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软实力是三峡集团紧迫而宏大的课题
2015-09-11 14:22:3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一个拥有强大软实力的企业,必定是有着崇高价值追求、深厚精神底蕴、优秀品牌文化的企业,必定是令人信服、受人信赖、众人尊敬的企业,必定是具有强大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的企业。
软实力是企业持久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软实力润物无声,对外引导、吸引和同化利益相关方,对内依靠、运用员工心智能量达到企业目标。软实力支撑发展,聚集高端人才资源,赢得优质合作伙伴,掌握标准制定权、市场话语权,软实力支撑发展的“硬”作用不一而足。
企业的硬实力与软实力之间,有着深刻的辩证关系。硬实力不济,只能寄身次席、叨陪末座;软实力不强,就行之不远、持之不继;硬软实力兼备、综合实力更强,人们才会敬之亲之,企业才能道正行远。
客观地说,目前三峡集团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尚不匹配。
单讲硬实力,三峡集团无论装机总量、单机规模,还是资金实力、技术实力、经营效益,在国内以至国际清洁能源领域,已拔得头筹。
若论软实力,我们在更好的发挥核心理念的引领作用方面还有待加强,在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三峡精神方面还有待提高,在更好的彰显三峡品牌、塑造三峡文化方面还有待提升。
卢纯董事长在年中工作会上强调指出:“树立软实力思维,高度重视核心理念、企业文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高度重视品牌和形象的无形价值,努力让硬实力更硬,综合实力更强”。
三峡集团的软实力承载着三峡工程的荣耀。三峡集团从一开始就站在巨人的肩上。形成在建设过程中、凝结在伟大工程里的三峡精神、三峡文化、三峡机制、三峡品牌,是三峡集团软实力的源头活水。我们打造软实力,不能抛开三峡工程另起炉灶,而要从更高的层面、更开阔的视野,在三峡工程的丰厚底蕴之上来提炼和升华。
三峡集团的软实力续写着三峡工程的荣光。三峡工程建成后,我们挥师挺进金沙江建设四座大型水利枢纽;长江电力荣膺“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惠誉、穆迪、标准普尔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均授予集团A/A2及以上评级;巴基斯坦卡洛特项目赢得“丝路基金”首单;凯乐塔项目登上几内亚国家货币,种种殊荣,既是软实力的体现,更为软实力添彩。
三峡集团的软实力打造,是一个紧迫而宏大的课题。
说其紧迫,是因为我们的精神文化宝藏尚未得到很好的挖掘提炼,也是因为我们对软实力的需求强烈而迫切。
互联网+时代,三峡集团的品牌形象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如何讲好三峡故事、传播三峡形象、打造“网上三峡”,如何善用媒体、引导舆论、创新表达,多年来我们投入不大、手段不多、成效不彰,网上、坊间经常无端受人诟病。
进入新的时期,“软实力”在竞争天平上越来越突显份量。资源配置从计划供 到市场竞争性获取,产业结构从单一水电到水电全产业链、新能源等多产业并存,发展阵地从主耕国内到布局海外。新的形势,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彰显价值引领、加强文化提炼、形成精神特质、统筹品牌塑造、推介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
说其宏大,是因为三峡工程的伟大,更是因为三峡集团目标的远大。
三峡工程的伟大,不等于三峡集团的伟大。三峡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举全国之力建设的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功在当代,惠及千秋。三峡工程凝聚着全国人民的支持,众多专家的智慧,参建单位的汗水,广大移民的奉献,绝非三峡集团一企之力、一家之功。躺在三峡工程的功劳簿上,建不成“百年三峡”品牌。
三峡集团所企盼的伟大,不止于三峡工程的伟大。三峡工程,是三峡集团建设伟大企业的启航之作。面向未来,我们要让三峡经验、三峡标准、三峡能力为世界水电开发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要全力推进“全球最大、国际领先、世界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这个更加宏大的目标;我们要努力完成从伟大工程向伟大企业的跨越。
从伟大工程向伟大企业迈进的过程,本质上,就是硬实力更硬、软实力更优,硬实力建设与软实力打造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过程。
