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工程送出线路补强 保障电能平安入沪
2013-07-05 15:19:42 来源:蒋翎 龚泉 徐浩南
A-
A+
电力18讯: 6月5日,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送出线路加强工程完工;6月13日~17日,巡线人员对向上线上海段及其相关变电站开展特巡;6月18日,向上线成功进行双极过负荷试验。
围绕已经投运近3年的向上线,突然如此密集作业,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考虑和安排?
实施扩容改造 提升输电能力
2013年年初,随着向家坝水电站机组的陆续投产,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送端具备了大功率送出的条件。
然而,电能通过向上工程,源源不断地从四川送往千里之外的上海,还要解决落地问题。向上工程在上海的落点奉贤换流站通过奉远5181线、奉远5182线和贤远5183线3条500千伏线路,把电能送往500千伏远东变电站。
为了让向上线在满负荷时电能也能平安落地入沪,今年2月,国家电网公司决定实施向上特高压送出线路加强工程,包括贤远5183线的线路升级和远东变电站相关主变及配套设备的扩容改造。该工程完工后,向上线受端的落地受电功率从原来的420万千瓦提升到640万千瓦,在送端满负荷甚至一定程度过负荷运行时,也能保证受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任务下达,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要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施工任务。尽管与历时一年半建成的向上线相比,这场战役规模不算大、耗费的时间也不长,但在短短的4个月里,从方案确定到设备量身定制,从克服阻挠完成线路施工到在运行中的变电站内实施扩容改造……工作千头万绪,困难重重。向上线送出线路加强工程项目组凝心聚力,冲上一个又一个阵地,攻下一个又一个据点。
确定实施方案 驻厂监造设备
今年2月,国网上海电力启动项目前期筹备工作,发展、基建、运检、调度、物资、财务等部门打破专业壁垒,形成柔性团队,精心制定了3套实施方案,并逐套详细分析实施风险。而到底实施哪一套方案,一时还无法决定。
2月26日,公司副总经理栾军带领相关专家赴上海实地调研,并分析方案的可行性。最终敲定的实施方案为:把贤远5183线的钢芯铝绞线更换为送电能力更强的耐热导线,500千伏远东变电站第4串额定电流为4000安培的HGIS设备更换为额定电流为6300安培的HGIS设备。
国网上海电力运检部、基建部、物资部先行开展核定参数、设备选型、编制修订技术规范等工作,确保采购到满足运行要求的产品。按正常生产进度,一个完整串550千伏HGIS的生产周期需要近3个月,而本次从招标定意向到设备运抵现场只有45天。
4月1日,国网上海电力派出一支经验丰富的监造队伍进驻生产厂家,提前介入零部件成套监造工作。监造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刻深入车间,与厂家的计划部、质量部人员一起对2000多种零部件逐一排摸了解,并到仓库现场对每个零部件进行文件见证和现场见证,对部件成套率做到心中有数。为了让项目组掌握一手资料,监造人员采用日报制度,每天把零部件的质量和成套情况以及分供方的生产情况做成书面报告报给项目组,方便其了解生产进度。
零部件的成套于4月13日完成,接下去的设备组装和试验更为关键。厂家生产人员分两班24小时不停顿地进行组装,紧迫的时间要求每一道工序都必须准确到位、一气呵成。监造人员保持高度专注,随厂家作息24小时跟班,白天在车间生产现场对全面铺开的装配工作进行认真比对,晚上轮流休息,坚持在车间现场监督制造。
同时,国网上海电力经研院和施工、监理单位对设备包装、运输、卸车、安装方案逐项评审,落实到位。经过40天没日没夜的辛勤工作,5月8日下午,设备工频耐压、雷电冲击、局部放电试验全部一次通过。5月13日,HGIS按期运抵现场。
精兵强将苦战 圆满实现扩容
5月13日,距离公司要求的竣工日期仅剩短短一个半月。
幸而从4月10日开始,国网上海电力组织运行、设计、施工、监理、设备厂商等相关单位积极开展前期准备。500千伏远东变电站内,老旧开关和设备基础都已经顺利拆除,新建基础也完成了浇筑施工,对新HGIS安装的作业面、运输路线、拆装顺序,甚至每台运输和起重车辆的进站顺序、停靠点、作业点都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安排。同时,根据气象条件,不断调整优化方案。新设备运抵时,站内已经万事俱备。而贤远5183线导线更换工程也已完成青赔工作,于4月初开始搭设跨越架。
