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正文

观察 | 电动汽车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2018-07-25 15:06:0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由于电动汽车热效率比传统燃油汽车热效率高,加之电池技术的进步、成本的下降,以及电动汽车在无人驾驶、车联网等方面的优势,各国越来越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


我国也在采取相关措施推动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2017年9月底,政府部门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双积分政策"对车企的平均油耗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车企承担一定比例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义务,不达标的车企,将面临暂停申报汽车目录、停止部分传统汽车车型生产等严厉处罚。该办法于2018年4月1日起执行。

 


此外,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交汇点。一方面,风电、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风电已有平价上网示范项目,光伏平价上网不再遥远;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而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移动储能装置,可以通过有序充电、V2G(电动汽车入网)技术的发展等在为电网提供辅助服务,还可以作为"光储充微电网"的关键组成部分,间接或直接为电网消纳绿色电力做出积极贡献。

面临问题

虽然基于电动汽车的优点和国家的政策支持,电动汽车渗透率快速增加,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电动汽车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阻碍了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比如从用户角度来看,存在老旧小区充电难、冬季电能衰减过快、售价依然偏高等问题。从电网角度来看,在无序充电的情况下,电动汽车充电高峰同用电高峰存在部分重叠,对电网构成一定的负担。


为应对这些挑战,经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同有关专家交流,认为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配电网的升级改造需求尚待深入量化评估


目前配网层面对电动汽车的接纳能力还缺乏系统深入的调查分析。虽然从定性的角度,大家都看到了部分配网进行增容的必要性,但是未来电动汽车在哪些场所、增加到什么程度配网需要增容改造?这些场所现有的配网现状如何?怎样通过有序充电降低配网改造需求?这些问题有待量化分析。


二、充电桩利用率低造成相关基础设施的浪费


一方面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配网存在潜在的增容需求,但另一方面很多公共充电桩却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这是存在矛盾的方面。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课题报告2017 典型区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及互联互通调研报告》的调研,有4家运营商的充电桩使用时间每天小于1小时,有3家每天在1~2小时,有3家每天在2~3小时,有4家每天在3~4小时。而利用率低的原因包括:布局不合理、运维不及时、充电停车位被燃油车抢占、运营商之间信息和支付方式无法互联互通等。


三、电动汽车尚未与电网实现互动


虽然各方对V2G都寄予厚望,但从目前来看,除极少数车型外,电动汽车仅是从电网购电,单纯扮演了负荷的角色,远未实现有效互动。而仅作为负荷,则意味着电网承担了更多的调节服务供能,这一服务目前是单向的。


车网尚未大规模实现双向互动使得很多美好的畅想(电动汽车在高峰卖电、低谷买电,提供辅助服务)只停留在"PPT"层面。V2G落地的技术挑战、对电池的影响等都需要深入评估。

 

一些建议

为促进电动汽车发展,有专家建议针对电动汽车出台更有力度的分时电价政策(或依靠未来的电力现货市场)、从源头构建支撑电动汽车发展的绿色能源供给体系等。此外,还有专家给出了一条"实操"建议——成立电池(及充放电系统)投资运营管理平台公司。


  • 此类平台公司可覆盖电池投资、运营、管理、回收等各个环节,是相对垂直一体化的公司。除采用换电模式的电池,非换电汽车的电池也可纳入此类公司的管理范畴。电动汽车电池的所有权属于此类平台公司,用户相当于租用电池,而从大大减轻了用户的初始购车成本。


  • 除电池外,充电桩(充放电系统)也可纳入平台公司的管理范畴,这样有利于平台公司通过其管控中心实时掌握电池充放电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充放电的调度管理、有效实现车网互动。


  • 此类平台公司还有助于实现电池统一回收、打造储能电站实现梯级利用等。


当前,在电动汽车厂家各自为战的情况下,此类平台公司为服务多家企业不得不成为重资产公司,这使得很多公司对成立平台公司望而却步。因此,成立此类公司有赖于电池、充放电系统标准化工作的持续推进。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 · 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搭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
  • · 深度剖析:转供电何去何从?
  • · eo辣评 | 山西燃气集团初步落地,国新能源从“大哥”变“小弟”,前景堪忧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从中核薪酬改革说起 央企员工的工资可以比领导高吗?
  • · 国际油价下跌对煤化工影响几何
  •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三点原因致中国能源转型更为困难
  • · 关注|山东省自备电厂价格政策解读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赵文广:电力期货市场与期货合约特点
推荐阅读
  • · 藏在输配电价里的“隔墙供电”逻辑
  •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网改革文件看换帅后的新思路
  •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 · 谜一样的用电量增速?我国过去十年用电量低速增长的启示
  • ·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核心是各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
  • · “清洁煤电”热下的冷思考:超低排放的代价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触动谁的利益?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分析新版配额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
  • · 民营售电现阶段盈利模式分析、增值服务路线、业务定位
  • · 解读《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