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参与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任重而道远
1 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对光伏收益 提升的作用有限
新政下,对于有指标的项目补贴损失额度为0.05元/kWh,对于没有指标的项目补贴损失额度为037元/kWh(即考虑不拿补贴)。通过分布式发电交易手段对光伏收益提升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可以以相比标杆上网电价更高的价格卖给附近工商业用户;二是就近交易不用考虑交易范围以外的输配电价,减少了交易成本,但仍要考虑交易范国内的“过网费”。
在这一逻辑下,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弥补“降补”的损失就很好计算了。通过分布式发电交易手段能拿回多少损失则主要取决于项目参与交易的电量、交易电价和“过网费”。而对于完全自我消纳的分布式项目而言,由于没有余电能够参与交易,则享受不了市场化交易带来的红利,也就是说这类项目完全不能通过市场化交易弥补“降补”带来的损失。
所幸的是,在现有规则下,光伏参与分布式发电交易无需考核偏差电量和交易曲线,“过网费”在现有输配电价机制下也相对偏低。然而即便如此,项目通过分布式交易提升的收益也很有限,并不能完全抵消“降补”带来的收益损失。
2 未来电力市场环境下光伏市场化交易 将面临更残酷的事实
一是参与交易电量部分的“过问费”很可能比现在价格更高,并且考虑交叉补贴因素后该部分交易成本将进一步抬高。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并不是孤立的就某一项内容进行的改革,输配电价、电力市场、配售电等都是协同一体化的改革。在光伏行业纷纷叫屈的今日,电改另一个主力军增量配电网早已在不停喊冤。增量配电改革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现有输配电价机制对配电成本的合理反映。而一旦通过增量配电业务对标后发现应该抬升配电部分“过网费”时,分布式光伏也将付出更高的交易成本。
二是偏差考核和发电曲线的问题。偏差考核和发电曲线是未来电力市场环境下光伏参与市场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众所周知,光伏的发电曲线是不可控的,那就需要通过购买辅助服务解决这个问题,随着辅助服务市场的完善。这绝对是一笔可观的成本费用,这也将导致未来光伏参与分布式发电交易成本的进一步上升。而且一旦光伏参与现货市场,这些问题将更加突出。
3 认清形势比盲目期望更重要
目前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才刚起步,很多规则并不完善,但是对于光伏项目参与分布式发电交易而言,也给了光伏行业适应电力市场的一个缓冲期。在“降补”背景和现有的分布式发电交易规则下,即便随着光伏成本的降低。光伏项目通过分布式发电交易能够实现可观的收益率,但行业也要认清形势,应具有对未来电力市场环境的忧患意识。
毫无疑问,以光伏为代表的绿色能源将是未来能源系统的主力军。但未来能源系统一定不是能源品种和市场机制孤立存在的系统,而是不同能源种类和市场机制耦合的复杂系统。同样,对于光伏投资而言,未来考虑的不仅仅是光伏本身参与市场化交易如何收益,而是如何结合诸如配电网、储能等形成具有互补性的、可持续性的综合能源系统,而这效类综合能源系统,才真正具备未来市场地化交易的竞争力。
文丨吴俊宏 中电工程华东院系统规划研究中心智慧能源室主任 原文发表在《中国能源报》2018年6月18日,题目:市场交易难成光伏救命稻草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