5月13日上午8点,运送HGIS的第一辆大型平板车缓缓驶入站内,一场没有硝烟的决战正式打响。很快,项目经理章瑞庆的心提了起来――由于站内道路转弯半径较小,设备就位存在困难。他当机立断,用一辆卡车把设备运输到停于设备基础边的吊车附近,再通过吊车吊装设备就位。
天气预报显示,5月14日之后连续几天降雨,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向上线送出线路加强工程事关重大,决不能有所拖延。项目组仔细研究后,决定再增加一个并行作业的工作面,同时再投入一台70吨的吊车。
14日11点,新投入的吊车开进现场,2辆吊车同时负责吊装作业,还有1辆吊车和卡车配合短驳作业。两个HGIS吊装作业面、一个地面辅助配合作业面、一个二次电缆敷设作业面同时展开,这样场景对章瑞庆这样一个年轻的项目经理来说还是第一次尝试。况且待安装的设备位于站内500千伏母线下方,安装过程中临近500千伏母线带电,容不得半点闪失。章瑞庆在现场负责轮转调度,寸步不离地盯着每一个细节。当天下午4点15分,三相开关拼装完成;晚上6点45分,两侧母线套管支架和通管对接完成;夜间,二次电缆敷设全部完成。
15日早晨6点,天气阴沉但没有下雨,章瑞庆赶紧叫醒大家,抓紧展开吊装作业。早上7点,三相共9支套管的吊装工作正式开始;上午8点30分,第一支套管在两辆吊车的协同作业下,缓缓离地,慢慢进入安装位置,2辆吊车、1辆高架车分区域,从A、C两相同时开始吊装套管。中午12点55分,在大家的注视下,500千伏一个间隔HGIS一次吊装工作顺利完成,现场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最终,500千伏远东变电站扩容工程从正式开工到调试完成具备投运条件仅用24天,创造了上海电网运行站更换500千伏HGIS的最快速度。此前,导线更换工作也于5月21日全部完成并验收合格。
6月5日11点左右,调度一声令下,奉贤换流站至远东变电站的第3回线路――贤远5183线顺利受电,标志着国网上海电力为期4个月的向上线送出线路加强工程建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6月18日,向上线进行双极1.1倍过负荷试验。国网上海电力组织所属各供电公司的运维、检修和测试人员约400余人,共同参与保障过负荷试验,同时落实抢修资源以保证快速应对电网设备异常。
围绕已经投运近3年的向上线,突然如此密集作业,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考虑和安排?
实施扩容改造 提升输电能力
2013年年初,随着向家坝水电站机组的陆续投产,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送端具备了大功率送出的条件。
然而,电能通过向上工程,源源不断地从四川送往千里之外的上海,还要解决落地问题。向上工程在上海的落点奉贤换流站通过奉远5181线、奉远5182线和贤远5183线3条500千伏线路,把电能送往500千伏远东变电站。
为了让向上线在满负荷时电能也能平安落地入沪,今年2月,国家电网公司决定实施向上特高压送出线路加强工程,包括贤远5183线的线路升级和远东变电站相关主变及配套设备的扩容改造。该工程完工后,向上线受端的落地受电功率从原来的420万千瓦提升到640万千瓦,在送端满负荷甚至一定程度过负荷运行时,也能保证受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任务下达,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要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施工任务。尽管与历时一年半建成的向上线相比,这场战役规模不算大、耗费的时间也不长,但在短短的4个月里,从方案确定到设备量身定制,从克服阻挠完成线路施工到在运行中的变电站内实施扩容改造……工作千头万绪,困难重重。向上线送出线路加强工程项目组凝心聚力,冲上一个又一个阵地,攻下一个又一个据点。
确定实施方案 驻厂监造设备
今年2月,国网上海电力启动项目前期筹备工作,发展、基建、运检、调度、物资、财务等部门打破专业壁垒,形成柔性团队,精心制定了3套实施方案,并逐套详细分析实施风险。而到底实施哪一套方案,一时还无法决定。
2月26日,公司副总经理栾军带领相关专家赴上海实地调研,并分析方案的可行性。最终敲定的实施方案为:把贤远5183线的钢芯铝绞线更换为送电能力更强的耐热导线,500千伏远东变电站第4串额定电流为4000安培的HGIS设备更换为额定电流为6300安培的HGIS设备。
