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主持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领导人会并讲话
3月23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海南三亚国际会议中心主持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3月23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海南三亚国际会议中心主持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泰国总理巴育、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通邢、缅甸副总统赛茂康和越南副总理范平明出席。这是会议开始前,李克强同与会领导人合影。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新华社三亚3月23日电(记者 郝亚琳、潘洁、郑玮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3日上午在海南三亚国际会议中心主持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同与会国家领导人围绕“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会议主题,共商澜湄合作发展大计。泰国总理巴育、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通邢、缅甸副总统赛茂康和越南副总理范平明出席。
李克强强调,亚洲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澜湄次区域国家也是受益者,这是我们谋发展、促合作的前提。中国与湄公河五国有着互尊互信、和睦相处、守望相助的良好传统,这也是我们开展合作的优势。好邻居是福,我们要用好成熟的沟通机制,以诚相待、互谅互让,有事商量着办,就能够不断增加澜湄国家间的政治互信,共同维护澜湄次区域和平稳定的好局面。
李克强指出,澜湄合作是新生事物,应坚持以下四个导向:
――共促和平稳定。无论国际、地区形势如何变幻,澜湄流域各国都是分不开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我们要为各国乃至本地区的发展和安全利益多做加法和乘法,培育持久和平、稳定发展的深厚土壤。
――坚持发展为先。要把发展作为贯穿澜湄合作始终的优先目标,把经济互补性转化为发展互助力。要坚持平等协商、优势互补、务实前瞻、开放包容的原则,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精神参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依托项目推进。现阶段可根据各国国情,在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五个优先方向探索合作,同时重点落实好“早期收获项目联合清单”确定的项目,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合作。
――促进开放包容。澜湄合作并不封闭排他,而是开放包容的。澜湄合作的三大支柱,与东盟共同体建设三大支柱高度契合,我们欢迎其他东盟成员国积极参与和提供支持。澜湄合作也完全可以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等既有机制相互补充。我们也欢迎域内外其他国家支持澜湄合作进程。
与会外国领导人高度赞赏中方为推动澜湄合作所作的重要贡献,他们表示,举办首次领导人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体现了各国共同期待。澜湄合作建立在睦邻友好、相互信任、平等尊重、互利共赢、共享发展基础之上,符合各国发展目标,顺应东盟一体化进程,是现有区域合作机制有益补充,将成为南南合作新范例。愿抓住机遇,落实共识,完善机制,深化在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跨境经济区建设、农业减贫、防灾抗灾、医疗卫生、环境和水资源、人文交流、执法安全等领域合作,应对共同挑战,促进本地区和平与发展,造福各国人民。他们还一致感谢中方近期对澜湄下游应急补水,认为这是中国睦邻友好政策的具体体现。
杨晶出席会议。
相关链接
●李克强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 众多电力央企前领导任中央企业
2021-01-03
- 大唐集团原董事长陈飞虎去向落
2021-01-03
- 能建总经济师:电力投资建设的“
2020-12-31
- 国网旗下平高许继并入西电后,下
2020-12-25
- 章建华: 今后新能源发展基本不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