软实力打造,要进一步弘扬价值理念。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构建一方和谐”的水电开发理念,“科学创新、人文关怀”为核心的三峡文化,“科学民主、求实创新,为国担当、廉洁奉献,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三峡精神,使其能够得到社会更深的认同、更广的关注、更好的美誉,引领我们未来的战略发展。
软实力打造,要进一步强化核心能力。要强化我们在水电行业的引领能力,完善和推广“三峡标准”;要强化我们在水电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带动整个行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要强化我们在风电、太阳能等领域的创新能力,形成特色、后来居上;要强化我们的资本运作能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深化合作。
软实力打造,要不断丰富企业文化。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在工地,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每一个三峡人都是三峡集团先进文化的代表,都是集团公司软实力的载体,都代表着三峡的风格、形象和情操。三峡人走出去,就该神清气爽,三峡人做事,就该风清气正,身为三峡人,就该与众不同,有着特殊的风骨和气度。
软实力打造,要在品牌形象建设上下硬功夫。相较于硬实力建设而言,我们缺乏软实力的保障、推进、评估与考核等机制。对于网络上、微信上不时出现诋毁三峡的“网络垃圾”,我们没有除弊祛垢的“网络清洁工”。对于有效传播三峡声音,建设“网上三峡”的浩大工程,我们既缺乏下笔有神的“文字工程师”,也急需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大音量话筒”。
如果说,硬实力是企业市场竞争的门票,那么,软实力就是企业最终赢得胜利的筹码。
百年伟业,精气传神。
如何让我们的核心理念更好地引领集团战略发展?如何让三峡精神和文化更好地吸引人、塑造人、凝聚人、鼓舞人?如何让三峡品牌和形象更好地影响人、打动人、说服人?
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作答的紧迫而宏大的课题。
一个拥有强大软实力的企业,必定是有着崇高价值追求、深厚精神底蕴、优秀品牌文化的企业,必定是令人信服、受人信赖、众人尊敬的企业,必定是具有强大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的企业。
软实力是企业持久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软实力润物无声,对外引导、吸引和同化利益相关方,对内依靠、运用员工心智能量达到企业目标。软实力支撑发展,聚集高端人才资源,赢得优质合作伙伴,掌握标准制定权、市场话语权,软实力支撑发展的“硬”作用不一而足。
企业的硬实力与软实力之间,有着深刻的辩证关系。硬实力不济,只能寄身次席、叨陪末座;软实力不强,就行之不远、持之不继;硬软实力兼备、综合实力更强,人们才会敬之亲之,企业才能道正行远。
客观地说,目前三峡集团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尚不匹配。
单讲硬实力,三峡集团无论装机总量、单机规模,还是资金实力、技术实力、经营效益,在国内以至国际清洁能源领域,已拔得头筹。
若论软实力,我们在更好的发挥核心理念的引领作用方面还有待加强,在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三峡精神方面还有待提高,在更好的彰显三峡品牌、塑造三峡文化方面还有待提升。
卢纯董事长在年中工作会上强调指出:“树立软实力思维,高度重视核心理念、企业文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高度重视品牌和形象的无形价值,努力让硬实力更硬,综合实力更强”。
三峡集团的软实力承载着三峡工程的荣耀。三峡集团从一开始就站在巨人的肩上。形成在建设过程中、凝结在伟大工程里的三峡精神、三峡文化、三峡机制、三峡品牌,是三峡集团软实力的源头活水。我们打造软实力,不能抛开三峡工程另起炉灶,而要从更高的层面、更开阔的视野,在三峡工程的丰厚底蕴之上来提炼和升华。
三峡集团的软实力续写着三峡工程的荣光。三峡工程建成后,我们挥师挺进金沙江建设四座大型水利枢纽;长江电力荣膺“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惠誉、穆迪、标准普尔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均授予集团A/A2及以上评级;巴基斯坦卡洛特项目赢得“丝路基金”首单;凯乐塔项目登上几内亚国家货币,种种殊荣,既是软实力的体现,更为软实力添彩。
三峡集团的软实力打造,是一个紧迫而宏大的课题。
说其紧迫,是因为我们的精神文化宝藏尚未得到很好的挖掘提炼,也是因为我们对软实力的需求强烈而迫切。