国网上海电力运检部、基建部、物资部先行开展核定参数、设备选型、编制修订技术规范等工作,确保采购到满足运行要求的产品。按正常生产进度,一个完整串550千伏HGIS的生产周期需要近3个月,而本次从招标定意向到设备运抵现场只有45天。
4月1日,国网上海电力派出一支经验丰富的监造队伍进驻生产厂家,提前介入零部件成套监造工作。监造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刻深入车间,与厂家的计划部、质量部人员一起对2000多种零部件逐一排摸了解,并到仓库现场对每个零部件进行文件见证和现场见证,对部件成套率做到心中有数。为了让项目组掌握一手资料,监造人员采用日报制度,每天把零部件的质量和成套情况以及分供方的生产情况做成书面报告报给项目组,方便其了解生产进度。
零部件的成套于4月13日完成,接下去的设备组装和试验更为关键。厂家生产人员分两班24小时不停顿地进行组装,紧迫的时间要求每一道工序都必须准确到位、一气呵成。监造人员保持高度专注,随厂家作息24小时跟班,白天在车间生产现场对全面铺开的装配工作进行认真比对,晚上轮流休息,坚持在车间现场监督制造。
同时,国网上海电力经研院和施工、监理单位对设备包装、运输、卸车、安装方案逐项评审,落实到位。经过40天没日没夜的辛勤工作,5月8日下午,设备工频耐压、雷电冲击、局部放电试验全部一次通过。5月13日,HGIS按期运抵现场。
精兵强将苦战 圆满实现扩容
5月13日,距离公司要求的竣工日期仅剩短短一个半月。
幸而从4月10日开始,国网上海电力组织运行、设计、施工、监理、设备厂商等相关单位积极开展前期准备。500千伏远东变电站内,老旧开关和设备基础都已经顺利拆除,新建基础也完成了浇筑施工,对新HGIS安装的作业面、运输路线、拆装顺序,甚至每台运输和起重车辆的进站顺序、停靠点、作业点都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安排。同时,根据气象条件,不断调整优化方案。新设备运抵时,站内已经万事俱备。而贤远5183线导线更换工程也已完成青赔工作,于4月初开始搭设跨越架。
5月13日上午8点,运送HGIS的第一辆大型平板车缓缓驶入站内,一场没有硝烟的决战正式打响。很快,项目经理章瑞庆的心提了起来――由于站内道路转弯半径较小,设备就位存在困难。他当机立断,用一辆卡车把设备运输到停于设备基础边的吊车附近,再通过吊车吊装设备就位。
天气预报显示,5月14日之后连续几天降雨,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向上线送出线路加强工程事关重大,决不能有所拖延。项目组仔细研究后,决定再增加一个并行作业的工作面,同时再投入一台70吨的吊车。
14日11点,新投入的吊车开进现场,2辆吊车同时负责吊装作业,还有1辆吊车和卡车配合短驳作业。两个HGIS吊装作业面、一个地面辅助配合作业面、一个二次电缆敷设作业面同时展开,这样场景对章瑞庆这样一个年轻的项目经理来说还是第一次尝试。况且待安装的设备位于站内500千伏母线下方,安装过程中临近500千伏母线带电,容不得半点闪失。章瑞庆在现场负责轮转调度,寸步不离地盯着每一个细节。当天下午4点15分,三相开关拼装完成;晚上6点45分,两侧母线套管支架和通管对接完成;夜间,二次电缆敷设全部完成。
15日早晨6点,天气阴沉但没有下雨,章瑞庆赶紧叫醒大家,抓紧展开吊装作业。早上7点,三相共9支套管的吊装工作正式开始;上午8点30分,第一支套管在两辆吊车的协同作业下,缓缓离地,慢慢进入安装位置,2辆吊车、1辆高架车分区域,从A、C两相同时开始吊装套管。中午12点55分,在大家的注视下,500千伏一个间隔HGIS一次吊装工作顺利完成,现场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最终,500千伏远东变电站扩容工程从正式开工到调试完成具备投运条件仅用24天,创造了上海电网运行站更换500千伏HGIS的最快速度。此前,导线更换工作也于5月21日全部完成并验收合格。
6月5日11点左右,调度一声令下,奉贤换流站至远东变电站的第3回线路――贤远5183线顺利受电,标志着国网上海电力为期4个月的向上线送出线路加强工程建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6月18日,向上线进行双极1.1倍过负荷试验。国网上海电力组织所属各供电公司的运维、检修和测试人员约400余人,共同参与保障过负荷试验,同时落实抢修资源以保证快速应对电网设备异常。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