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电力公司:持续深化“三集五大” 深入推进“两个转变”
2013-01-14 13:53:40 来源:王宏志 李葛明
A-
A+
电力18讯: 作为“三集五大”体系一年建成的单位,青海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高质量完成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下一步,将对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全面系统总结,着力提高运行水平,增强体系运行效果,努力在集约化管理、运营机制建设、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挖掘典型,提炼特色和亮点,持续提升建设质量。
结合实际,体系建设稳中求好
青海公司按照“更加集约、更加扁平、更加专业”的目标,整合核心资源、优化业务流程,构建科学完整的运营体制机制,管理链条进一步缩短,业务流程进一步顺畅,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管理效率、经济效益和资源配置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业务更加集约高效。针对青海地域广阔,环境条件艰苦、人力资源紧缺、地(市)公司以下业务量小、县公司全部实现直供直管的实际,对“五大”业务实行了更加集约的集中管控。在“大规划”方面,将110千伏及以上电网规划、35千伏及以上项目评审集约至省公司,强化计划管控,建立规划计划修订闭环管理机制;在“大建设”方面,优化电网项目管控流程,将110千伏及以下项目集约到地(市)公司,330千伏及以上项目集约到省公司;在“大运行”方面,将330千伏及以上变电运行集中监控业务集约到省调,110千伏及以下业务集约到地调,实现省地两级调控;在“大检修”方面,实施检修专业化和运维一体化,合理布局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将地(市)公司所在地配电网运维业务集约到地(市)检修公司;在“大营销”方面,完善营销组织架构,地(市)公司集中电费账务处理,电费资金统一归集,95598业务集中到省公司层面。
架构更加精干扁平。按照“尊重差异、内核一致、顶层设计、同步实施”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进一步缩短管理链条,调度、电网建设等管理层级由原来的3级压缩为2级;信息通信、物资、审计、档案等管理层级由原来的2级压缩为1级;供电业务量相对较小的果洛公司,不设县供电公司,从3级压缩到2级。省、地(市)、县公司机构由变革前的433个减少到303个,精简率30%,实现了组织机构更加扁平、管理层次更加简化、管理效能更加高效的目标。
专业更加融合集成。充分发挥省公司经研院规划中心、技经中心、审计中心、设计公司业务互相联系的特点,结合实际建立了集规划、技经、设计、审计“四位一体”业务融合平台。既为经营和电网建设提供专项业务支撑服务,又建立了相关业务融合集成机制。审计适时参与规划设计等业务,超前控制成本和风险,规划设计协助提升工程审计水平,互相支持、协同工作。业务的深层次融合缓解了缺员问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
高效运行,体系建设效果显著
经过“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公司管理效能显著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充分验证了变革的科学性,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了公司科学发展。
电网规划编制效率提高30%以上,每年可节约成本500余万元;可研集约化管理、专业化评审,每年可核减项目估算投资1亿元以上。电网建设专业管理得到强化,建设项目数增加1.1倍,人均完成投资额增加1.2倍,初设评审按期完成率、工程竣工结算按期完成率均实现100%。省地两级调度实现“调控合一”,电网运行效率明显提高,管理链条缩短1/3,33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集中监控覆盖率96.9%,监控信息量下降80%以上,各类故障平均处理时间缩短30%以上。生产运维检修效率显著提升,输电运检、变电运维、变电检修及配电运检人员综合效率均高于国家电网系统平均水平。供电服务实现协同化运作,高压客户业扩报装平均接电时间缩短1.3天;95598热线电话人工接通率提升29.04%,故障抢修工单处理平均时长缩短35.95%,计量检定效率提升3.29倍,客户满意度提升5.78个百分点,客户投诉一次解决率达到100%。
公司“五大”体系业务定员与国家电网公司2008版劳动定员标准相比减少1990人,定员水平提高29.8%,主营业务人员配置率提高9.1个百分点。建立了“集中、统一、精益、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了标准流程覆盖100%,资产清查率100%,资金归集率100%,银行账户压缩44%,资金集中支付比率99%以上。构建省地一体化的物资管理体系,集中采购率达到100%,仓储资源优化率93.8%,盘活利库1535万元,整合仓储资源,仓库数量降低为8个。
持续改进,体系建设再上台阶
下一步,青海公司将对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全面系统总结,按照看“精神”找“重点”、看“方案”找“盲点”、看“问题”找“差距”的工作要求,着力提高运行水平,增强体系运行效果,努力在集约化管理、运营机制建设、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挖掘典型,提炼特色和亮点,持续提升建设质量。将体系建设成果固化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加快形成管理集中高效、资源集约共享、业务集成贯通的新型电网企业运营模式。持续改进“五大”专业运行机制,形成界面清晰、流程顺畅、权责统一的“五大”管理模式。继续深化人财物集约化管理,使各项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加快统一完善的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制度标准职责一体化建设,巩固体系建设成果,尽早使体系运行进入常态。
