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能否大发展,关键看这两点
氢能一度被视为终极能源,当下需要解决核心技术亟待突破,设施不够完善等挑战。2018年6月28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论坛”,聚焦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生态构建两大主题,探讨氢能在交通方面的发展,产业化应用的生态体系构建,及其在交通、电力等领域的应用与商业模式。
会议由清华大学、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国际氢能委员会联合主办,邀请了来自国内外政府与相关部门的领导、氢能产业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汽车、能源、等领域的企业代表就以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核心技术渐进,2050年需求将增10倍
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可以通过化石能源提取、可再生能源制备,拥具有明显的提取与应用优势,具有燃热值高、清洁无污染、利用形式多样、储运方便等优点。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指出,氢能是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式,具备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在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已经展开。日本企业已经开始利用太阳能电解水制氢、从生物和农业废料中制氢的技术路线,并建造出兆瓦级的可再生能源加氢站,并以此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基础配套设施进行建设与推广,此外还形成了分布式燃料电池系统并开始进行普及。在德国、美国等国家,相关的研究和应用也在持续进行当中。与此同时,氢燃料电池及其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与应用也得到迅速发展,商业化应用提速迅猛,以奔驰、丰田、现代为代表的企业纷纷推出了相关的车型。
在我国,燃料电池发动系统也一直是研发的重点。在政策层面,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指出,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在研发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引导并鼓励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开发。在研发领域,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和汽车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强度,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邱勇介绍,清华大学汽车系早在2004年就在欧阳明高院士的带领下,组建了车用氢燃料电池研发团队,主持了国家多个重大项目,化工系、材料系也分别在储氢、碳纳米管、燃料电池催化剂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在产业应用方面,我国车用燃料电池取得了一定进展,燃料电池的材料也得到明显的提升,商业化的示范运行正在铺开。上海、武汉、山东等地都开展了氢燃料电池相关项目研究与合作,我国氢燃料电池企业也在积极推进与国际燃料电池领导企业的合作,并不断深化,对产业链的布局也更加全面。
国际氢能委员会会发布的《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调研报告》显示,到 2050 年,氢能源需求将是目前的 10 倍。预计到2030 年, 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将达到 1000 万辆至 1500 万辆。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得各国和各大企业加大了对氢能产业的研发,希望通过发展氢能来解决能源安全,并掌握国际能源领域的制高点。
单打独斗不成,要靠产业生态破局
近年来,在国家科技计划和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的支持下,我国开展了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开发、示范、运营的工作,在燃料电池电堆系统、整车研发体系和制造能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进行了系统的示范运行。氢能已成为我国能源体系发展和能源转型的重要方面,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产业化的逐步推进,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指出,氢能产业在未来发展过程当中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产业化、商业化的进度较慢,一些关键技术与国外还存在差距,产业链较为薄弱、工程化的能力还需提升。二是在基础设施方面,制氢、供氢、加氢的系统先进性有待提升,制氢成本亟待降低。三是加强企业主体作用、提升技术标准和检测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一个共识是,要构建氢能产业的生态系统,需要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单纯靠市场和企业无法完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认为,充分发挥体制优势至关重要。氢能的应用牵扯到一系列的综合技术,从材料到运输、加氢, 乃至最后运行的全生命周期,需要一个清晰的操作路径,国家顶层设计尤为重要。可参考国际有效的氢能项目管理机制,进行规范的、系统化的顶层设计并实现系统化。此外,有企业代表表示,可适当通过一定的补贴、税收、碳交易等政策杠杆,推动氢燃料及相关企业的发展。
国内氢能行业相关企业必须加大研发和技术投入,在关键技术开发上,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快发展速度,才能在氢能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在此基础上,企业间可以通过产业联盟、行业组织等形成合力。
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建议,可通过组建产业联盟的方式,设立专项基金,将国内汽车企业、能源企业、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高校汇聚在一个平台上,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合作、产业孵化等方式,支持基础共性技术的研究和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为技术突破提供有力的支撑。
国际氢能委员会联席主席Yang Woong-chul表示,国际氢能委员会将致力于多边的国际合作,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发挥氢能委员会的作用,帮助企业实现氢能技术方面的创新,并与各个成员国家和企业来建立一个更加繁荣的氢能技术发展环境。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