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正文

中国碳市场为世界污染物减排提供新动能

  2018-03-09 11:45:47    来源: 陈敏曦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A- A+
电力18讯:

   1月4日,原北美碳披露项目特别顾问Paula DiPerna就中国碳市场建设接受彭博新能源财经专访时表示,中国着力构建的通过金融手段治理污染物排放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将在世界范围内起到表率作用,为世界污染物减排提供新动能。

 
 
  2017年12月19日,中国宣布了一项旨在减少发电厂煤炭使用量的限额交易计划,此举有望诞生出世界最大的碳市场,尽管这一市场规模没有最初设想的那么大。曾帮助中国建设第一个区域性碳交易试点项目的DiPerna说,中国碳交易的推进将有力促进碳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互联,并进一步引导竞争。目前世界范围已有由欧盟主导,40国(管辖区)已计划启动其污染物排放交易市场。
  DiPerna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最先开发并启用配额交易制度,以修正硫化物引起的酸雨问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中国将这一金融手段引进并改良,用以治理碳排放问题,而美国却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中国对于碳排放高度关注。碳市场可以看作是促进整个经济链条绿色发展的有效工具。美国现阶段对于配额交易制度还没有进行相关的完善,而中国却将这一金融手段不断完善并加以有效利用,使污染物治理体系更加强健和良性发展。
  中国在电力行业的污染物排放管理上大放异彩,这是一次重大的结构性转变,在2008年之后开始的七个试点项目中,逐渐使配额交易制度的概念合法化。
  中国已经用了10年的时间使人们认识并学习碳排放交易的理念和规则,这就好比是一座关于电力生产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的大学,这也为世界各国作出表率。
  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电力生产污染物排放来说,碳交易体系都相对薄弱,甚至是欧盟。相对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所有的碳市场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组成单元。中国碳市场的组建,将逐渐主导并促进全球碳市场的互联,并使其日益壮大。
 
 
  要利用市场的价格机制以控制和减缓污染物的排放,需要大量的交易增长来达成碳资产的流动性。这要求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作保障。中国碳市场逐渐向线上操作形式发展,这也促使该市场的互联性逐渐被培育并强大。
  碳价格是一种固有的成本——随着配额交易的到来,隐性价格将逐渐显现出来。这样的交易形式初期只存在于发电行业,随着发展,将逐渐涉及到电力用户。减碳成本并不像蛋糕上的樱桃,只附着于产业链上游的发电行业,其将通过电力市场逐渐向全产业链渗透。
  同时,碳市场的构建使得发电企业将不得不改善其内部产能,聘请顾问,并计算出污染物排放量与碳交易价格的合理区间。目前碳排放交易价格在中国大致为4美元/吨,在加州13美元/吨,在欧盟是6美元/吨。随着全球碳市场的发展,减碳成本将像外汇一样进行交易和管理。
  美国对于污染物排放治理国家性政策计划的缺失,对于该国国内试图成为减排倡导者的公司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损失。欧洲大多数碳交易都是在欧盟污染物排放交易系统的引导下在英国伦敦进行,而在纽约却没有真正的碳交易部门。
  而就在十年前,美国众多致力于减排的公司对于处理减排问题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以金融手段赋予碳合理的价格,并利用交易的形式来减少碳排放。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于2003成立,到2010年底停业。从现实情况看,未来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美国甚至世界各国对于减排污染物的意识逐渐觉醒,只是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来统筹协调相关事务。美国已经失去了至关重要的10年时间,但所有相信科学的人仍对以金融手段促进污染物排放治理的机制和效果充满信心。
  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像其他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一样,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可靠的交易员,以及市场主体对于碳交易机制,以及对减排所产生的环境效益的认同。
  同时,碳交易也需要建立在真实、透明、可信的环境测量及核查数据之上,以引导市场主体积极进入市场,以产生更多的交易达成并促成碳资产的流动性,最终达到与减排成本相对应的碳交易价格,并促进污染物减排效果的提升。当市场交易和市场环境达到真实的公平、透明、可信,市场价格信号的产生将会进一步刺激投资,并形成创新革命新的浪潮。(消息来源于彭博新能源财经官网)
 
 
版权声明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年2期,译者系本刊记者。
 
本文系《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独家稿件,版权所有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tags标签: 碳市场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新机遇、新发展中的碳市场
  • 新机遇、新发展中的碳市场
  • 王志轩:碳市场将成为我国电力绿色发展的强劲东风
  • 北京碳市场有多大?累计成交配额达到上千万吨,交易额已经
  • 北京碳市场有多大?累计成交配额达到上千万吨,交易额已经
  • 碳市场要获得成功,关键在哪里?
  • 全国碳市场最终落地 暂时不会给发电企业造成直接的额
  • 全国碳市场开启将优化能源行业结构
  • 全国碳市场开启将优化能源行业结构
  • 截至2017年11月30日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4.65亿吨,成交
编辑推荐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 · 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搭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
  • · 深度剖析:转供电何去何从?
  • · eo辣评 | 山西燃气集团初步落地,国新能源从“大哥”变“小弟”,前景堪忧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从中核薪酬改革说起 央企员工的工资可以比领导高吗?
  • · 国际油价下跌对煤化工影响几何
  •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三点原因致中国能源转型更为困难
  • · 关注|山东省自备电厂价格政策解读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赵文广:电力期货市场与期货合约特点
推荐阅读
  • · 藏在输配电价里的“隔墙供电”逻辑
  •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网改革文件看换帅后的新思路
  •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 · 谜一样的用电量增速?我国过去十年用电量低速增长的启示
  • ·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核心是各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
  • · “清洁煤电”热下的冷思考:超低排放的代价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触动谁的利益?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分析新版配额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
  • · 民营售电现阶段盈利模式分析、增值服务路线、业务定位
  • · 解读《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