青海公司将通过持续提升“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质量与水平,不断深化“两个转变”,为创建“两个一流”、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结合实际,体系建设稳中求好
青海公司按照“更加集约、更加扁平、更加专业”的目标,整合核心资源、优化业务流程,构建科学完整的运营体制机制,管理链条进一步缩短,业务流程进一步顺畅,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管理效率、经济效益和资源配置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业务更加集约高效。针对青海地域广阔,环境条件艰苦、人力资源紧缺、地(市)公司以下业务量小、县公司全部实现直供直管的实际,对“五大”业务实行了更加集约的集中管控。在“大规划”方面,将110千伏及以上电网规划、35千伏及以上项目评审集约至省公司,强化计划管控,建立规划计划修订闭环管理机制;在“大建设”方面,优化电网项目管控流程,将110千伏及以下项目集约到地(市)公司,330千伏及以上项目集约到省公司;在“大运行”方面,将330千伏及以上变电运行集中监控业务集约到省调,110千伏及以下业务集约到地调,实现省地两级调控;在“大检修”方面,实施检修专业化和运维一体化,合理布局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将地(市)公司所在地配电网运维业务集约到地(市)检修公司;在“大营销”方面,完善营销组织架构,地(市)公司集中电费账务处理,电费资金统一归集,95598业务集中到省公司层面。
架构更加精干扁平。按照“尊重差异、内核一致、顶层设计、同步实施”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进一步缩短管理链条,调度、电网建设等管理层级由原来的3级压缩为2级;信息通信、物资、审计、档案等管理层级由原来的2级压缩为1级;供电业务量相对较小的果洛公司,不设县供电公司,从3级压缩到2级。省、地(市)、县公司机构由变革前的433个减少到303个,精简率30%,实现了组织机构更加扁平、管理层次更加简化、管理效能更加高效的目标。
专业更加融合集成。充分发挥省公司经研院规划中心、技经中心、审计中心、设计公司业务互相联系的特点,结合实际建立了集规划、技经、设计、审计“四位一体”业务融合平台。既为经营和电网建设提供专项业务支撑服务,又建立了相关业务融合集成机制。审计适时参与规划设计等业务,超前控制成本和风险,规划设计协助提升工程审计水平,互相支持、协同工作。业务的深层次融合缓解了缺员问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
高效运行,体系建设效果显著
经过“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公司管理效能显著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充分验证了变革的科学性,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了公司科学发展。
电网规划编制效率提高30%以上,每年可节约成本500余万元;可研集约化管理、专业化评审,每年可核减项目估算投资1亿元以上。电网建设专业管理得到强化,建设项目数增加1.1倍,人均完成投资额增加1.2倍,初设评审按期完成率、工程竣工结算按期完成率均实现100%。省地两级调度实现“调控合一”,电网运行效率明显提高,管理链条缩短1/3,33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集中监控覆盖率96.9%,监控信息量下降80%以上,各类故障平均处理时间缩短30%以上。生产运维检修效率显著提升,输电运检、变电运维、变电检修及配电运检人员综合效率均高于国家电网系统平均水平。供电服务实现协同化运作,高压客户业扩报装平均接电时间缩短1.3天;95598热线电话人工接通率提升29.04%,故障抢修工单处理平均时长缩短35.95%,计量检定效率提升3.29倍,客户满意度提升5.78个百分点,客户投诉一次解决率达到100%。
公司“五大”体系业务定员与国家电网公司2008版劳动定员标准相比减少1990人,定员水平提高29.8%,主营业务人员配置率提高9.1个百分点。建立了“集中、统一、精益、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了标准流程覆盖100%,资产清查率100%,资金归集率100%,银行账户压缩44%,资金集中支付比率99%以上。构建省地一体化的物资管理体系,集中采购率达到100%,仓储资源优化率93.8%,盘活利库1535万元,整合仓储资源,仓库数量降低为8个。
持续改进,体系建设再上台阶
下一步,青海公司将对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全面系统总结,按照看“精神”找“重点”、看“方案”找“盲点”、看“问题”找“差距”的工作要求,着力提高运行水平,增强体系运行效果,努力在集约化管理、运营机制建设、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挖掘典型,提炼特色和亮点,持续提升建设质量。将体系建设成果固化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加快形成管理集中高效、资源集约共享、业务集成贯通的新型电网企业运营模式。持续改进“五大”专业运行机制,形成界面清晰、流程顺畅、权责统一的“五大”管理模式。继续深化人财物集约化管理,使各项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加快统一完善的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制度标准职责一体化建设,巩固体系建设成果,尽早使体系运行进入常态。
青海公司将通过持续提升“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质量与水平,不断深化“两个转变”,为创建“两个一流”、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