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正文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谈判四大难点

  2015-12-07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即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已4天,国际气候谈判整体进展较为缓慢。截至目前,谈判中主要存在哪些难点?中国主张为大会注入怎样的推动力?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3日就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难点一:协议是否应当具有法律约束力?

  据介绍,2011年德班气候变化大会决定,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协议应当具有法律约束力。在此次谈判中,有些国家认为,既然是此前决定的事情,国际社会又已谈了4年之久,若达成一个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是不可接受的。少数国家出于国内政治因素的考虑,则不赞成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在法律约束力应当具有多大覆盖范围的问题上,也有不同看法。有的国家认为,各国所有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都应纳入这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有的则认为纳入一部分即可。

  解振华说,中国此前已多次明确表示,希望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一个“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协议。为了推动谈判取得进展,中国提出了“协议+决定”的务实建议,协议以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机制性安排为主要内容;考虑到各国国情不同,各国提交的自主贡献的目标则可放到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决定中。

  据了解,中国的建议已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支持。

  难点二:各国自主贡献文件应如何看待?

  目前,约180个国家已提交应对气候变化的自主贡献文件,这是各国主动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积极信号。

  然而,有种观点认为,各国自主制定的行动计划不足以实现到2100年全球温度升高与工业革命前相比不超过2摄氏度的长期目标,因此要定期进行强制审核。与此相对立的观点认为,各国行动目标的修正应该是非强制性的。还有一种观点是,发达国家应接受强制性审核,发展中国家则不需要。

  解振华说,首先,各国提交的自主贡献文件“是政治互信的表现”,应当予以充分肯定;其次,中国支持进行整体成果的定期盘点,各国可以了解与实现长期目标还有多大差距,也可以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加强合作,但这个盘点应当是一种激励性的机制,应当是非惩罚性、非强制性的;同时,发达国家应及时履行义务和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后者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解振华强调,中国主张积极向低碳经济转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主动转型,将带来节能减排的良好后果。这种着眼长远的主张,无疑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宝贵思路。

  难点三:发达国家承诺的资金问题怎么办?

  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支持,既是《公约》的要求,也是发达国家自己曾作出的承诺。然而,目前来看,发达国家落实得并不好,每年提供的资金远达不到承诺,有的国家甚至把对外援助资金包装成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持资金。此外,发达国家的援助是否以公共资金为主也存在争议。

  解振华说,中国主张,发达国家必须兑现到2020年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的承诺,2020年后应在此基础上扩大规模,继续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能力。中国欢迎企业、基金会等不同渠道广泛参与提供资金。

  解振华表示,中国在今年9月宣布设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减缓和适应的能力,特别是在多边机制中融资的能力,这当之无愧地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他强调,中国提供的资金和发达国家在性质上有根本不同,发达国家的资金是义务,是承诺,中国则是自愿的,体现了中国的责任感。

  难点四:巴黎协议与《公约》是何关系?

  有观点认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将达成的协议可取代《公约》。对此,解振华表示,中方认为会议的结果应当遵循《公约》的框架,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等。“巴黎协议应当是《公约》框架下的一个里程碑,而不是抛开《公约》另搞一套。”

  解振华说,现在没有一个国家再反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是很好的信号,但在具体如何体现上仍有分歧。

  他说,中方认为,目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发展的历史阶段等方面与以前相比仍无本质区别。

  对于一些发达国家认为中国不应再列入发展中国家阵营的说法,解振华强调,在此问题上纠缠并无意义。“发达国家并没有因为被列入发达国家阵营而做得更好,同时,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却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做得很好。”

  他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一个原则,在原则问题上,中国不会让步,“中国的立场非常清楚,就是要共赢”。 (记者韩冰 张晓茹 张雪飞)

  

  李梁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 · 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搭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
  • · 深度剖析:转供电何去何从?
  • · eo辣评 | 山西燃气集团初步落地,国新能源从“大哥”变“小弟”,前景堪忧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从中核薪酬改革说起 央企员工的工资可以比领导高吗?
  • · 国际油价下跌对煤化工影响几何
  •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三点原因致中国能源转型更为困难
  • · 关注|山东省自备电厂价格政策解读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赵文广:电力期货市场与期货合约特点
推荐阅读
  • · 藏在输配电价里的“隔墙供电”逻辑
  •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网改革文件看换帅后的新思路
  •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 · 谜一样的用电量增速?我国过去十年用电量低速增长的启示
  • ·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核心是各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
  • · “清洁煤电”热下的冷思考:超低排放的代价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触动谁的利益?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分析新版配额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
  • · 民营售电现阶段盈利模式分析、增值服务路线、业务定位
  • · 解读《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