海电科院的特高压线路参数测试团队不畏艰苦,连续一周顶住40度以上的高温炙烤,每天的现场测试工作自晨曦持续至午夜达16小时以上,在国网交流建设部、交流建设分公司、中国电科院以及安徽、浙江、江苏等省电科院领导和专家的全程监督见证下,顺利完成1000kV“皖电东送”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沪西-浙北线路的工频参数测试,测试结果符合预期、满足要求。
本次测试,完成了沪西-浙北线路的绝缘电阻测量和核相,获得了线路正序和零序阻抗、电容以及线间、相间的互阻抗和耦合电容等关键参数,数据结果均得到国网公司专家组认可,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精度满足系统进行潮流、短路计算、保护整定等工作的需要。本次沪西-浙北线路参数测试,为世界上首次针对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进行的工频参数测试,为后续的淮南-皖南、皖南-浙北线路参数测试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