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正文

云臻专栏|从取消长协资格看云南电力市场风险防控机制

  2018-05-24 20:56:33    来源:售电那点事儿 
A- A+
电力18讯:

 2018年3月份以来,昆明电力交易中心连续三个月发布了取消部分市场主体长协(年度、月度双边)交易结果及长协资格的通知。共计5户电力用户因月度用电量累计出现三个月低于其长协电量80%或累计出现2个月低于其长协交易电量60%,而被取消后续月份的年度、月度长协交易结果和长协资格。

 

单从处罚结果来看,取消电力用户后续月份长协交易结果和长协资格显得过于严厉,增加了市场主体长协交易成本,但从防范长协市场履约风险,确保市场平稳有序运行的角度来看,实则是在观大势中谋全局。

 

溯本追源:市场灵活度与市场风险的悖论


市场灵活度和风险控制是市场机制设计必须考量的两个重要因素,高灵活度的市场可显著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但也容易带来次生市场风险,需要额外的市场边界来对风险加以约束。在改革初期,为防止市场风险,云南电力市场在交易上“强约束”,限制条件较多;在结算上发用电侧、计量点之间拉扯结算,呈现“高耦合”的特点。近年来,云南电力市场大力推动月度长协、电量互保、价格联动、事后合约转让等机制落地,市场交易开始向“灵活性”转变,结算上也逐步过渡到“弱耦合”,直到2018年完全实现“解耦合”,大大增强了市场的灵活性和活跃度,长协交易逐步成为云南电力市场最为主要的交易品种之一,伴随而来的是长协电量交割和履约的风险也随之加大。为此,云南电力市场探索建立完整的事前能力控制、事中跟踪调整、事后合约转让机制,并采用引导与惩罚并举措施促进市场主体提高长协履约率,以加强市场灵活度增加后市场风险的防控,有效保障电网发供电平衡和市场的平稳运行。

 

见微知著:市场设计者的初心


电力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健康、稳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已成为市场主体的核心诉求之一。云南电力市场在推动中长期交易朝灵活、高效方向发展的同时,采用科学的方法平抑市场风险,体现了市场设计者良好的全局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观一叶而知秋”,从市场规则整体设计来看,对长协履约率的动态分析和干预仅仅是云南电力市场风险防控机制的措施之一,诸如交易行为评价、市场力抑制等抵御风险的措施在市场中也是屡见不鲜,市场设计者强化市场引导和风险识别的初心可见一斑。

 

强化引导:营造良好市场氛围


强化市场引导关键在于建立遵守市场秩序激励和违反市场秩序惩戒的市场机制。目前,云南电力市场已建立了市场主体管理标准,规范了入市与退市的流程和方式,界定了市场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为市场主体提供了行为准则和规范。还将风险防控融入到交易行为信用评价,多维度分析市场主体交易行为,建立科学、系统的行为评价机制,妥善应对电力市场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并为市场主体提供合作伙伴的有效参考,降低市场参与风险和成本。同时主动建立市场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动态分析市场运营情况,识别电力交易中的业务风险,以风险提示书等形式公开发布预警,提醒市场主题妥善规避和处置风险,2017年共发布市场风险提示书5份。总体而言,通过加强过程管理,在市场主体间营造了参与、尊重、维护市场的良好氛围,为市场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手握戒尺:防范风险于未然


为有效打击“恶意串通”“操纵市场”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云南电力市场在电力交易组织过程中,通过加强市场异常管理,防范风险于未然。首先是建立串谋报价抑制机制,在集中撮合过程中,出现3家及以上未成交的非同一集团主体各段申报电价均相同,且未成交电量占总申报量比例超过20%,电厂未成交电量按最低限价处理,用户或售电公司未成交电量按最高限价处理。其次是实行用电合理性校验,限制用户申报电量不得超过前12个月最大月用电量的1.1倍扣减前序成交电量,售电公司申报电量不得超过前12个月其服务用户最大月用电量之和扣减前序成交电量,确保长协电量可有效完成交割。再次是建立科学的市场干预和刹车机制,当出现电力系统安全无法保障、系统调峰、调频容量无法满足要求、市场主体滥用市场力导致市场失灵或交易系统故障等异常情况时,经主管部门同意后干预或暂停市场交易,避免风险扩大。从市场效果来看,2018年1至4月市场运营较为平稳,成交价格较好体现了供需形势变化,且未出现大幅波动,电力用户合同履约率97.93%。

 

电力市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是成熟电力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国尚处在起步摸索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电力交易机构作为市场运营主体,应加强探索更加科学、有效、全面的防范机制和干预措施,为市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 · 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搭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
  • · 深度剖析:转供电何去何从?
  • · eo辣评 | 山西燃气集团初步落地,国新能源从“大哥”变“小弟”,前景堪忧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从中核薪酬改革说起 央企员工的工资可以比领导高吗?
  • · 国际油价下跌对煤化工影响几何
  •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三点原因致中国能源转型更为困难
  • · 关注|山东省自备电厂价格政策解读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赵文广:电力期货市场与期货合约特点
推荐阅读
  • · 藏在输配电价里的“隔墙供电”逻辑
  •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网改革文件看换帅后的新思路
  •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 · 谜一样的用电量增速?我国过去十年用电量低速增长的启示
  • ·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核心是各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
  • · “清洁煤电”热下的冷思考:超低排放的代价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触动谁的利益?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分析新版配额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
  • · 民营售电现阶段盈利模式分析、增值服务路线、业务定位
  • · 解读《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