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可燃冰开发亟须自主技术和装备
2017-12-21 00:00:00 来源:科技日报 柯纪协
A-
A+
电力18讯:
科技日报广州12月19日电 (记者叶青 通讯员柯纪协)“我国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开采起步晚,但进步快。”19日,在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开发高端论坛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杨胜雄教授透露,目前他们正在建设开采先导实验区,已进行前期论证和实施方案准备等一系列工作,以加快海域试采进程,推进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
今年5月至7月,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在南海神狐海域连续产气近60天,累计产气量达30.9万立方米,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
杨胜雄所在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是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及试采工作的主力队伍。他表示,试采成功意义重大,不仅实现了可燃冰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和装备的自主创新,且打破了我国在能源勘查开发领域长期跟跑的局面,实现了我国在水合物领域的“领跑”,抢占了水合物科技创新高点。
人类是不是很快就可以利用可燃冰了?“我认为为时还早,现在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杨胜雄说,实现可燃冰能源开发,必须拥有足够的资源储量,安全的开发环境,可行的开发技术,同时有一定的商业利润,才能实现真正的开发应用。但目前我国仍尚未完全具备这些条件。
“要加快可燃冰能源开发,必须大力发展自己的技术和装备;同时,国家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他表示,海上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需要更多的企业、机构参与到可燃冰能源开发才能加快发展速度。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