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改进 持续优化――国网陕西电力“大建设”体系扫描
2013-05-22 16:16:35 来源:张祺
A-
A+
电力18讯: 5月13日,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大建设专业调研小组在该公司经研院进行调研。这是国网陕西电力进一步深化“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调研,系统梳理解决体系建设和运转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完善提升“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打好基础的重要举措之一。
目前,国网陕西电力初步建成“科学分工、分层合理、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大建设”体系,优质高效地完成了2012年度电网建设目标任务。
理顺管理流程 业务高度集约
国网陕西电力构建了由建设管理、技术支撑、现场施工三支队伍构成的“大建设”体系,使管理业务更加集约,建设管理业务高度集成。该公司基建部项目处组建业主项目部,直接管理工程集约化率提高47%。35千伏工程直管集约化率提高100%,10千伏工程直管集约化率提高10%。国网陕西电力原有的8个技术支撑机构整合为省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整合率达到75%。陕西送变电公司向综合型企业转型,成立应急抢修中心,建立10个保线站,承担省内7912千米330千伏线路的运维检修任务,实施扁平化管理,管理效率显著提升。经测算,电网基建工程付款审批流程缩短25%,重要设计变更流程缩短20%。
按照“大建设”体系建设实施方案,330千伏及以上电网工程由国网陕西电力基建部直接管理,如何发挥属地协调优势、充分调动属地公司的积极性,是工程顺利推进的关键。750千伏西安南输变电工程是国网陕西电力“十二五”期间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变电站征地问题一直是制约工程建设的瓶颈问题。国网陕西电力专门成立西安南变电站征地领导小组,向属地西安供电局印发征地工作委托函。西安供电局调动局机关、分局、县局层面的所有资源,从接到工作任务之日,仅用28天就完成征地协议签订,2013年2月完成征地和圈墙工作。国网陕西电力将属地化协调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综合评价和同业对标考核。工程建设“青、征、迁”费用循环上涨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协调时间平均缩短45天。
抓队伍抓机制 提升管理水平
4月9日,国网陕西电力首次举办2013年基建质量管理知识竞赛,旨在提升基建质量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水平。
在“大建设”体系建设中,国网陕西电力研究制定建设队伍专业管理三年工作规划,建立建设队伍基础信息库,收集建设队伍基础信息3105项,开展建设队伍专项培训13次,组织现场观摩交流4次,设计竞赛年度依托项目增至3个。国网陕西电力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聚集了经验丰富的注册工程师等建设专项人才,拥有注册电气工程师、咨询师、结构师、建造师等各类人才31人。
国网陕西电力将建设管理的专业化与标准化建设结合起来,梳理和完善“大建设”工作标准、管理流程、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明晰了基建管理横向和纵向工作界面和职责,优化、固化了管理流程,健全了技术规范和建设标准,实现了电网建设管理流程、技术规范、建设标准“三统一”。在磨合提升过程中,国网陕西电力全面应用基建标准化建设成果,按照“三通一标”要求,统一评审原则、技术标准、概算编制标准,细化评审计划和内容,并加强与物资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了“四统一”通用设备的采购。
国网陕西电力建立了“54321”电网项目管理机制,即提前五年落实具体项目,提前四年完成可研储备,提前三年制定里程碑计划,提前两年完成核准批复,当年列入计划实施。该机制确保了规划项目及时落地,提高计划执行准确率,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良好局面,确保“依法开工、有序建设、均衡投产”。
严控关键环节 提升效率效益
5月10日,三星电子专用变现场协调会准时召开。这个服务于陕西省“一号工程”――韩国三星电子闪存芯片项目的电网建设工程,涉及多家单位,多重环节复杂交叉作业。国网陕西电力为保障工程的顺利推进,从申请用电、图纸设计到设备及施工招标工作,仅用15天就全部办理完毕。进入施工阶段后,该公司严格落实“日预控、周点评、月协调”基建管控制度,坚持以计划管控为抓手,确保各工程按计划开工、按策划施工、按节点转序、按目标投运。目前,该项工程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6月下旬投运。