互联网+时代,三峡集团的品牌形象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如何讲好三峡故事、传播三峡形象、打造“网上三峡”,如何善用媒体、引导舆论、创新表达,多年来我们投入不大、手段不多、成效不彰,网上、坊间经常无端受人诟病。
进入新的时期,“软实力”在竞争天平上越来越突显份量。资源配置从计划供 到市场竞争性获取,产业结构从单一水电到水电全产业链、新能源等多产业并存,发展阵地从主耕国内到布局海外。新的形势,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彰显价值引领、加强文化提炼、形成精神特质、统筹品牌塑造、推介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
说其宏大,是因为三峡工程的伟大,更是因为三峡集团目标的远大。
三峡工程的伟大,不等于三峡集团的伟大。三峡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举全国之力建设的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功在当代,惠及千秋。三峡工程凝聚着全国人民的支持,众多专家的智慧,参建单位的汗水,广大移民的奉献,绝非三峡集团一企之力、一家之功。躺在三峡工程的功劳簿上,建不成“百年三峡”品牌。
三峡集团所企盼的伟大,不止于三峡工程的伟大。三峡工程,是三峡集团建设伟大企业的启航之作。面向未来,我们要让三峡经验、三峡标准、三峡能力为世界水电开发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要全力推进“全球最大、国际领先、世界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这个更加宏大的目标;我们要努力完成从伟大工程向伟大企业的跨越。
从伟大工程向伟大企业迈进的过程,本质上,就是硬实力更硬、软实力更优,硬实力建设与软实力打造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过程。
软实力打造,要进一步弘扬价值理念。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构建一方和谐”的水电开发理念,“科学创新、人文关怀”为核心的三峡文化,“科学民主、求实创新,为国担当、廉洁奉献,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三峡精神,使其能够得到社会更深的认同、更广的关注、更好的美誉,引领我们未来的战略发展。
软实力打造,要进一步强化核心能力。要强化我们在水电行业的引领能力,完善和推广“三峡标准”;要强化我们在水电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带动整个行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要强化我们在风电、太阳能等领域的创新能力,形成特色、后来居上;要强化我们的资本运作能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深化合作。
软实力打造,要不断丰富企业文化。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在工地,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每一个三峡人都是三峡集团先进文化的代表,都是集团公司软实力的载体,都代表着三峡的风格、形象和情操。三峡人走出去,就该神清气爽,三峡人做事,就该风清气正,身为三峡人,就该与众不同,有着特殊的风骨和气度。
软实力打造,要在品牌形象建设上下硬功夫。相较于硬实力建设而言,我们缺乏软实力的保障、推进、评估与考核等机制。对于网络上、微信上不时出现诋毁三峡的“网络垃圾”,我们没有除弊祛垢的“网络清洁工”。对于有效传播三峡声音,建设“网上三峡”的浩大工程,我们既缺乏下笔有神的“文字工程师”,也急需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大音量话筒”。
如果说,硬实力是企业市场竞争的门票,那么,软实力就是企业最终赢得胜利的筹码。
百年伟业,精气传神。
如何让我们的核心理念更好地引领集团战略发展?如何让三峡精神和文化更好地吸引人、塑造人、凝聚人、鼓舞人?如何让三峡品牌和形象更好地影响人、打动人、说服人?
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作答的紧迫而宏大的课题。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众多电力央企前领导任中央企业
2021-01-03
- 大唐集团原董事长陈飞虎去向落
2021-01-03
- 能建总经济师:电力投资建设的“
2020-12-31
- 国网旗下平高许继并入西电后,下
2020-12-25
- 章建华: 今后新能源发展基本不
2020-12-24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