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正文

行业观察丨“煤改电”实践者看“煤改电”

  2017-12-25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煤改电”实践者看“煤改电”

贾海生

  清洁能源替代利国利民,是大势所趋,目前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这项工作开始于北京。当年北京地区推行“煤改电”,2003年的企业探索只是几百户;2006年的政府试点达到几千户;2007年开始在核心区推广每年改造几万户;2015年进而在全市范围开展,2016、2017两年每年完成几十万户,迄今累计完成居民“煤改电”近110万户。但即便加上“煤改气”,北京地区仍未实现完全使用清洁能源采暖,在山区仍有近二十万户居民延续使用传统采暖方式。可见,在没有改造经验的地区,一下子要完成几十万上百万户的任务,是不现实不科学的。

  作为一名从事“煤改电”工作多年的实践者,经历了“煤改电”从电网企业的自身探索到政府部门的试点项目,从首都核心区逐步开展到北京市全面推进的全过程。时至岁末,回顾十几年来的所见所闻,有了一些宏观的思考,现与大家分享。

  在以保护环境为目标的能源替代中,我们有燃气、电力、太阳能等很多选择,其中电能可以说是最优选择。

  一是干净―――与生俱来的使用终端零排放的清洁性。其他各种能源,要么排碳,要么排氮,要么排硫,有的甚至多种排放均有。

  二是安全―――无可比拟的对使用者毫秒级保护的安全性。电能既不会爆炸,又不会中毒,至于触电风险,触电防护能在数十毫秒内完成。

  三是便捷―――得天独厚的转换操控的便捷性。一按开关,万事俱备。无论何种用电器具,大小强弱操控自如还可以实现遥控操作。

  四是万能―――无与伦比的对其他能源的全方位可替代性。有了足够的电能,便可以驱动生产生活的各类设备设施器物工具,而其他能源都没有这么万能。在距离天安门两千米的北京草厂社区,多年前曾实施过“煤改气”,今年二次进行了电采暖改造,其中近240户居民除传统日常用电外,厨炊暖浴均使用电能,实现了全电家居生活。

  但是,从经济性来说,在普遍的印象中,无论是建设投资还是使用成本,电采暖都会高于其他采暖形式,政府也会面临更多的财政补贴压力。如果只进行简单的直接对比,这种印象是成立的。但是如果进行全面、通盘考虑分析,这种印象则是片面的,电采暖的这种“高”投入有其合理性并会带来更高的回报。

  其一,环境效益的高回报。由于电能零排放的特性,可以在需求侧从根本上彻底免除治理环境清洁大气的资金投入。

  其二,规模化效益的高回报。在供给侧,电能由一次能源转换为二次能源的过程中当然会产生排放,由于是集中规模化生产,无论是能源使用效率还是排放治理效率,都要远远优于其他能源的分散式消费。

  其三,免除中间环节的高回报。使用电采暖,电能从生产厂房直达使用终端,没有中间环节,不需要道路运输物流配送,不需要压力容器仓储保管,规避许多风险。

  其四,惠及民生的高回报。作为关乎经济民生的基础设施,电网建设改造到位后,每户的负荷水平可达到6~9千瓦。不但可以满足生活所需的各种能源需求,对于农村地区,还可以满足小型的生产需求,使农村电气化成为促进农民致富提升生活品质的方式之一。

  其五,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回报。目前,在终端消费领域的能源供应商大多为地方国企,唯有电能是央企。按照责任划分,如果采用电能就可获得来自央企对地方的大额投资,可大幅缓解地方政府的直接投资压力。而且,伴随电采暖而来的电网建设改造升级会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能源动力。

  电能是二次能源,是由其他各种能源(煤、水、风、光、核等)转换而来。在享受电能的各种便利的同时,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转换的成本,是必须要承受的,也是值得承受的。作为环境治理主体的地方政府,替代燃煤取暖的建设投资与使用补贴的确是一项非常大的支出,但当这项支出作为一项民生任务必须要支出的时候,就要综合考虑投入产出的性价比。

  事实上,电采暖投资与使用成本高于其他采暖方式的幅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从北京已经完成改造的地区来看,“煤改电”与“煤改气”相比,前者成本比后者只高出大约10%。

  2016~2017年度采暖季,政府用于农村电采暖的电费补贴为户均555元,远低于2000元的补贴上限。对于目前电采暖使用过程中给居民带来的生活成本压力,一方面要靠深化电力市场改革打通交易环节开辟降价空间,另一方面则可靠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支付能力。

  一味强调用低成本来维持高品质,用短期眼光看待长期投资,是不现实不科学的。清洁能源替代,是好事是任务,同时也需要资金需要时间,因此相关工作也需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作者单位:北京市电力公司)

王萍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 · 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搭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
  • · 深度剖析:转供电何去何从?
  • · eo辣评 | 山西燃气集团初步落地,国新能源从“大哥”变“小弟”,前景堪忧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从中核薪酬改革说起 央企员工的工资可以比领导高吗?
  • · 国际油价下跌对煤化工影响几何
  •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三点原因致中国能源转型更为困难
  • · 关注|山东省自备电厂价格政策解读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赵文广:电力期货市场与期货合约特点
推荐阅读
  • · 藏在输配电价里的“隔墙供电”逻辑
  •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网改革文件看换帅后的新思路
  •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 · 谜一样的用电量增速?我国过去十年用电量低速增长的启示
  • ·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核心是各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
  • · “清洁煤电”热下的冷思考:超低排放的代价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触动谁的利益?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分析新版配额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
  • · 民营售电现阶段盈利模式分析、增值服务路线、业务定位
  • · 解读《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