经过“大建设”体系不断磨合提升,国网陕西电力建设计划管控更加准确有力,全面实现依法开工、有序建设、均衡投产。该公司建立设计策划可研设计一体化管控机制、“大建设”与“大检修”新技术应用协同机制,设计策划向前延伸至可研阶段,向后延伸至运维阶段,电网设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2012年,该公司电网工程设计优质率为97.5%,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基建新技术应用率达100%,获国家电网公司优秀设计一等奖两项。
目前,国网陕西电力初步建成“科学分工、分层合理、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大建设”体系,优质高效地完成了2012年度电网建设目标任务。
理顺管理流程 业务高度集约
国网陕西电力构建了由建设管理、技术支撑、现场施工三支队伍构成的“大建设”体系,使管理业务更加集约,建设管理业务高度集成。该公司基建部项目处组建业主项目部,直接管理工程集约化率提高47%。35千伏工程直管集约化率提高100%,10千伏工程直管集约化率提高10%。国网陕西电力原有的8个技术支撑机构整合为省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整合率达到75%。陕西送变电公司向综合型企业转型,成立应急抢修中心,建立10个保线站,承担省内7912千米330千伏线路的运维检修任务,实施扁平化管理,管理效率显著提升。经测算,电网基建工程付款审批流程缩短25%,重要设计变更流程缩短20%。
按照“大建设”体系建设实施方案,330千伏及以上电网工程由国网陕西电力基建部直接管理,如何发挥属地协调优势、充分调动属地公司的积极性,是工程顺利推进的关键。750千伏西安南输变电工程是国网陕西电力“十二五”期间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变电站征地问题一直是制约工程建设的瓶颈问题。国网陕西电力专门成立西安南变电站征地领导小组,向属地西安供电局印发征地工作委托函。西安供电局调动局机关、分局、县局层面的所有资源,从接到工作任务之日,仅用28天就完成征地协议签订,2013年2月完成征地和圈墙工作。国网陕西电力将属地化协调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综合评价和同业对标考核。工程建设“青、征、迁”费用循环上涨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协调时间平均缩短45天。
抓队伍抓机制 提升管理水平
4月9日,国网陕西电力首次举办2013年基建质量管理知识竞赛,旨在提升基建质量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水平。
在“大建设”体系建设中,国网陕西电力研究制定建设队伍专业管理三年工作规划,建立建设队伍基础信息库,收集建设队伍基础信息3105项,开展建设队伍专项培训13次,组织现场观摩交流4次,设计竞赛年度依托项目增至3个。国网陕西电力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聚集了经验丰富的注册工程师等建设专项人才,拥有注册电气工程师、咨询师、结构师、建造师等各类人才31人。
国网陕西电力将建设管理的专业化与标准化建设结合起来,梳理和完善“大建设”工作标准、管理流程、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明晰了基建管理横向和纵向工作界面和职责,优化、固化了管理流程,健全了技术规范和建设标准,实现了电网建设管理流程、技术规范、建设标准“三统一”。在磨合提升过程中,国网陕西电力全面应用基建标准化建设成果,按照“三通一标”要求,统一评审原则、技术标准、概算编制标准,细化评审计划和内容,并加强与物资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了“四统一”通用设备的采购。
国网陕西电力建立了“54321”电网项目管理机制,即提前五年落实具体项目,提前四年完成可研储备,提前三年制定里程碑计划,提前两年完成核准批复,当年列入计划实施。该机制确保了规划项目及时落地,提高计划执行准确率,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良好局面,确保“依法开工、有序建设、均衡投产”。
严控关键环节 提升效率效益
5月10日,三星电子专用变现场协调会准时召开。这个服务于陕西省“一号工程”――韩国三星电子闪存芯片项目的电网建设工程,涉及多家单位,多重环节复杂交叉作业。国网陕西电力为保障工程的顺利推进,从申请用电、图纸设计到设备及施工招标工作,仅用15天就全部办理完毕。进入施工阶段后,该公司严格落实“日预控、周点评、月协调”基建管控制度,坚持以计划管控为抓手,确保各工程按计划开工、按策划施工、按节点转序、按目标投运。目前,该项工程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6月下旬投运。
经过“大建设”体系不断磨合提升,国网陕西电力建设计划管控更加准确有力,全面实现依法开工、有序建设、均衡投产。该公司建立设计策划可研设计一体化管控机制、“大建设”与“大检修”新技术应用协同机制,设计策划向前延伸至可研阶段,向后延伸至运维阶段,电网设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2012年,该公司电网工程设计优质率为97.5%,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基建新技术应用率达100%,获国家电网公司优秀设计一等奖两项。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