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正文

电力市场不能只是降价市场 但目前行“降电价”之实普遍

  2016-12-08 00:00:00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 
A- A+
电力18讯:

对电力市场化改革而言,煤价上涨或许来得正是时候。这使得在低煤价时掩盖的矛盾与问题暴露无遗。

从目前电力体制改革的实际看,无一不在行“降电价”之实。不少售电公司、工业园区甚至大打“降电价”之牌,以致多少用户认为“改革就是降电价”“不以降价为目的的电改就是耍流氓”!

在煤价低迷时,燃煤电厂发电成本较低,确实有一定的让利空间。此前的市场化交易电量,不少建立在此基础之上。近期的煤价大幅上涨,彻底改变了这一局势。

据了解,11月16日发布的最新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604元/吨,虽已连续第二期下降,但受此前连续18期上涨影响,目前较年初大幅上涨233元/吨。今年9月,中央五大发电集团煤电亏损3亿元,为2012年8月以来首次月度整体亏损。

燃煤电厂已无利可让,降价之实难以为继,电力体制改革也深受影响。“煤价波动对电力市场化改革有很大影响。”售电侧改革试点地区的一位官员直言。

煤价上涨的意外之喜是,引发了对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刻反思。上述官员发问:“我们到底要不要建立直正的电力市场,随行就市由供需决定价格?”

“降成本”是今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之一,兼之普遍判断电力供大于求,此前的“降电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现实基础。骤然到来的煤价上涨,杀了个措手不及。沉浸在降电价预期中的地方,可能还来不及缓过味儿来。

无意过多指责地方,只是一种普遍现象罢了,很多改革都有从无序到规范的过程。而追根溯源,可能错还不全在地方。

根据《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对于符合准入条件但未选择参与直接交易或向售电企业购电的用户,由所在地供电企业提供保底服务并按政府定价购电”。

可见,对用户并非强制要求进入市场。用户必然只会降价时才有进入市场的意愿,除非用户大公无私地有意为电力事业做贡献。

而在用户退出上,《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用户选择进入市场后,在一定周期内不可退出。”虽然已有规定,但并未明确具体周期。有的地方细化文件作了规定,有的地方则未考虑此事,有用户随时退出之虞。

这决非小事。对个别地区来说,甚至可能成为“灭顶之灾”。以某电改试点地区为例,当前开展的市场化交易主要有电力直接交易、售电侧市场化零售。在没有用户退出周期限制的情况下,只要降价空间被煤价完全挤压,理论上即不会有任何市场化交易。如此,推动改革的一切努力可能就算白费了。

到底要不要建真正的电力市场,看似只是地方的疑问,实际上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随行就市、供需决定,“需”是可以高度市场化的,但是“供”能否高度市场化?目前电力项目核准主要在政府,未来能否真正放手给市场?我国以国有电企为主的特点,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发达国家电力行业,差别无异天壤

先撇开此问题不谈。从建立电力市场角度看,决不能让电力市场只是降价市场,以下三点应引起重视

其一,明确退出周期。用户入市后多长期限内不能退出,必须有严格规定。不能在供大于求(不只是电力角度,还应有电量角度)时突击进入,享受了电力企业让利的实惠,却在面临涨价时退出,把风险全部转给电力企业承担。这很大程度上要看各地有没有让用户承担风险的智慧与勇气。

其二,完善交易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目前,电力市场交易规则还很不完善,有的地方行政干预对交易影响很大。尽快建立健全电力市场交易规则,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主要目标在于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应当广泛吸纳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深刻反映其诉求,保护其正当利益

其三,强制进入市场。从更长时间看,需要把强制进入市场提上日程。对于符合准入条件的用户,强制要求其进入市场并不再退出市场,不再由当地供电企业提供保底服务并按政府定价购电,否则“适时取消目录电价中相应用户类别的政府定价”只能是水月镜花、空中楼阁。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 · 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搭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
  • · 深度剖析:转供电何去何从?
  • · eo辣评 | 山西燃气集团初步落地,国新能源从“大哥”变“小弟”,前景堪忧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从中核薪酬改革说起 央企员工的工资可以比领导高吗?
  • · 国际油价下跌对煤化工影响几何
  •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三点原因致中国能源转型更为困难
  • · 关注|山东省自备电厂价格政策解读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赵文广:电力期货市场与期货合约特点
推荐阅读
  • · 藏在输配电价里的“隔墙供电”逻辑
  •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网改革文件看换帅后的新思路
  •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 · 谜一样的用电量增速?我国过去十年用电量低速增长的启示
  • ·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核心是各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
  • · “清洁煤电”热下的冷思考:超低排放的代价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触动谁的利益?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分析新版配额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
  • · 民营售电现阶段盈利模式分析、增值服务路线、业务定位
  • · 解读《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