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丨今年数万亿基建投资将向清洁能源等领域倾斜
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我国将进一步加码基础设施建设,水利、交通、能源等将成投资发力重点,一些涉及智能化和环保的新领域,如“互联网++”便捷交通建设、清洁能源工程建设等将获大力推动,一系列相关措施有望出台。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国将加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覆盖“水陆空”等领域。航道方面,将进一步完善通江达海、干支衔接的航道网络,提高干线航道通航能力和直线航道等级;铁路方面,将开工建设北京至雄安等铁路,加快建设北京至沈阳等高铁;航空方面,将积极推进北京、成都、青岛等新机场建设,推进一批枢纽机场改扩建和支线机场项目建设。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今年是“交通强国”建设的起步之年,各地纷纷提出交通基础设施联网提升、打造现代综合运输交通体系,地方层面交通基建投资累计规模将超2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些新领域成为投资重点。今年,我国要推动“互联网+”便捷交通建设,提升综合交通服务质量。同时,构建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加快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强电网、油气管网布局优化和互联互通等。
有分析人士表示,基建投资作为中国经济的“调节器”,受到宏观政策的主导,政策目标的鼎新必然引致基建投资的变革。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向绿色化和智能化倾斜,这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加快“互联网+”便捷交通建设,能明显带动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在大数据产业逐步成熟的大背景下,中国智慧交通产业正在快速发展,面临难得的投资机遇。
2018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将明显上行,有利于支撑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同时,今年以来土地出让金额同比上升明显,有望增加地方投资基建的财力。此外,京雄城际铁路已于2月底正式开工,随着雄安新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展开,预计后续一批项目将逐渐启动,成为2018年基建投资的重要构成部分。
有专家指出,要重视民间资本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尤其要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和电信等领域,规范有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利用多种运作方式盘活资产。
来源: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众多电力央企前领导任中央企业
2021-01-03
- 大唐集团原董事长陈飞虎去向落
2021-01-03
- 能建总经济师:电力投资建设的“
2020-12-31
- 国网旗下平高许继并入西电后,下
2020-12-25
- 章建华: 今后新能源发展基本不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