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供电公司:110千伏区域自适应备自投成功投运
2015-06-03 08:52: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5月29日凌晨2点48分,随着最后一组实验的结束,成都电网中心城区两个110千伏变电站的区域自适应备自投成功投运。这是西南地区首次在中心城区电网区域控制中应用该技术,标志着成都电网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据了解,电网区域自适应备自投是指电网发生故障时,可结合当前电网运行方式,在区域电网之间,通过智能综合逻辑判断,快速隔离故障,准确合上相应的备用电源开关,恢复失压设备供电。这一技术可减少故障停电时间,大大提高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尤其在成都地区,可弥补中心城区变电站作为转供站且无快速备用电源的不足,对解决成都电网链式串供方式下电网故障后的供电恢复意义重大。
此次备自投投运的110千伏和平街变电站、110千伏荔枝巷变电站涉及成都主城区春熙路大型经济商圈、医院、报业集团等多个重要客户供电。这些客户供电需求高,服务难度大,加之是单电源串供的运行方式,供电可靠性低,优质服务工作往往较为被动。成都公司积极谋划,深入思考,提出了110千伏区域备自投课题。该公司各相关部门及工区技术骨干、系统内外技术专家多次交流探讨,并就区域备自投实施策略、与现有保护配合、二次回路接线、通信方式等各个方面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和可行性论证。
据悉,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重要客户停电次数、降低对主设备冲击,在备自投传动试验前,成都公司邀请公司各相关技术专家、负责人,就区域备自投传动方案、保护配置原则、调控运行要求、运维检修要求等问题进行会商,确保传动方案实施全面高效、操作配合有条不紊、事故预案完备实用。在成都公司各专业人员共同努力下,此次投运工作由原计划的5小时缩短至3小时,传动方案由原来的14次冲击试验降低至6次。
成都公司区域自适应备自投的投运,极大的缩短了故障恢复时间,打破了中心城区电网结构的局限性,为减少电量损失、做好优质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成都电网迎峰度夏提供了可靠的供电保障。(徐珊珊 李文君)
5月29日凌晨2点48分,随着最后一组实验的结束,成都电网中心城区两个110千伏变电站的区域自适应备自投成功投运。这是西南地区首次在中心城区电网区域控制中应用该技术,标志着成都电网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据了解,电网区域自适应备自投是指电网发生故障时,可结合当前电网运行方式,在区域电网之间,通过智能综合逻辑判断,快速隔离故障,准确合上相应的备用电源开关,恢复失压设备供电。这一技术可减少故障停电时间,大大提高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尤其在成都地区,可弥补中心城区变电站作为转供站且无快速备用电源的不足,对解决成都电网链式串供方式下电网故障后的供电恢复意义重大。
此次备自投投运的110千伏和平街变电站、110千伏荔枝巷变电站涉及成都主城区春熙路大型经济商圈、医院、报业集团等多个重要客户供电。这些客户供电需求高,服务难度大,加之是单电源串供的运行方式,供电可靠性低,优质服务工作往往较为被动。成都公司积极谋划,深入思考,提出了110千伏区域备自投课题。该公司各相关部门及工区技术骨干、系统内外技术专家多次交流探讨,并就区域备自投实施策略、与现有保护配合、二次回路接线、通信方式等各个方面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和可行性论证。
据悉,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重要客户停电次数、降低对主设备冲击,在备自投传动试验前,成都公司邀请公司各相关技术专家、负责人,就区域备自投传动方案、保护配置原则、调控运行要求、运维检修要求等问题进行会商,确保传动方案实施全面高效、操作配合有条不紊、事故预案完备实用。在成都公司各专业人员共同努力下,此次投运工作由原计划的5小时缩短至3小时,传动方案由原来的14次冲击试验降低至6次。
成都公司区域自适应备自投的投运,极大的缩短了故障恢复时间,打破了中心城区电网结构的局限性,为减少电量损失、做好优质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成都电网迎峰度夏提供了可靠的供电保障。(徐珊珊 李文君)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