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电价又降!电价改革本质为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首次明确了降低电价的量化指标——“要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
在中国销售电价体系中,一般工商业的用电配电成本最低、供需最为灵活,但却由于交叉补贴存在,承受着最高的电价。根据相关数据,现行一般工商业用电三个电压等级的平均销售价格每千瓦时分别为0.7707元、0.7518元、0.7321元。按照政府提出的目标,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10%,意味着每千瓦时至少存在7分钱的下降空间。
但是实际上,这并不是工商电价第一次被降价了!
早在2002年,有关部门就提出电改相关问题。当时采用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政府管制下价格与成本背离和工商业交叉补贴居民的销售电价结构“双扭曲”的定价方式,降低居民用电且不增加政府负担。到2005年开始电力改革继续降低电价。在2016年初,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降低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一般工商业销售电价。此次电价调整降低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全国平均每千瓦时约3分钱,降低一般工商业销售电价全国平均每千瓦时约3分钱。
通过降低电价来推进电改成为政府频频使用的招数,尽管被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是头痛医脚。但在市场化改革带来的诸多红利之中,价格红利作为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关键因素,受到了最为广泛的关注。而降电价效果明显,这也让不少人误认为“电改就是降价”。
但其实,电改的内涵和外延,比单纯降电价要广阔得多,需要兼顾安全、经济、环保、效率、民生保障等多重需求,短期内的价格走势既不是改革目标,也不能作为改革成效评价标准。而以下几点需要知道:
一、电价高低不能作简单的对比
电价不能简单作对比的一大原因是,不同国家的资源不同。比如,中国和美国两国的资源占比就很不一样的。美国自页岩气革命后,天然气价格大幅度下降,燃气发电成本也随之大幅度下降,导致整个发电的总体成本大幅度下降,使得销售电价下降。中国资源禀赋则比不上美国,富煤贫油少气,一次能源价格本身比人家高,加上燃煤火电环保设施投运,燃煤发电的平均成本高于美国燃气发电成本。
电价不能简单作对比的另一大原因是,中美两国居民收入差距大,简单比较价格水平没有意义。尽管中国与美国的电价水平基本持平,但相比而言,美国民众的收入水平比中国的高不少。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比东南亚国家高,但是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的电价水平均高于中国,可见电价与收入水平不能简单类比。
二、中国居民电价低于美国,工业电价高于美国
由于页岩气革命,美国主要用成本较低的天然气发电,发电成本约为每千瓦时4-5美分,而中国主力电源为燃煤机组,发电成本约为6美分。尽管美国的发电成本低于中国,但中国销售电价水平与美国大体相当,主要因为中国输配电成本较低。此外,由于中国工商业用户承担了对居民的交叉补贴,中国工商业电价比美国高45%,美国居民电价比中国高41%。
具体数据为,中国销售电价总水平约为每千瓦时0.10美元,与美国基本持平。其中,中国工商业电价为每千瓦时0.102美元,高于美国的0.07美元,中国居民电价约为每千瓦时0.085美元,低于美国的0.12美元。
三、有效降低工业电价
2016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两次降低电价:一次是1月份,通过实施煤电价格联动,燃煤机组上网电价、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每千瓦时3分钱,可减轻工商企业电费支出近300 亿元。另一次则目前正在组织实施,通过统筹利用取消化肥优惠电价等腾出的空间,再次降低电价,涉及降价的21个省份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每千瓦时1.05分钱、大工业电价平均降低每千瓦时1.1分钱,可减轻工商企业电费支出约170亿元。两次降价合计,可减轻工商企业电费支出负担470亿元左右。
但是相关人士指出,指望降电价来救工业,对于个别行业、个别企业可能有用,但对于大多数依旧是无能为力。
四、电价改革的本质不是降低电价,是提升效率
相关专家指出,电价改革、降低电价本质上是提升效率,减少浪费,减少决策失误,改善成本结构,也就是去除掉电价中不合理的因素,使电价回归到正常的价值。
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还有一些电价上升的因素。其一是煤价,目前是以燃煤发电为主,煤价现在处于历史的低位,那么煤炭价格将来会不会回升?其二,燃煤发电带来污染,环保标准的提高,会增加发电成本。相对而言,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发电成本更高,如果它们的占比提升,整体的发电成本将会推高。其三,偏远地区需要继续做好电力供应,这些地区的电力普遍服务均需要不同省份之间的交叉补贴来支持。
五、应该让居民电价补贴更公平更有效
发展中国家对居民用电进行补贴有其合理性,不只是中国在做。交叉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普通居民基本生活用电,减轻居民的电力消费支出压力,扩大用电范围,有利于国民生产力的普遍提高。但是,随着能源价格走高和节能减排压力的加大,交叉补贴的种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① 交叉补贴实质是价格扭曲,不仅扭曲电力市场,而且扭曲其他相关经济部门,成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阻碍。
② 低电价可能会导致电力的过度消费,而我国又是以燃煤发电为主,电力消费的不合理增加会导致煤炭消费的增加,增加了废气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加重环境压力,限制节能减排的空间。
③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补贴设计的缺陷,目前交叉补贴最大受益者常常是不需要补贴的居民。贫困居民,没有接入电网的居民和电力消费量非常小的居民,根本就没有或者是只获得非常少的补贴。目前的无目标的交叉补贴实质上大部分补贴了中等以上收入的人群(用电多)。这和补贴初衷背道而驰,因此,目前的无目标电力补贴不公平而且缺乏效率。
总结来说,电改的方向,应该是建立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监管机制,充分体现电力的商品属性,发挥好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