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正文

从顶层设计层面打通生态保护补偿面临的“中梗阻” ――专家解读《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

  2016-05-16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从顶层设计层面打通

  生态保护补偿面临的“中梗阻”

  ――专家解读《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

  《中国电力报》记者 朱怡

  《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近日印发。事实上,“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并非首次提出。此次政策亮点在于实现“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的依托不再是政策的呼吁,而是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明确了责任主体、目标任务以及补偿办法等。

  “《意见》发力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标志着各方期待已久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顶层设计获得重大进展。”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龚和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办法》的提出,旨在通过切实可行的机制建设,从顶层设计层面打通当前生态保护补偿面临的“中梗阻”,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它彰显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学和法制精神,其意义和影响都将是深远的。

  权责统一 推进横向生态保护补偿

  “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早在2013年年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曾明确,将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理事长张绍强告诉记者,有序推进生态补偿制度建设两年来,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生态保护补偿的范围仍然偏小、标准偏低,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水电行业开展‘干流开发、支流保护’的流域生态保护探索已经有好多年了,主要难点是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和机制不健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环境保护部副主任薛联芳表示,此次文件内容的重点是强调了体制机制创新,包括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征收、分配、监测、评估、交易等,具有较强可操作性。

  “目前多元化补偿方式尚未形成,基金来源单一,从受益部门、企业和单位,乃至跨地区、跨省份得到的补偿较少。此次《意见》尝试‘啃硬骨头’,是难能可贵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认为,明确提出要推进横向生态补偿是《意见》的一大亮点。他指出,从补偿关系看,生态补偿分为纵向补偿和横向补偿,前者强调中央政府的职责,后者强调谁受益谁补偿。在现实操作层面,前者更容易,后者更难。

  针对该问题,《意见》明确,研究制定以地方补偿为主,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办法。鼓励在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受各种污染危害或威胁严重的典型流域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

  记者注意到,《意见》还提出了目标任务:到2020年,实现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基本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

  龚和平坦言,离《意见》提出的目标只有四年多的时间,总体来看,任务标准较高,完成起来压力较大。

  “《意见》的出台是全面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有了政策保障,加上有关部门和企业的积极配合、广泛参与,完全有信心到2020年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谷树忠认为,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科学、有序地推进,更要注重实效,决不能为建立制度而建立制度,关键在落实,关键看实效。

  试点先行 强化组织领导和督促落实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重视还体现在对试点实践与创新的鼓励和引导上。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推动下,一些省区已在大胆探索,稳步推进跨地区、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和初步成效。

  龚和平介绍,2011年以来,安徽、浙江两省在新安江流域开展水环境横向补偿试点,净化上游水质,对下游调咸,流域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今年3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广东省签署了九洲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协议。根据协议,流域上下游省区将明确治理目标和措施,协商建立“联防联控、协力治污”机制。

  “在实施中应加强生态补偿监管工作,变一般转移支付为专项转移支付,杜绝之前在少数试点地区出现过的生态补偿资金被任意挪用的情况。”张绍强指出,《意见》进一步体现“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生态补偿”和“损害赔偿”将一一对应,稳妥有序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并建立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

  生态保护补偿,说易行难。薛联芳表示,要确保《意见》真正落地并产生实效,除了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外,还要有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的“动力源”,即要有出于自身利益而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的组织和个体,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流域生态保护的各参与方和受益方等,需要建立科学的监测和评估体系。

  除此之外,生态价值评估标准滞后是我国生态补偿面临的另一难题。“补偿肯定是要有标准的,标准从哪里来,就是要依靠生态服务和价值。这就要求加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尽快出台生态价值评估规范化。此外,要明确生态系统、生态空间的产权主体。” 谷树忠说。

  对此,龚和平建议:一是根据生态功能区定位和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分区域建立科学的定量目标(考核)指标体系,指标客观,便于获得,可对比,操作性强。二是要有严谨考核制度,奖惩到位。三要严格监管,创新监管方法,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责任编辑:李梁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全文
  • 国务院印发《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
编辑推荐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 · 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搭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
  • · 深度剖析:转供电何去何从?
  • · eo辣评 | 山西燃气集团初步落地,国新能源从“大哥”变“小弟”,前景堪忧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从中核薪酬改革说起 央企员工的工资可以比领导高吗?
  • · 国际油价下跌对煤化工影响几何
  •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三点原因致中国能源转型更为困难
  • · 关注|山东省自备电厂价格政策解读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赵文广:电力期货市场与期货合约特点
推荐阅读
  • · 藏在输配电价里的“隔墙供电”逻辑
  •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网改革文件看换帅后的新思路
  •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 · 谜一样的用电量增速?我国过去十年用电量低速增长的启示
  • ·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核心是各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
  • · “清洁煤电”热下的冷思考:超低排放的代价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触动谁的利益?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分析新版配额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
  • · 民营售电现阶段盈利模式分析、增值服务路线、业务定位
  • · 解读《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