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送变电公司:寻求技术新突破 探索展放新工艺
2013-08-15 11:34:5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2012年,国内第三条特高压直流工程±800千伏溪浙工程开工建设,与前两条特高压直流工程相比,该工程输送容量更大,技术水平更先进,国产化水平更高,是±8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进入规模应用的标准化工程。四川送变电公司承建的川1标段线路全长65.5千米,共有铁塔135基,导线采用900平方毫米6分裂大截面导线。在不断总结改进“二牵六”放线技术经验后,该公司决定全线9个放线区段全部采用“二牵六”放线技术展放导线,这是该项技术的首次大规模应用。
溪浙工程沿线地形条件差、跨越电力线路多,导线架设难度比锦苏工程更大,最长放线区段长达10.214千米,单台牵引机最大牵引力达到14吨,“二牵六”放线技术面临严峻挑战。为确保安全,该公司施工人员仔细研究,针对牵引力较大的问题,采用直径为28毫米,破断力为52.8吨的主牵绳,防止主牵绳受力过大而断裂;针对垂直档距过大的问题,采取在顺线路方向悬挂两个九轮滑车的措施,有效减小包络角;针对前后高差过大的塔位,降低滑车挂设高度,以减小包络角……“在6分裂大截面导线的展放过程中,常见的导线展放方式有‘一牵二’、‘一牵三’和‘一牵六’等展放方法。如果采用前两种方式放线,不但导线展放时的工序会增加四分之一,而且放线滑车不能直接挂在绝缘子串上,只能用钢丝绳把放线滑车挂在横担上。然而钢丝绳的长度很难保持一致,导致滑车的位置高低不一,严重影响后期的弧垂观测、附件安装和紧线施工的效率。”川1标段项目经理吴劲介绍,如果采用“一牵六”的方法进行导线展放,山地地形牵引绳最大受力达50吨以上,两台现有常规牵引机都无法满足受力要求,安全风险很高。并且牵引绳过粗使得导线换盘频繁,影响了施工效率。而采用“二牵六”的方式,则单根牵引绳受力可减少一半,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施工效率。为了安全、优质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四川送变电公司还专门成立“二牵六”展放大截面导线新工艺领导小组,结合四川山区地形特点,经过充分调研和认真仔细的分析讨论,大面积推广运用“二牵六”方式进行架线施工。目前±800千伏溪浙工程川1标段已全面进入架线施工阶段,预计将于今年11月底完成全部导线展放任务。
日前,在±800千伏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川1标建设工地上,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的建设者们正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导线架设施工中。他们首次大规模应用“二牵六”放线技术,在特高压工程建设中大显身手。
时间追溯到2011年,±800千伏锦苏特高压工程首次采用900平方毫米大截面导线,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也首次进行900平方毫米导线的展放。由于导线牵引力大,加上受山区地形限制,大型放线设备进场困难,极大增加了导线展放难度。“在导线截面增大的同时,不能简单地增大导线展放设备的额定出力,必须应用新工艺和新技术。”该公司施工技术人员积极探索,在放线施工中首次采用了“二牵六”放线技术,即使用两根钢绞线牵引绳,通过特制的二牵六走板,一次将6根900平方毫米大截面导线同时牵引到铁塔滑车上。该技术具有滑车挂设简单、导线展放同步性好、减少高空作业、附件安装简单等优点,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工艺质量,为大截面导线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2012年,国内第三条特高压直流工程±800千伏溪浙工程开工建设,与前两条特高压直流工程相比,该工程输送容量更大,技术水平更先进,国产化水平更高,是±8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进入规模应用的标准化工程。四川送变电公司承建的川1标段线路全长65.5千米,共有铁塔135基,导线采用900平方毫米6分裂大截面导线。在不断总结改进“二牵六”放线技术经验后,该公司决定全线9个放线区段全部采用“二牵六”放线技术展放导线,这是该项技术的首次大规模应用。
溪浙工程沿线地形条件差、跨越电力线路多,导线架设难度比锦苏工程更大,最长放线区段长达10.214千米,单台牵引机最大牵引力达到14吨,“二牵六”放线技术面临严峻挑战。为确保安全,该公司施工人员仔细研究,针对牵引力较大的问题,采用直径为28毫米,破断力为52.8吨的主牵绳,防止主牵绳受力过大而断裂;针对垂直档距过大的问题,采取在顺线路方向悬挂两个九轮滑车的措施,有效减小包络角;针对前后高差过大的塔位,降低滑车挂设高度,以减小包络角……“在6分裂大截面导线的展放过程中,常见的导线展放方式有‘一牵二’、‘一牵三’和‘一牵六’等展放方法。如果采用前两种方式放线,不但导线展放时的工序会增加四分之一,而且放线滑车不能直接挂在绝缘子串上,只能用钢丝绳把放线滑车挂在横担上。然而钢丝绳的长度很难保持一致,导致滑车的位置高低不一,严重影响后期的弧垂观测、附件安装和紧线施工的效率。”川1标段项目经理吴劲介绍,如果采用“一牵六”的方法进行导线展放,山地地形牵引绳最大受力达50吨以上,两台现有常规牵引机都无法满足受力要求,安全风险很高。并且牵引绳过粗使得导线换盘频繁,影响了施工效率。而采用“二牵六”的方式,则单根牵引绳受力可减少一半,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施工效率。为了安全、优质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四川送变电公司还专门成立“二牵六”展放大截面导线新工艺领导小组,结合四川山区地形特点,经过充分调研和认真仔细的分析讨论,大面积推广运用“二牵六”方式进行架线施工。目前±800千伏溪浙工程川1标段已全面进入架线施工阶段,预计将于今年11月底完成全部导线展放任务。
日前,在±800千伏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川1标建设工地上,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的建设者们正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导线架设施工中。他们首次大规模应用“二牵六”放线技术,在特高压工程建设中大显身手。
时间追溯到2011年,±800千伏锦苏特高压工程首次采用900平方毫米大截面导线,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也首次进行900平方毫米导线的展放。由于导线牵引力大,加上受山区地形限制,大型放线设备进场困难,极大增加了导线展放难度。“在导线截面增大的同时,不能简单地增大导线展放设备的额定出力,必须应用新工艺和新技术。”该公司施工技术人员积极探索,在放线施工中首次采用了“二牵六”放线技术,即使用两根钢绞线牵引绳,通过特制的二牵六走板,一次将6根900平方毫米大截面导线同时牵引到铁塔滑车上。该技术具有滑车挂设简单、导线展放同步性好、减少高空作业、附件安装简单等优点,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工艺质量,为大截面导线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