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正文

光伏参与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任重而道远

  2018-06-25 23:02:03    来源:吴俊宏 太阳能光伏发电 
A- A+
电力18讯:


“
用“哀鸿遍野”这个词形容“531新政”对光伏行业的影响一点都不为过。6月6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与光伏行业协会部分企业代表的座谈会就光伏行业的键康发展提出了六点意见,"加大电力体制改革力度,切实推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是其中非常重要、也是业内非常期待的一条措施,更有业内人士将市场化交易视为光伏产业新的春天。在去补贴的残酷背景下,给市场注入强心剂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理性分析,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对提升光伏项目收益率的作用实在有限,而且是阶段性的。长期来看,光伏完全参与未来电力市场并具备和传统能源的竞争力还任重道远。


 

1

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对光伏收益

提升的作用有限

 

新政下,对于有指标的项目补贴损失额度为0.05元/kWh,对于没有指标的项目补贴损失额度为037元/kWh(即考虑不拿补贴)。通过分布式发电交易手段对光伏收益提升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可以以相比标杆上网电价更高的价格卖给附近工商业用户;二是就近交易不用考虑交易范围以外的输配电价,减少了交易成本,但仍要考虑交易范国内的“过网费”。

 

在这一逻辑下,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弥补“降补”的损失就很好计算了。通过分布式发电交易手段能拿回多少损失则主要取决于项目参与交易的电量、交易电价和“过网费”。而对于完全自我消纳的分布式项目而言,由于没有余电能够参与交易,则享受不了市场化交易带来的红利,也就是说这类项目完全不能通过市场化交易弥补“降补”带来的损失。

 

所幸的是,在现有规则下,光伏参与分布式发电交易无需考核偏差电量和交易曲线,“过网费”在现有输配电价机制下也相对偏低。然而即便如此,项目通过分布式交易提升的收益也很有限,并不能完全抵消“降补”带来的收益损失。


2

未来电力市场环境下光伏市场化交易

将面临更残酷的事实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总体而言仍处于起步阶段,交易规则还比较简单,辅助服务市场对于电力交易的重要性和奖惩机制仍有待体现,输配电价机制的合理性也有待完善。然而当我国真正完成电力市场建设后,未来光伏参与分布式发电交易将面临更残酷的事实。


一是参与交易电量部分的“过问费”很可能比现在价格更高,并且考虑交叉补贴因素后该部分交易成本将进一步抬高。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并不是孤立的就某一项内容进行的改革,输配电价、电力市场、配售电等都是协同一体化的改革。在光伏行业纷纷叫屈的今日,电改另一个主力军增量配电网早已在不停喊冤。增量配电改革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现有输配电价机制对配电成本的合理反映。而一旦通过增量配电业务对标后发现应该抬升配电部分“过网费”时,分布式光伏也将付出更高的交易成本。

 

二是偏差考核和发电曲线的问题。偏差考核和发电曲线是未来电力市场环境下光伏参与市场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众所周知,光伏的发电曲线是不可控的,那就需要通过购买辅助服务解决这个问题,随着辅助服务市场的完善。这绝对是一笔可观的成本费用,这也将导致未来光伏参与分布式发电交易成本的进一步上升。而且一旦光伏参与现货市场,这些问题将更加突出。

 

3

认清形势比盲目期望更重要

 

目前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才刚起步,很多规则并不完善,但是对于光伏项目参与分布式发电交易而言,也给了光伏行业适应电力市场的一个缓冲期。在“降补”背景和现有的分布式发电交易规则下,即便随着光伏成本的降低。光伏项目通过分布式发电交易能够实现可观的收益率,但行业也要认清形势,应具有对未来电力市场环境的忧患意识。

 

毫无疑问,以光伏为代表的绿色能源将是未来能源系统的主力军。但未来能源系统一定不是能源品种和市场机制孤立存在的系统,而是不同能源种类和市场机制耦合的复杂系统。同样,对于光伏投资而言,未来考虑的不仅仅是光伏本身参与市场化交易如何收益,而是如何结合诸如配电网、储能等形成具有互补性的、可持续性的综合能源系统,而这效类综合能源系统,才真正具备未来市场地化交易的竞争力。

 

 

文丨吴俊宏  

中电工程华东院系统规划研究中心智慧能源室主任

原文发表在《中国能源报》2018年6月18日,题目:市场交易难成光伏救命稻草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 · 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搭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
  • · 深度剖析:转供电何去何从?
  • · eo辣评 | 山西燃气集团初步落地,国新能源从“大哥”变“小弟”,前景堪忧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从中核薪酬改革说起 央企员工的工资可以比领导高吗?
  • · 国际油价下跌对煤化工影响几何
  •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三点原因致中国能源转型更为困难
  • · 关注|山东省自备电厂价格政策解读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赵文广:电力期货市场与期货合约特点
推荐阅读
  • · 藏在输配电价里的“隔墙供电”逻辑
  •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网改革文件看换帅后的新思路
  •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 · 谜一样的用电量增速?我国过去十年用电量低速增长的启示
  • ·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核心是各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
  • · “清洁煤电”热下的冷思考:超低排放的代价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触动谁的利益?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分析新版配额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
  • · 民营售电现阶段盈利模式分析、增值服务路线、业务定位
  • · 解读《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