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集五大”:国企改革背景下的必由之路
2013-06-08 08:23:53 来源:孙艺新
A-
A+
电力18讯: 5月下旬,“三集五大”体系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所有27家省级电力公司基本建立并实现平稳运行。各单位纷纷开展“三集五大”体系调研工作,公司组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深入了解调研中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国企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公司的“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不断走向深入,进一步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的背景
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伊始,便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三集五大”体系是在梳理这些管理举措的基础上,系统地整合优化公司业务管理体系、核心资源管控能力而形成的一套方法与实践体系。以“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为核心的管理变革,开启了公司全面的体制创新之旅。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遵循电力发展客观规律,围绕“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按照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方向,变革组织架构,压缩管理层级,缩短业务链条,实现协同高效运作。它统筹了人财物核心资源,优化“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五大业务模式,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效率效益和服务水平。
公司党组高度重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成立领导小组,按照“总体设计、试点先行、整体推进,安全稳定”的方针,在认真总结我国电力发展客观规律,紧密结合公司发展实际,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方案。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三集五大”体系成为了提升管理效率、破解管理难题的有力武器,更成为公司适应管理体制变革的必然选择。
创新层面解读
一个企业的管理体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具体地说是根据企业管理系统结构和组成方式,来规定企业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它的核心是管理机构设置、各管理机构职权的分配以及各机构间的相互协调。体制创新是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在原有管理体制下对管理系统结构和组成方式进行科学、有序的变革与调整的活动。
公司选择的“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道路,正是为了适应体制发展变革、满足国家对央企做优做大做强的必然要求。
第一,作为国有骨干企业,建立“三集五大”体系、加快管理体制建设是公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电力发展方式转变、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将有效解决管理层级多、链条长、核心资源配置效率低等体制性问题,改变粗放式发展方式,从而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提高服务水平。
第二,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做强主业、优化结构、强化管控,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建设“三集五大”体系、强化集团管控,是公司从实际出发,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的具体实践。集约化配置资源,加强管控核心业务,提高企业总部作为战略决策中心、资源配置中心、管理调控中心和电网调度中心(即“四个中心”)的核心作用,持续提高了公司的集团化运作水平,提升了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
第三,公司已进入以特高压为代表的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新阶段,以往各个管理层级下小而全的建设、检修、运维队伍,已不能满足大电网时期的建设、运行、维护要求。建设“三集五大”体系是公司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加快构建新型电网管理体制机制的选择,有力地发挥了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了企业活力。
第四,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过程中,公司还着重解决了主辅分离、主多分开等问题,厘清了核心资源与优势。从员工流入与流出、物资采购与供应,到工程建设、运维检修、市场营销等各环节,公司都建立了完整规范的管理秩序。
深挖体制潜力
经过一系列体制创新,公司的管理变革已深入影响到电网业务的最末单元,从省公司调控中心到县公司运行班组,公司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得到了优化调整,集团整体竞争力持续提升。
一是总部的战略决策中心地位持续加强,人财物等核心资源由分散运作向公司总部集中调配,公司运营监测(控)能力与集团化运作能力不断增强,集团运营效率效益显著提升。
二是公司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组织机构设置,先后理顺了跨区电网建设及运维、特高压电网建设及运维、招标采购、信息通信、科研、实体产业、金融产业等重要业务的管理体制和发展布局,业务布局更加合理,业务发展模式与路径更加清晰。
三是公司电网核心业务更加协同高效,随着“五大”体系的逐步磨合,运营流程更加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业务间的配合与协同作用更为突出,电网核心业务运营效率不断提高。
总体来说,建设“三集五大”体系是公司适应体制变革所做出的战略选择,更是新形势下打造具有一流创新能力、发展能力、服务能力、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公司的必由之路。目前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已进入磨合提升期,管理制度、流程、标准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体制创新的巨大潜力也将不断得到激发,创造出新的更大的成果。
(作者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
改革的背景
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伊始,便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三集五大”体系是在梳理这些管理举措的基础上,系统地整合优化公司业务管理体系、核心资源管控能力而形成的一套方法与实践体系。以“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为核心的管理变革,开启了公司全面的体制创新之旅。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遵循电力发展客观规律,围绕“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按照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方向,变革组织架构,压缩管理层级,缩短业务链条,实现协同高效运作。它统筹了人财物核心资源,优化“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五大业务模式,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效率效益和服务水平。
公司党组高度重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成立领导小组,按照“总体设计、试点先行、整体推进,安全稳定”的方针,在认真总结我国电力发展客观规律,紧密结合公司发展实际,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方案。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三集五大”体系成为了提升管理效率、破解管理难题的有力武器,更成为公司适应管理体制变革的必然选择。
创新层面解读
一个企业的管理体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具体地说是根据企业管理系统结构和组成方式,来规定企业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它的核心是管理机构设置、各管理机构职权的分配以及各机构间的相互协调。体制创新是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在原有管理体制下对管理系统结构和组成方式进行科学、有序的变革与调整的活动。
公司选择的“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道路,正是为了适应体制发展变革、满足国家对央企做优做大做强的必然要求。
第一,作为国有骨干企业,建立“三集五大”体系、加快管理体制建设是公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电力发展方式转变、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将有效解决管理层级多、链条长、核心资源配置效率低等体制性问题,改变粗放式发展方式,从而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提高服务水平。
第二,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做强主业、优化结构、强化管控,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建设“三集五大”体系、强化集团管控,是公司从实际出发,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的具体实践。集约化配置资源,加强管控核心业务,提高企业总部作为战略决策中心、资源配置中心、管理调控中心和电网调度中心(即“四个中心”)的核心作用,持续提高了公司的集团化运作水平,提升了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
第三,公司已进入以特高压为代表的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新阶段,以往各个管理层级下小而全的建设、检修、运维队伍,已不能满足大电网时期的建设、运行、维护要求。建设“三集五大”体系是公司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加快构建新型电网管理体制机制的选择,有力地发挥了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了企业活力。
第四,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过程中,公司还着重解决了主辅分离、主多分开等问题,厘清了核心资源与优势。从员工流入与流出、物资采购与供应,到工程建设、运维检修、市场营销等各环节,公司都建立了完整规范的管理秩序。
深挖体制潜力
经过一系列体制创新,公司的管理变革已深入影响到电网业务的最末单元,从省公司调控中心到县公司运行班组,公司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得到了优化调整,集团整体竞争力持续提升。
一是总部的战略决策中心地位持续加强,人财物等核心资源由分散运作向公司总部集中调配,公司运营监测(控)能力与集团化运作能力不断增强,集团运营效率效益显著提升。
二是公司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组织机构设置,先后理顺了跨区电网建设及运维、特高压电网建设及运维、招标采购、信息通信、科研、实体产业、金融产业等重要业务的管理体制和发展布局,业务布局更加合理,业务发展模式与路径更加清晰。
三是公司电网核心业务更加协同高效,随着“五大”体系的逐步磨合,运营流程更加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业务间的配合与协同作用更为突出,电网核心业务运营效率不断提高。
总体来说,建设“三集五大”体系是公司适应体制变革所做出的战略选择,更是新形势下打造具有一流创新能力、发展能力、服务能力、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公司的必由之路。目前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已进入磨合提升期,管理制度、流程、标准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体制创新的巨大潜力也将不断得到激发,创造出新的更大的成果。
(作者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